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本土课程——意趣多 韵味长
国兴中学黎锦技艺工作室,学生在织锦。
练武术、观星象、织黎锦、跳竹竿舞……这些是海南各个中学课堂中的一景。富有海南本土特色的元素融进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得到多元化发展。
在海南,不少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特色和资源优势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与区域文化的再生产,被赋予了浓厚的本土特色。
国兴中学:
黎族织锦技艺
排列细密的棉线搭在一个木制的架子上,席地一坐,用脚一支,将腰带绑紧,以腰的力度配合脚的支撑将线拉直,竹子做成的梭子在棉线间来回穿梭,这便是黎族原始而传统的腰机织造。织,乃黎族织锦四大技艺之一。
在国兴中学校园内,处处可见黎锦图腾元素,无论是校门、主楼,还是校道旁的灯柱……作为一所民族性重点中学,国兴中学大力推行民族特色教育,黎族织锦技艺便是该校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之一。
早在2004年4月,国兴中学就派送本校老师陈丹到省民族织锦研究所进行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的专门培训。2005年9月,国兴中学黎锦技艺工作室正式建成,黎族织锦技艺兴趣班开课,《黎族织锦技艺》成为高中校本选修课程。2013年6月,国兴中学被省文体厅、省教育厅确认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并使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小学试用校本教材)》实施教学。
在国兴中学黎锦技艺工作室里,挂着许多学生的优秀作品,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幅“仁义礼智信”的黎锦字画绣。“仁义礼智信”几个大字背后藏有隐约可见的山川、水流、茅草屋、垂钓之人等图案。陈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幅作品是一位叫王燕萍的学生花了3年时间完成的。王燕萍从高二开始接触黎锦,兴趣浓厚,课余时间往往都是泡在工作室,甚至毕业了都经常返校织锦。学生们对织锦的热爱让陈丹动容。
文昌中学学生在上3D打印课。
纺织不辍经纬不断,黎锦便会生生不息。“除了黎族学生,也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学生对黎锦感兴趣,其中不乏男生。”陈丹老师说,将黎族织锦作为校本课程,不仅是挖掘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校园多元文化发展,更是肩负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重任。
据陈丹介绍,除了黎族织锦技艺,国兴中学还将“珍珠球”“竹竿舞”两项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纳入了校本课程,每年“三月三”举办比赛。
文昌中学:
航天教育课程
在文昌中学第二课堂基地教学楼有一间卫星测控站,里面窗户饰有太空图案,并配备了监测大屏、测控平台、火箭模型和卫星展示台。作为“中国第四座航天之城”里的重点学校,文昌中学开设航天教育课程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文昌中学航模教室里,学生们在组装航模。(照片均由受访学校提供)
“随着一枚又一枚火箭在文昌发射,越来越多的文昌青少年领略到航天科技的魅力,文昌中学的航天教育课程为学生接触航天科技提供了平台。”文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傅启地说。
回溯过去,2016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启动了“中国少年微星计划”,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太空梦想,意在发射首颗由全国中小学生共同创意、设计并动手制作的立方体纳卫星。
2017年1月,文昌中学林小涼、尚洋洋两名同学成功入围“中国少年微星计划”,并直接参与“少年星”原型星的设计和现场组装,荣获“中国少年星造星金奖”。同年2月,搭载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少年星一号”的身上不仅刻有文昌中学的校名,还刻有该校学生林小涼、尚洋洋的名字。
傅启地说,为激发更多学子学习航天科技的热情和兴趣,2017年初,文昌中学开始筹备航天教育校本课程。2018年初,文昌中学在部分班级试点开设航天教育校本课程。目前,文昌中学航天教育校本课程已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兴趣班,每周设置2个课时,一个学期约有20个课时。
值得一提的是,文昌中学航天教育校本课程不仅包括航天科技基础教程,还包括了3D打印技术、机器人编程、激光切割、电路教程等内容。
此外,海南日报记者还了解到,文昌有“排球之乡”之美誉,文昌中学开设的排球课程备受学生欢迎,校园排球队里汇集了众多“好苗子”。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该校学生代表队多次夺得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桂冠。该校学生沙滩排球队的水平在全省也名列前茅。
琼中湾岭学校:
相子道武术
刚劲有力的步伐、行云流水的动作、气吞山河的气势……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这样的场景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学校时常看到。
2019年海南省武术公开赛,琼中湾岭学校武术队表演《相子道功夫》。
2018年1月8日,海南省武术协会走进湾岭学校,在此举行“相子道”武艺进校园开班仪式,“相子道”成为湾岭学校校本课程,师生多有习之。
何谓“相子道”?据湾岭学校校长包瑞介绍,相字意为辅助、教导。子,即子女后代、学问有成人士之谓。道者,乃道路、道理、方法之统称。“相子道”主要由相子剑、相子棍、护具、服装、电子触感装置等组成,是海南省武术协会研发的一项校园武术运动项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相子道”突出传统礼仪和武德教育。
为何选择“相子道”武术作为湾岭学校校本课程?包瑞说,他想改变现状,让农村教育从困境中突围并走上优质之路,十余年的教育经验让他觉得“特色兴校”是一条好路子。“相子道”武术能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塑造其精神气,在充分的调研考察后,包瑞将其引进湾岭学校。
最初开班时,“相子道”武术为湾岭学校必修课,全校习“武”蔚然成风。后来,为整合教育资源,湾岭学校在今年初开设“相子道”武术精英队,列为选修课。“学习‘相子道’武术,学生们在武术锻炼中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塑造精神,不仅改变了精神面貌,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幅提升。”包瑞说。
在“特色兴校”战略指导下,2018年,湾岭学校“相子道”武术在全国校园武术教改视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9年,受“同根同梦”节目组邀请,该校8名学生到北京参加全球华人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表演。同年,全省武术大赛,该校“相子道”武术队员摘得13块金牌、30块银牌、15块铜牌的辉煌成绩。此外,在2019年CCTV首届中国功夫春节联欢晚会海南分会场,海南省武术协会与琼中湾岭学校“相子道”功夫武术队一同表演了节目《相子道功夫》。
“短短几年间,湾岭学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瞧他们在练武时的精、气、神,势如破竹,满满的正能量。”包瑞感慨道。(见习记者 邱江华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