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华罗庚:仅初中文凭,勤勉半生终成数学巨匠,去世前6小时仍演讲

2020-09-20

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华罗庚在日本做《数学的理论、应用与普及》的学术演讲,这时的他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仍旧精神矍铄,似乎还能这样精神抖擞地讲个二三十年,可命运的不测又有谁能预料到呢?

当华罗庚心满意足地结束自己的演讲时,意外发生了,他突然从椅子上滑下来,眼镜也被脱力的右手打落在地,接着就不省人事,面色呈现出缺氧后才有的紫青色。周围的人大惊失色,冲上去给他检查身体,却惊恐的发现此时的他已经没了脉搏,心脏也停止了跳动。医生已经竭尽全力,但生命的流逝终究是人力无法干预的,当晚十点,这位20世纪中国最闪耀的巨星,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或许人在即将离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应,华罗庚不顾家人的阻拦,硬要拖着刚出院还未恢复元气的身体赴日演讲。他想要学习日本在运用数学解决经济问题的优秀经验,想要让我国的应用数学和经济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为了这个目标,即使身体不适,他也愿意前去。

而在演讲的前一天晚上,华罗庚一个劲地翻阅数学著作,兴奋的难以入睡。而在那天晚上,他还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竟然把自己在回国以后的工作总结了一遍。要知道,他就算去访问其他国家的时候,也未曾做过这件事,他这样急匆匆的要整理提纲,好像已经提前预知到了什么。

一生最爱数学,倒在演说台上

华罗庚在演讲时热情澎湃,主办方考虑到他的健康状态,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副轮椅,可他却执意要站立着演讲。这是他对自己师者身份的坚持,对自己中国数学家的身份的认同,他一定要在外国这些对数学抱有一份诚挚之心的学者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一份态度。

演讲时因为日语翻译的效果不佳,华罗庚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改用英语演讲,甚至为了满足在场所有人的求知之心,他还刻意延长了自己的演讲时间。然而在演讲结束后日本数学家白鸟富美子女士要为他献花时,这位伟大的数学家终于坚持不住了,而倒下去的他,竟然呈现出了死人才有的状态——脉搏消失,心脏停跳。

正常人昏迷,就算来的突然,也决计不会一倒下去便和死了一般。所以,在我们眼中精神抖擞地演讲的华罗庚,究竟是用何种毅力才能强撑着讲完,并且不让所有人看出破绽。

华罗庚在1975年,曾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心肌梗塞复发。明明上一刻还说着话,下一刻就突然倒下去了,掐人中做心肺复苏,忙活好一会儿人都不见醒过来。那时所有人都以为他挺不过来了,毕竟对于一个老病号来说,能活多久都得看天意,更何况华罗庚还在那场浩劫里遭了大罪。

幸好黄宛专家妙手回春,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华罗庚一条命,但就算华佗在世,扁鹊复生,保华罗庚平安也难。黄宛专家在抢救结束后,给了一句忠告——抢救过来的话,最多还能活十年,没想到一语成谶,华罗庚在1985年突发疾病离世。

夫妻情深,共同前进

其实说起来,要是华罗庚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活到期颐之年也是很有可能的。而那样,妻子吴筱元也不会因为心疼他的身体和他吵架。

吴筱元与华罗庚是结发夫妻,两人在一起度过了大半辈子,当年华罗庚在他们新婚不久就患上了重病,每天都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垂危。当时所有人都劝她改嫁,让她别再照顾这么一个活不长久的人了,但吴筱元不听,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她既成了华罗庚的妻,便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华罗庚活一天她便照料一天,他若去了她便代他孝敬父母。最终,在吴筱元的悉心照顾下,华罗庚终于活下来了。

因为新婚不久丈夫就生命垂危,吴筱元很在意华罗庚的身体,况且在抗战时期他们一家人都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又加之十年浩劫的迫害,吴筱元实在承受不了失去丈夫的痛。她只希望华罗庚能待在她看得见的地方,只想丈夫能不要那么拼命地工作,只想丈夫一直伴在她身边,让她不用担惊受怕的孤零零的生活。

