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把根深深扎在方家梁——河北工业大学驻赤城县方家梁村扶贫工作纪实

Image 2020-09-27

九月过半,塞外张家口的气温降到了个位数。

庄稼渐次成熟,村民们开始采收。本来正是要用骡子拉车运粮的时候,赤城县镇宁堡乡方家梁村贫困户杨占杰大爷却卖掉了自己养了多年“老伙计”,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当问他为啥如此“狠心”时,他笑着说:“要‘怪’就‘怪’驻村工作队,把路修得光溜溜的,用三轮运比用骡子拉又快又省劲儿。”

这份“责怪”,可以说是河北工业大学工作队驻方家梁村扶贫以来,当地百姓又一次“接地气儿”的评价。

自2016年以来,河北工大先后派出三批优秀党员干部来到方家梁村驻村扶贫。他们接棒续力,为村里拉资源、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百姓的心。

修一条“幸福路”

“杨大爷说的这条路,就是村前的这条废弃多年的老省道,也是乡亲们出行的唯一通道。”河北工大驻方家梁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冯志明说。

“咱村的路太破了,连公交车都不来了。”“因为路不好走,收粮食的车都不愿来。即便是来了,价格也压得比较低。”“我们出去看病都要走上8里地去做公交车。”“最近的村也要走上半天,现在连亲戚都很少走动了。” 驻村之初入户走访,这些是村民说的最多的话。

要想富,先修路。

修一条“富裕路、幸福路”,成为工作队的“首选”“必选”。

先把想法向乡里汇报,又与县交通局沟通,最后还找到了市交通局领导。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口舌,终于得到了各方支持。

时任市交通局副局长王高勇还先后两次与县乡相关同志一起到现场考察道路情况,商定维修方案,并积极争取省厅支持。

经多方协作,全长约14.5公里,总经费达580万的道路维修方案终于获批立项。2019年10月,新路建成通车。整条路从中所村到大边梁,惠及了方家梁村、红嵯子村、东栅子村、正阳东村等十余个行政村。

通车仪式上,邻近几个村的村民都自发前来,现场热闹非凡。

乡党委书记王东升兴奋地说:“该条道路的竣工通行是方家梁村的大事,也是镇宁堡乡的喜事,解决了上千户村民的出行问题和农产品的运输问题。这就是一条‘富裕路’‘幸福路’!”

除了修路,利用学校帮扶资金,结合东西部计划,申请安全饮水机井及其配套项目,让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硬化村内道路2000余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8盏;购买磨米机、筛沙机、吹糠机等设备;修缮村委会、配套文化广场设施、购置音响设备……

一件件好事实事让每一名村民喜上眉梢。

赤城电视台采访时,村民姜凤英大娘就满脸笑容地说:“现在方家梁村的路光溜溜的,水清亮亮的,灯亮铮铮的。这都得感谢工作队啊。”

探索“党支部+”工作模式

一天,工作队员张迪正准备做早饭,贫困户姜大娘提着一兜新摘的豆角和几块土豆进了厨房,“这土豆就是今年咱们工作队给买的新品种,我挖了几棵,送几块过来给你们尝尝。”

多年来,方家梁村民都以种植土豆、玉米和谷子等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也买不上价钱。工作队也曾多方联系,想推广中草药、藜麦、金莲花等经济作物,但都收益周期比较长,老百姓还是更希望有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路子。

为此,2020年初,工作队提出“党支部+产业提升”思路:“改良”现有品种,提高产量。

经与村支部、村委会商议并征得全体村民同意,利用学校帮扶资金2.5万元,购买了1200余斤优质马铃薯籽种,分发给种植户,通过“改品种”实现“增产量”,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方家梁村在册人口145户399人,但常住户只有36户58人,且大都老弱病残,最年轻的也有50多岁,劳动力严重不足。每年春耕和秋收,都是“老大难”。

为破解难题,2019年春,工作队又提出“党支部+村民互助”模式。

根据农户劳动能力及耕地情况,把36户村民按照党员与贫困户、非贫困户与贫困户结对方式,分为18个互助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播种机和施肥机,互助完成春耕播种任务。此举激发了农户“抱团发展、互助脱贫”的内生动力,“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村风民风逐渐形成。

“过去我们播种至少四个人,现在好了,工作队给买的这种播种机,播种施肥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省时省力。”村民郭元脸上笑开了花。

为进一步提升村支部“领头雁”作用,工作队还多次邀请本校领导、专家到村指导,联系部分二级学院党委和党支部与村支部结对互助共建。

学校党委书记李强多次到村指导工作,他嘱咐工作队要“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并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为方家梁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变输血为造血

2019年10月24日,天津弘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北工大联合举办 “迎中秋庆国庆”帮扶慰问活动。校企双方领导与帮扶责任人一起入户走访,为每户赠送多功能电饭锅。

“自从工作队来了之后,时时处处为我们村民着想,真不知道怎么感激才好呀。”村民杨占林大爷激动地说。。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能仅靠几名工作队员。即便是有学校做后盾,也远远不够。”河北工大韩旭校长要求工作队“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包括校友、朋友、合作单位等,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于是,工作队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始努力寻求“八方支援”,并努力“变输血为造血”。

除了联系天津开发区慈善协会、天津市城市建设协会、河北省驻津团工委、天津市保定商会、天津菲尔芙莱服装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于茂林等校友捐赠物资,工作队还着力“引智助脱贫”。

2019年10月17日,恰逢第6个国家“扶贫日”和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民建中央委员、天津市城市建设协会秘书长陈伟带来了天津企业的“招工信息”。他表示,这次来只是一个开始,今后将通过“就业助脱贫”等形式,发挥协会“资源多、人才广”的优势,为当地百姓找到一条能够“自我造血”的脱贫致富之路。

同行的于茂林校友也表示,自己将发挥在建筑行业和专业方面的优势,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基础条件,为村庄设计制定一套未来长期发展规划。

有“难事”找工作队帮忙,有“好事”和工作队分享,乡亲们逐渐把工作队员当成了“自家人”。驻地门口,经常会有不知谁送来的一把韭菜或几根黄瓜,还有村民还把自家养的鸡杀了舍不得吃,偷偷放进工作队的冰箱……

村主任胡万福说,是工作队的真心实意感动了老百姓。

2019年,方家梁村整村出列,2020年7月,最后一户顺利脱贫。

前两年,工作队购置了1000棵金叶榆树苗栽种在道路两侧和村里空地上。

如今,株株金叶榆的树冠像一把把金色的小伞,在盛开的格桑花映衬下,分外亮眼。

乡亲们说,工作队明年要离开了,真心舍不得他们走。

文花大嫂说她梦到队员们要走了,自己没来得及送行,急得都哭醒了。

“放心吧嫂子,以后大家有任何需要,我们还会随叫随到。就像这金叶榆一样,我们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方家梁。”冯志明语气真诚又坚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霍占良)

作者:周洪松 霍占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