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计算和承受成才的时间成本
【观察者】
作者:郑中华
“慢就业”已经不是一个新词。近年来,每到毕业季,都会有媒体报道“慢就业”现象。越来越多的90后尤其是95后年轻人成为“慢就业族”,他们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而是通过游学、旅行、创业考察等方式寻找确定人生方向。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就业压力增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慢就业”现象更加凸显。
郑中华,80后青年学者,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三峡之光”访问学者,重庆市万州区青年讲师团成员、哲学社会科学讲师团成员。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慢就业”和之前任何一种就业观念一样,都是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产物。“慢”下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毕业生家庭经济状况持续向好,能够担负起“慢”下来的成本;学生自我认知更加清醒、个性更加张扬;目前社会仍存在一定的就业结构性失衡;一些学校就业指导不到位等。一些注重就业质量的90后、95后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慢”下来,通过自我充电、开阔眼界、学习思考等方式,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是无可厚非的。就业本无所谓快慢,年轻人有勇气、有毅力遵照自己的内心擘画人生蓝图,是一件好事。
我们需要提醒和警惕的是,一些毕业生打着“慢就业”的旗号,行“懒就业”“不就业”之实。“慢就业”的优劣不是绝对的。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慢就业”需要承受不小的精神压力,而且还需要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可以说是一种奢侈行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慢就业”。如果家人支持或者能自食其力,自己也有明确的规划,步伐慢点也无妨。就怕是不顾家人意见的漫无目的的盲目懒散,“慢就业”成为变相的“懒就业”“不就业”,成为“啃老”的遮羞布。
“慢就业”虽然目前仍属“非主流”,但它背后折射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对于有价值、主动的“慢就业”,时下仍存在不少现实之困。比如“应届生”的身份不等人、大学生就业率评价体系的影响、家人的不理解等。对于借以逃避现实、被动的“慢就业”,全社会更要重视这一现象,从学校、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等各个方面着手,积极化解“慢就业”现象中的消极因素,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家庭实现梦想。
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择业观教育必须构建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不少学生认为,学校缺乏足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毕业生不太清楚将来自己能做什么工作,对该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太了解。如果学生能在学校期间就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好规划、为之奋斗,也就不需要毕业后再花费宝贵的青春时光去摸索了。从社会层面来说,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改进就业服务制度、政策等,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家长需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社会业态层出不穷,要尊重子女的选择,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当然,对于消极怠惰的“懒就业”,家长要加强教育,鼓励子女积极融入社会,早日走上工作岗位,不要成为子女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青春宝贵,如果没有非慢不可的理由,就快点工作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迟早都是要走入职场的,实践证明,如果只是因为害怕、恐惧而逃避就业,时间越长,恐惧不仅不会消退,还会日益增长。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在各种探索中日渐明晰自己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有可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0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