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建筑产品什么样?专家表示,将如手机终端,是一个多功能的智慧空间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已有研究表明,若老年人摔倒后未及时扶起,躺在地上1小时以上,12个月死亡的风险将增加至五倍以上。未来智慧养老建筑,将加载基于深度学习的老年人摔倒检测系统,提取人体骨架信息,构建深度学习算法,训别异常的居家行为。”9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林河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在做《赋能新基建,发展新业态》主题报告中,以智慧养老为例,描绘了未来智慧建筑许多新业态,认为“未来建筑产品,将如同手机终端,是一个智慧空间,拥有多种强大的功能”。
如何把建筑产品建造成一个智慧空间?
“要深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工程大数据、自动化工程机械设备走建造工业化、建造服务化、建造平台化的智能建造之路。”在当天的报告中,丁烈云回答说,要实现数字基建与物理基建的融合。
“智能建造首先必须要有数字建造。数字化是智能化的一项基础,智能建造首先必须要有数字建造。人工智能的算法都是通过深度学习来的,深度学习必须要有数据,因此数据的积累非常重要。”丁烈云带领的团队正进行土方工程无人施工平台建设,已收集了几十名高技术挖方操作人员数据,初步算法结果将于10月完成。
“智能建造需要开发多种新技术,如数字化建筑设计及自动化、智能化工程机械与设备等。”丁烈云说。建筑产品与工业产品不一样,工业产品是先进行设计,设计后进行仿真,仿真以后形成工业数字样机,经过修改调整然后再量产,而建筑往往只有一次机会。
“通过数字化设计技术,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发现把建设阶段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把不合理的、错误的设计,通过数字化的模型找出来,并不断地进行优化。”丁烈云认为,未来智能建造,可以模型来定义工程产品。
数字化设计已陆续在我国一些高新工程中体现。
北京大兴机场,为建造绿色工程,即需要大面积采光又要避免直射带来的主温,顶部曲面造型非常复杂,只能进行智能化设计。“这个曲面逻辑不是欧几里得的平直几何逻辑,属于黎曼几何。而黎曼几何逻辑曲率大于0,人工无法画出,只能用计算机生成。”丁烈云还列举了上海市第一高楼、外观呈螺旋式上升总建筑高度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设计等实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在首届中国建筑林河科技论坛上做《赋能新基建,发展新业态》主题报告
智能建造还必须实现建造工业化,达到制造建造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在工程的建造方面,未来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将真的成为可能。”丁烈云表示。
25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林河科技论坛,以“应急工程建造技术”为主题,正式发布了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组织编制的《防疫应急医院工程建造标准》等三项企业技术标准,是中建集团自主立项课题《基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防疫工程建设集成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的关键性成果。技术标准包含建筑与规划设计、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模块单元、拆卸与周转、医用气体、净化工程等40个篇章。
据悉,中国建筑林河科技论坛以位于北京顺义区林河街的中建技术中心为会址,计划每年举办三期,以主题演讲、技术沙龙、圆桌会议等多种形式,邀请院士专家对工程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化中的热点议题进行研讨,为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