华罗庚与她夫妻多年,她揽下了一切家务,还要照顾儿女,孝敬父母,华罗庚的论文信件也是她负责处理。她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极致,如今人到中年,她只有一个心愿,只希望华罗庚能够尽一尽丈夫的本分。但华罗庚心系国家,他情愿舍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情愿一直这样消耗自己的生命,也要让我国的数学能够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图 | 吴筱元与华罗庚

吴筱元放下脸面哀求丈夫不要努力工作,免得伤了寿年,但丈夫的拒绝让她一气之下便和丈夫分居。这一对磕磕绊绊、相互扶持地度过了大半辈子的夫妻,临到老了却闹起了分居,夫妻俩谁也不肯低头,就硬生生压抑着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分开了五年,最后直到华罗庚在工作中去世,都没能再见上最后一面。

你问华罗庚爱不爱他的家人,那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谁不想和妻儿团聚,但有国才有家,国将不国,他又怎么来守护这个家呢?为了守护这个国家,华罗庚曾动情地说:“我不希望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要死在工作岗位上。”而华罗庚也真的践行了这个诺言,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站在工作岗位上。

天才独爱数学

伟大的人或许一出生,便是不平凡的,而回顾华罗庚这一生的经历,其实也应证了这一点。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在江苏常州诞生,他幼时就已显露出极高的天赋,思考问题总是过于专心,旁人看不出他的才智,便给他取了个“罗呆子”的外号。

不过天才也是需要伯乐来培养的,1922年华罗庚遇到了他的伯乐王维克老师,他竭尽所能地挖掘他的数学才能。

但遗憾的是,因为家境贫寒,华罗庚仅仅获得初中学历,就不得不退学了。华罗庚虽然不能上学,但他在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时,也仍旧坚持着学习,而这样的他,仅仅花了五年时间就已经依靠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全部的数学课程。

但好景不长,1929年,华罗庚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了左腿的终身残疾。

左腿残疾,即使治好了,以后也得拄个拐才能行走,虽然比双腿瘫痪要好些,但旁人的鄙夷还是免不了的。就算旁人都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你,可他们那自以为是的同情也足够伤人了。

遭此大难,华罗庚也没有一蹶不振,这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勇敢地面对了自己要依靠手杖才能行走的未来,将自己的抱负全部灌注于数学之上。

1930年,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这个让华罗庚整整演算了几麻袋纸的结论,轰动了整个数学界。华罗庚的好运终于降落在他身上了,他在1931年被破格收入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助理,两年后他又升任助教,一年后他成为了讲师。

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到底是靠着什么样的天赋和毅力,才能让高傲的清华大学对他青睐有加,并且破了自己的规矩,迎他为讲师。而华罗庚也没有辜负清华的期待,赴海外留学两年后,回校任教,将自己在海外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

困难年月痛失手稿

然而硝烟是不会为任何人退散的,抗日战争打响后,华罗庚随清华迁至昆明的西南联大。在战争时期做学问,是很不容易的。那个时候没有资料,没有器材,连一间可以栖身的小屋都难以寻觅。

为了躲避空袭,华罗庚先生一家六口不得不与闻一多先生一家八口合住在一间只有16平方米的小屋里。在现在,八个人住一间只有20平方米的寝室都已经够费劲了,更何况是十四个人一起挤在那么狭小的地方。

后来这房子实在不能容纳那么多人,华罗庚一家不得不搬出去,然而华罗庚囊中羞涩,他苦苦寻觅房源,但一听到房主的要价便只能放弃,最后实在没办法,租了个牛棚上面的木楼棚,做了一处栖身之地。这房子实在简陋,原是个用来堆草喂牛的木棚,现在好容易住了人,却也是牛在下面睡,人在上面住,而且这样的房子,华罗庚一家还住了整整六年。

