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对接上海科研大院大所 徐州以创新链完善产业链

2020-09-23

科技日报记者 金 凤 

重点补齐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基础零部件短板,加快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研制……9月18日,在2020第三届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上,江苏省徐州市发布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技术需求,并推介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及产业扶持政策“大礼包”。

这是徐州市连续3年在上海举办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据悉,本次大会共促成143项对接意向,37个项目现场签约。两年来项目落地率达73%,共有98个高层次领军人才、39个创新创业团队投身徐州市发展。

四大产业300余家企业对接技术需求

近年来,徐州市重点布局了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ICT、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徐州市副市长赵兴友介绍,徐州市在活动前梳理了涉及这四大产业的300余家企业技术需求。在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领域,徐州市将重点补齐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基础零部件短板,加快形成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总成—整机装配产业链;做精做强以建筑、交通、矿山等应用领域的专用特色装备制造;重点布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领域。

目前,徐州市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高端企业。2019年,徐州市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了28.6%。

集成电路与ICT产业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芯片开发技术;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集成电路生产关键设备开发;碳化硅晶片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制造技术;芯片级封装、圆片级封装、硅通孔、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及测试技术;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工业云平台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

对于这四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徐州市从体制机制、科技投入、创新主体、平台载体、人才支撑等领域,构建了完备的政策体系。

例如 ,对于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获批建成国家、省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500 万元、300 万元的奖励;在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发展扶持领域,设立市集成电路与ICT 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对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参股。

前两年已有73%的项目落地

自2018年在沪举办第一届“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以来,徐州市签约的大批人才科技项目,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2018年引进东华大学孟婥教授担任企业副总工程师,合作研发的“复合材料预成型体自动编织装备”和“特种编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功入选了江苏省“双创团队”,获得了省市财政资助600万元。澳大利亚皇家学院吴启安院士,2019年在徐州市注册成立的迅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检测设备项目也已取得国家一类注册证。

在前两届恳谈会上,有74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其中,有54个项目落地实施,还有191个项目正在跟踪对接。

三年来,徐州市新引进“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21人,领军人才136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57人。

在去年的恳谈会上,江苏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业研究院顺利签约,经历了十个月的努力,研究院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揭牌运行。“目前,研究院已经孵化了两个公司,并且吸引了国内数十家激光产业相关企业加盟。”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说。

“近年来,通过搭建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平台,徐州市有效拉长了高层次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可转化科技成果较少等短板,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徐州市市长庄兆林说。

在恳谈会上,徐州市副市长徐东海还推介了徐州市提供给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大礼包”。

例如,对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徐州市最高给予一亿元项目资助,给予顶尖人才个人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对领军人才重点支持,最高给予3000万元项目资助,给予领军人才个人最高300万元的奖励。对带配套支持,带核心技术、带研发项目、带社会资金来徐州市创业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项目资助。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表示,这体现了徐州市聚集人才,聚力创新渴求和胸怀,更体现出徐州市对外开放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勇气。他说:“今后上海将在当前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优势,在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互通等方面,支持徐州市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助力徐州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共同推动徐州市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