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科院海洋所发现深海刺胞动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种

2020-09-25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王敏

9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近日,《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JCR 1区)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最新成果“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deep-sea purple gorgonians (Octocorallia: Victorgorgiidae) from seamount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该研究采用经典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对采自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与卡罗琳洋脊交联区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并描述三个新物种: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簇生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asciculata Li, Zhan & Xu, 2020和扇形紫柳珊瑚VictorgorgiaflabellataLi, Zhan & Xu, 2020。该研究所李阳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徐奎栋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此前,为庆祝中科院海洋所建所70周年,中科院海洋所分类学者将5个深海新物种以海洋所命名。其中,中科院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是首个发表的新物种,也是迄今首个以海洋所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种。该新种名称由海洋所英文缩写iocas,加拉丁文后缀–ica(意为属于)构成。海洋所紫柳珊瑚于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高约33厘米,呈扇状,亮紫色,寓意“紫气东来”。

紫柳珊瑚隶属珊瑚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紫柳珊瑚科,全部生活于深海,常被蔓蛇尾附生,与红珊瑚、拟柳珊瑚等同为海山等深海硬底生境的建群生物,为众多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提供栖居场所。国际上对紫柳珊瑚的分类研究非常匮乏,之前仅报道紫柳珊瑚属1属6种,除1种分布于大西洋外,其余全部发现于太平洋。该研究将该属的已知种类增至9种。

该研究对紫柳珊瑚的各分类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珊瑚虫的骨片特征是对该类物种界定的最可靠分类性状,而常用于区分八放珊瑚物种的mtMutS和COI基因序列因过于保守而难以区分其相近种。该研究所涉4个物种分别采自4座相邻的海山,不同海山无共有种,提示海山间的生物连通性很低。

图1.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外部形态

图2.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骨片特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