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农林高校,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

Image 2020-09-22

【思想汇】

作者:孙其信(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编者按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涉农高校广大师生提出殷切期望,为如何培养“三农”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一年来,从“安吉共识”到“北大仓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已然唱响。本版特约三所涉农高校书记或校长谈谈一年来的思考和做法,希望为农林高校再建新业、再立新功带来启发。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农林高校,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

  中国农业大学等大学学生利用周末来到北京市昌平区果蔬大棚学习。刘新武摄/光明图片

一年来,笔者数次学习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深深感悟到,回信字里行间饱含了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情感,对全体农林高校的郑重嘱托,对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勇担历史重任的殷切期待。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战略指引,为全体农林高校在新时代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办学职能提出了根本遵循,更为农林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再建新业、再立新功提出了新的行动指南。一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着力推进“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强农兴农”关键科技创新、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破“五唯”实施新型人才工程,以实际行动书写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回信精神的答案,更对何以知农爱农,何谓强农兴农有了更深的思考。

  是否识农,是否懂农 强化新时代服务三农使命担当

是否识农,是否懂农?这是高等农林教育者不得不直面并且要主动回答的问题。

多年来,许多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经常问笔者“农业大学是不是就是教种地的?”社会和媒体上还存在着一种声音“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去哪儿了?”,由此可见,如何真正认识农业、读懂农业远非那么容易。基于此,笔者觉得十分有必要对一些问题再厘清,再审视和再认识。

一是充分认识农业科教对促进三农发展的根基作用。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以农业为发端,支撑工业起步和发展,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武装农业,最后走向工农协调、城乡融合的高级阶段。中华文明的根基是农耕文明,中国古代农业的辉煌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近80倍、农民收入从134元增长到现在的1.46万元,农业科技贡献率从27%增长到现在的近60%。农林高等院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为三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涉农高校必须牢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目前农村还有接近6亿常住人口、2.3亿户农户。90%农业从业人员依然是小农户,70%耕地依然是小农户在经营。2020年全面脱贫之后我们还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任重道远。涉农高校是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研发农业高科技的重要阵地。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撑现代乡村建设,是涉农高校的天然使命、天然责任、天然义务。

三是涉农高校要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谋局长远。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处于重大的转型期。现代农业不是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只管“肚子”的种地阶段,形象地说,可以用一小段话形容,那就是现代农业干的事儿是我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不仅要吃得健康,甚至未来目标是要吃出健康”。现代农业是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现代经济体系,农业的工业化,农业的服务业化或许成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

农业承担的功能不仅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要让乡村经济繁荣起来,还要让乡村的生态环境美丽起来。近年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科技研发推广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新生力量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500万人,家庭农场已近60万家、农民合作社217.3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37万个,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工厂农业、智慧农场等方兴未艾,乡村休闲产业、文化产业、康养旅游产业等逐步兴起。未来的乡村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乡村。未来的乡村居民,也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会有更多的“新农人”在乡村创业,更多的城里人回流乡村生活。农林高等教育要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和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立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由此,笔者也可以简单呼应下前述几个问题,现在一些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到电商公司就业、到银行就业、到期货公司就业等等,到这些传统意义上并非农业行业的单位就业,表面看起来似乎离开了农业行业,但是如果追溯下他们的工作内容会发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跟农业紧密相关,这正是农业新的业态和形态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人才培养的流向特点。因此,高等农林教育在专业和学科设置上、人才培养模式上就需要紧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多学科性、交叉性、复合型的人才体系打造已是必然趋势。

  如何强农,如何兴农 推进农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如何强农?如何兴农?高等农林教育在新时代如何担负起强农兴农的重任,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涉农高校必须要共同答好的试卷。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思考和倡议:

一是加快构建新时代“五育并举”的中国特色“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服务三农的“知农爱农”人才是全国涉农高校的根本。《中国涉农人才培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3—2017年,涉农毕业生36.66%在涉农企业就业、服务农业产业发展,26.66%前往基层就业、服务乡村发展,31.22%升学出国或进入科研院所,立志成为未来农业科学家。全体涉农高校要牢牢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特别是将实践育人和劳动教育相结合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进行重点改革,将耕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其中,加强学生“三农”情怀教育。

二是加快构建新时代“顶天立地”的中国自主“强农兴农”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全球进入创新驱动时代,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世界新一轮农业农村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正处于追赶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当前,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新型国际关系的解构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和责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人民乃至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及资源安全问题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责任,乡村治理和农民福祉更是我们的天然职责,凡此种种,涉农高校必须拿出“硬核”科技,共同构建起“顶天立地”的中国自主“强农兴农”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加快构建新时代“教研产融合”服务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举国体制”。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基础和根本,是涉农高校、涉农科研院所和涉农产业共同的使命和追求,这个目标的艰巨性和宏大决定了涉农高校需要携起手来,联合涉农科研院所、涉农产业界,共同面向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搭建共同平台,制定共同任务,确定共同目标,探索新型机制,形成融合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联盟,打一场长期的联合攻坚战。

四是加快构建新时代传递中国声音并形成中国范式的全球农业和国际发展命运共同体。虽然当前全球化和多极化遭受到了严重挑战,但是,历史的车轮必将滚滚向前,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全球人类共同守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沐风雨而弥坚。中国高等农林教育理应在未来全球农业和国际发展中承担更多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发出我们更多的中国声音,构建和传播更多的中国范式。应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加强共同体建设,围绕全球公共卫生和疫病防治、全球饥饿应对和减贫、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等人类共同议题积极扩大开放和国际合作。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2日 13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