Image

多所高校解封,非必要不出校不是把学生“圈”在校园里

Image 2020-09-29
高校对学生的防疫管理措施是长期的、持续的,也应当是动态的、不断优化的。

“学校解封了,我刚写的请假申请用不上了。”9月19日,山东大学发出通知,表示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学工、研工部门与信息办对日常出入校园的审批流程做了适当简化优化。如当日出校不出校区驻地城市,不需要辅导员审核,只需要抄送提醒辅导员。据报道,“解封”的不光有山东大学,烟台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山东高校的学生可以凭健康码、校园卡进出学校。

放眼全国,近期已有不少高校简化优化学生日常进出校园的流程。这些措施无一例外地受到在校生的欢迎,也消除了学生对校园管理的不理解。与此同时,一些所在学校尚未放宽管理的学生,纷纷表达了对上述举措的羡慕,呼吁所在学校实施类似措施。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学,平稳度过了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的时期。在严格的防疫要求和有关高校的精心组织下,并没有出现因学生流动而发生的疫情。这也意味着,接下来高校的疫情防控将转入常态化,侧重于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预见的是,在新冠病毒被人类彻底攻克之前,高校对学生的防疫管理措施是长期的、持续的,也应当是动态的、不断优化的。

根据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提出的要求,学生应“严格遵守学校进出管理规定,尽量减少出校”,学校要严格日常管理,实施“进出校登记制度”。在此前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回应称,“校门管理的技术方案既不是封闭式管理,也不是不许出来,但是同时又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而且高校师生应该是同样的要求。”

然而,一些高校在落实防控要求时,对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理解发生了偏差,不约而同地存在“加码”现象。有的高校实施“全封闭式管理”,学生进出校门要经过极为严格的审批手续。同时,学校与学生对“非必要不出校”的要求也存在不同理解,很多大学生担心,自己外出实习、求职等活动,因为与学校的日常教学无关,可能无法通过学校的审批,或者为此要消耗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简单地把大学生“圈”在校园里,不利于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复学复课的价值。众所周知,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完成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通过考试和论文,也要接受社会的锤炼,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与社会接触是他们深化理论理解的必需;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存在外出考察、实验、调研等科研需求。

因此,教育部及时下发通知,提出“对学生因实习、求职、探亲、就医等原因确需进出校门、在学校所在城市内活动的,要简化程序,切实方便学生进出校门”。这一通知,将学生“确需进出校门”的情形具体列出,肯定了学生实习、求职等出校理由是“必要”的。通过改变“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管理方式,学生需求与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疫情防控战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防控。有了个人健康码等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人员的有序流动成为可能,从而为复工复产创造了基本条件。大学生群体既有日常集中在校园区域活动的特殊性,也有因必要事项在社会上分散活动的普遍性。优化校园管理措施,理应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让学生进出校门的审批流程实现最大程度的便利。

学生群体无疑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对大学生实施精准防控当然是必要的。不过,任何防疫措施都不能为了贪图管理上的一时方便,而忽视了被管理对象的合理需求。教育部提醒各高校改进管理方式,简化程序方便学生进出,态度鲜明地回应了广大学生的合理诉求。期待接下来有更多高校优化学生进出校门的管理办法,让学生安全、平稳、舒心地度过这个特殊的新学期。

撰文/王钟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