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大学,朝向梦想的征途

Image 2020-09-19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今日,北京科技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发表了题为《大学,朝向梦想的征途》的主题讲话,从什么是大学、为何读大学、怎么读大学等三方面提出了期待。

“大学要为中华崛起而读、要为人类文明而读、要为人生梦想而读。”杨仁树寄语新生,要学会学习、知行合一、崇德向善,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学校供图)

以下为杨仁树教授《大学,朝向梦想的征途》主题演讲内容节选——

九月的北京如诗如画,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3460名“贝壳骄子”。欢迎你们!18岁的你们让68岁的北京科技大学更富朝气活力。祝贺你们!你们成功经受住了疫情和升学的双重考验。感谢你们!北科大因你们的加入倍感骄傲和自豪。

今天的开学典礼来之不易,特别是在全球疫情依然肆虐的当下,尤显珍贵。这份平静的背后无不彰显着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历史担当,无不体现着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无不凝聚着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在这个庄严的场合,让我们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那些最伟大的抗疫英雄!

儿行千里母担忧。时代虽不同,背影却依旧。前天,一位送孩子入学报到的家长对我说,看着孩子考入心仪的大学,他为孩子的争气而高兴,同时也因为自己四处奔波在外打拼,未能陪伴好孩子成长而深表遗憾。在此,我想对家长朋友们说,请您放心,从您的孩子踏入北科校门那一刻起,学校就带着如山的责任和如海的情怀去培育他们成才。“孩子们健康成长成才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北科大每一位老师对家长们最真挚的承诺。

少年壮志不言愁。虽然我还叫不上你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你们都有着各自的追求和梦想。你们的辅导员已经和我讲起了你们的故事:化生学院的陈巧珍同学,听说你已经连着几天在知乎上查找“如何学好生物专业”这个“专业问题”了;还有不少材料学院的同学迫切希望加入材料高精尖班,因为他们都想将“中国芯片”打造成为“世界精品”。成就你们的梦想也是学校所有老师最大的梦想!

江山代有人才出。去年的这个时候,经管学院熊涵博同学在新生调研中畅言,希望北科大能够成为他的挚友、导师与亲人;而文法学院新生程子航同学则写下了“以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中国”的承诺。一年转瞬即逝,让我们欣慰的是,他们只争朝夕、未负韶华。前不久,熊涵博同学说,他的本科生导师刘亚莉已成为他的良师益友;而程子航同学不仅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更是在疫情肆虐时主动报名担任社区志愿者,投身家乡抗疫前线,她还立志要学好社会工作专业,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他们,是北科大学子最真实的写照,正是这样一颗颗满腔赤诚的北科火种,铸就了北科大求实鼎新的宏伟篇章!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像你们的学长学姐一样,用蓬勃朝气和奋进激情书写各自的精彩故事。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有几点思考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问题: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下什么是大学。

我们的北科大,使命重大。立德树人、培育栋梁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北科大给出了她最有力的回答。从这座校门走出了39位两院院士;走出了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出了20余万默默奉献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是“北科使命”最好的例证。

我们的北科大,学问弘大。建校68年来,学校始终以科教兴邦为己任,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科技进步。在这里,魏寿昆先生首次提出了“转化温度”概念及运用活度理论,柯俊先生首次发现了“贝茵体切变”机理;在这里,研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弧形连铸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以及第一台国产工业机器人,等等。如今,在“天宫”、“北斗”、“蛟龙”、“复兴号”以及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北科人一如既往勇挑重担、不负重托。

我们的北科大,精神崇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认为这个“道”代表着大道与大德,代表着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从1952年建校起,“奉科技以立校,育强国之栋梁”的志向始终根植于北科人的灵魂;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品格始终挺拔着北科人的脊梁;求实鼎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始终流淌于北科人的血液。这就是我们北科精神、北科气质,这些精神财富是滋养一代代北科人成长的文化土壤,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第二个问题:我想和你们探讨一下为何读大学。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这里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依然将鼓舞、激励着“强国一代”的你们奋进前行。

同学们,大学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你们的学长、我校93级校友赫荣伟,毕业后扎根航天一线,从普通技术员干起,一干就是20余年,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航天强国梦的执着追求。现在,他已成长为“嫦娥四号”与“天问一号”探测器总指挥,助力中国航天不断“走向胜利之路”。同学们,一入北科门,就是科大人,复兴路漫漫,吾辈当自强!你们要将学校主楼上镌刻的“为中华之崛起”牢记于心、躬身于行,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同学们,大学要为人类文明而读。这次疫情,又一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它是中国医生在意大利罗马医院间奔走相助的无私奉献,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命运共振。希望你们树立世界视野,厚植人文情怀,学会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拥抱世界,用青春的活力与奋斗,让人类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同学们,大学要为人生梦想而读。4521公里,是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新生阿旺洛珠同学从家乡到北科大的距离,也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距离。不管是众里寻她还是机缘巧合,最终你们都将爱上这所视学生若珍珠的“贝壳”。英雄不问出处,不论你是哪种矿石,经过北科大这所“钢铁摇篮”四年的熔铸,你们都将成为北科锻造的“超强钢”。同学们,无尽的知识海洋、广阔的实践天地、无限的美好人生都在等待着你们。请记住,梦想有多大,未来就能走多远。

第三个问题:我想和你们交流一下怎么读大学。

在大学的舞台上,同学们既是导演也是主角,精彩的人生都将由你们自己来规划和演绎。

要学会学习。要做时间的主人,你们要快速进入角色,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的转变,忘掉“大学就是天堂”的“美丽谎言”,合理规划时间,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做卓越的人才,就必须要孜孜以求、不断坚持。“一定要敲实了”是中科院院士、我校张跃教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饱含着他对学术的严谨和对科研的执着。20年如一日,他致力于将新型半导体材料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掌握学习规律,坚持做到自律,争取学有所获。

要知行合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坚持在“知”中探求真理。在科学的道路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也要有探求真理的勇气。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坚持在“行”中不断成长。正如我们的著名校友徐匡迪院士所说:“注重实践是母校的显著特点,实践环节教育最根本的教益,是教会我如何做人、怎样治学。”北科大有着“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在这里,既有行万里路、“自讨苦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也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研究生群体。同学们,希望你们既要有“书卷气”,更要有“泥土气”,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要崇德向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崇德,就是要在生活的细节中守公德,还要在求学的过程中严私德,更要在人生的追索中明大德。向善,就是要在大是大非前知荣辱、在前行路上懂进退、在小我与大我中会取舍。在刚刚毕业的2020届本科生中,涌现出一个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两个宿舍全部保研的优秀集体,等等。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敏而好学,更是源于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和彼此关爱。希望你们能像他们一样,在收获学业的同时,收获宝贵的友谊。同学们,求学之路,难免经历挫折与困惑,勇敢面对是基本态度,乐观豁达是处世良方。如果说“一个人扛下所有”太难,请别害怕,你们的导师和辅导员以及身边的小伙伴都会是你寻求支持、共克难关的同路人。

同学们,大学生活的美好画卷已向你徐徐展开,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同学们,朝着你们梦想的征途尽情奔跑吧!我们将陪伴你们一路前行!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