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舒心”的创新创业环境
在苏州工业园区,9月8日,英国人米歇尔10分钟就办好了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证、居留证等全部手续。苏州工业园区供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压力之下,全球高科技人才交流受到较大影响,很多外国高端人才都被困国外,难以如期返回中国。
苏州市面对困难积极作为,继年初向全球首发“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之后,又公布“产业链全球合作对接图”,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招商会、交易会、推介会和对接会。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苏州市实际使用外资7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6%,总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规模及增幅均创同期最高纪录。其中6月当月完成19.23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经济增长离不开人才助力,截至6月30日,苏州有7221家用人单位在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注册,共有11892人持有效外国人工作证、占江苏全省的47.42%,其中外国高端人才4696人、占全省的57.71%。与国内主要城市数据对比,苏州外国人才总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前4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及广州。
便利流程 温暖人心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顾万勇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苏州专门出台了《关于打造“苏州最舒心”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若干举措》,文件中放宽外国人才在苏工作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要求,延长工作许可时间,简化来苏工作证办理流程等很多政策、举措都是国内首次提出,彰显了苏州在新一轮招才引智中的毅力和决心。
以前在苏外国专家需要办理两个证件,工作许可证在外专系统办理,而居留证件只能在公安机关办理。按工作流程,完成工作许可证办理需要10个工作日,居留证件则需要15个工作日,外国专家不仅需要跑两趟,而且材料准备重复,浪费了精力和时间。经过上级部门授权,今年试行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证、居留证件办理专窗服务,外国专家和他们的家人只需要跑一次,就可以同时办好这两个证件,所需时间也由以前的25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15个工作日,大大便利了外国专家在苏生活。服务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外国专业人才的热烈欢迎。自2020年6月30日启用以来,专窗已经完成受理112份。
高端引智 人才云集
印度研究员潘德卡介绍,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是牛津建校800多年以来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多学科研究、创新和技术中心,致力于通过创造知识和创新开发进行研究活动。
目前,该院已引入牛津大学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学部(以下简称数理学部)工程系、物理系、化学系、材料系和数学系15位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组建了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再生医疗工程研究、环境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光电技术研究等9个科研课题组,已引进全职科研人员29人,外籍科研人员10人(分别来自英国、比利时、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等)。
由于疫情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牛津教授尚未返岗,留在研究院的印度科研人员潘德卡和索尼维拉都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里的氛围和环境,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是一个既重视基础研究又关注市场应用化开发的机构,目前已经有新冠肺炎快速检测盒等多款科研产品面世。
链条完善 工作舒心
太仓欧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席张臻伟介绍,一些德国企业在太仓寻找上下游伙伴,比在德国还要顺畅。比如两家上下游企业,在德国的总部可能相距400多公里,而在太仓他们就是几十米的距离,产业链、供应链无缝对接。太仓当地政府对包括德企在内的外国企业也是十分支持,给引进A类外国专家的企业给予每位10万元的政策支持,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外国高端专家提供额外薪金补助,最高补助120万元。
2020年,欧盟果树委员会主席、罗马尼亚农业科学院院士、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业与兽医大学副校长福洛林院士与常熟理工学院(位于苏州市常熟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外籍院士工作站”。双方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在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新品种培育、育苗和栽培技术以及标准化体系建立等多领域深化合作。
福洛林教授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对中国有着深厚的友谊和感情。福洛林深情地说:“中国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向全世界证明了另一种发展模式的成功,也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我199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的中国跟今天比是天壤之别,疫情前几乎每年我都要来中国,前后有20多次。可即使同样的地方,每次我来都几乎认不出来,中国的发展太快了,中国人民太优秀了。中国有先进的制度,伟大的领导人,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记者 李 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