图 | 华罗庚一家在昆明

华罗庚一家的负担在所有西南联大的教授中间,也算是极沉重的,他一家六口人全靠他那点微薄的薪水养活,添了丁之后更是拮据。迫不得已,华罗庚当起了代课的中学老师,维持生计。

一边潜心研究学问,一边辛勤工作养活家人,华罗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了《堆垒素数论》。写完之后 华罗庚非常高兴,想着书出版后稿费发下来,一家人可以称几斤肉好好吃上一顿,甚至还可以添几件新衣。

但这个美好的想象最终成了泡影,因为书稿寄出后,竟没有半点回应,石头往水里一扔,都还能听见个音,更何况是足足有三十万字的书稿呢?那么大一摞,总是瞎子,摸也摸着了。

但研究院那边始终没有回应,所以结果只有一个,书稿丢了。书稿丢失之后,华罗庚虽然几欲昏厥,但还是强打精神。他想着,若人家只是没看见这份书稿,他再问问就好了。可当他试图联系远在重庆的中央研究院,苦苦等来的结果竟只是一个由他人转来的致歉。

要知道,为了写这书稿,他每日睡不足五个小时,平时兼职两份工作还要靠双脚往返十几余里,已经够疲惫了,但为了书稿他都忍了。书稿是他的身家性命,书稿没了,他们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啊!华罗庚只觉得整个人都空落落起来,他仿佛已经听不见外界的声音,眼睛也看不真切了。旁人看着他在原地晃了一下便倒了,吓得魂都没了。华罗庚这一昏,便昏了半个月,这件事甚至惊动了联大校长,但即使校长梅贻琦亲自致电,书稿丢失已成定局。

图 | 华罗庚全家福

遭遇了这样重大的打击,华罗庚只消沉了一段时间,就又重振旗鼓,朝着更广阔的数学高峰攀登。不久,他就写出了《数论导引》,后来,他更是将《堆垒素数论》重新写了出来,将这本比原版论证更为精密,内容更为丰富的书稿寄给了一直对这位天才抱有关注的苏联国家科学院出版,华罗庚再次震惊了数学界。

然而华罗庚并没有满足于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他另起炉灶,朝着数论和矩阵几何攀登。1945年,矩阵几何这门新兴学科,就在这位从牛圈里成长起来的数学家手中诞生了,而这一年,华罗庚年仅三十五岁。

一片丹心,爱国如家

华罗庚在1946年再次赴美国求学,1948年他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教授,苦了这么多年的华罗庚,总算不用扣扣搜搜的过日子了,他终于能让妻儿吃上一餐精致的饭肴,能让他们添置新衣,能让自己好好尝尝这许多年未曾碰过的香烟了。

美国的待遇是很优厚的,华罗庚一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原本丰裕的生活,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华罗庚其名,罗为箩,象征家有余粮,庚为根,意为华家从此有根。华罗庚的根在中国,所以外国再好,他也要回去,回到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梁园虽好,但叶落总要归根。

而祖国也对这位归来的游子敞开怀抱,她给予这位游子自己所能给出的所有。

1951年,华罗庚成为了中国数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事长。

1952年,他成为了中国数学科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

1955年,他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终于成为了一名院士。

1958年,他担任了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然而人生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华罗庚也遭到了迫害,在那场充斥着知识分子血泪的浩劫中,华罗庚为推广双选法,积劳成疾,心肌梗塞发作,差一点就没救回来。

不过吉人自有天相,华罗庚的最终迎来了坦荡的事业。

1976年,他被任命为了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

1984年,他成为了第一位获美国授予院士身份殊荣的中国人。

06

华罗庚这一生,最适合用丘成桐的话来概括。

“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乎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华罗庚仅有初中文凭,但他勤勉半生,最终成了数学巨匠,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数学事业,他这一生,只能用伟大来形容。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