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问国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黄河流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2020-09-17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付文婷 周天弘

7月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排多路专家教授以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430余名青年队伍,奔赴青海、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山东、新疆等九省区,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调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乡村振兴百县万户大型调查”“西北五省民俗文化调研”。

在两个月时间里,西农师生们围绕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内容,采取走村入户、问卷调查、收集文献、统计资料和摄影摄像等方法和技术,完成了93个县、44个乡镇、297个村的问卷调查8370份,获得了丰富的资料。

传统农村走向新型乡村社区

宁夏吴忠青铜峡市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8月25日,西农大研究生郑惠忠、张晓玉在老师带领下,在青铜峡市展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户调查。叶盛镇龙门村村民哈军正在田辛勤劳作对来人他激动地说:“以前天还没亮就出门干活,辛苦不,挣钱不多。现在水稻用上了节水技术,玉米收种全部机械化。客商货车也能开到村口房前,咱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近年来,我们这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参加‘三农’教育培训,广大农民兄弟开始不再过渡依赖农药、化肥、地膜搞生产。绿色农业释放的‘生态红利’让越来越多的乡亲像哈军一样,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叶盛镇农技站站长叶建国说。

据调查组指导老师李桦教授、骆耀峰副教授介绍,在宁夏所走访的29个行政村发现,大部分农户已将土地流转,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悄然兴起,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大部分村庄拥有了环卫队和垃圾回收站,农村居民厕所改造也蔚然成风。

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杨村70岁村民杨文杰说,自己早年吃不饱穿不暖,白衣裳不敢上身,没半天功夫就黑了,“我做梦都没想到如今能过上这么好的光景,看病有医保,出门有公交,村里的环境就像大公园还是是党的政策好。”

撒下一颗颗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种子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这是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内容,西农广大师生记于心,更践于行

调研队员方旭曾经在上海工作了两年“如何帮助农民增收、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是我在调研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西农首届乡村振兴专项计划研究生,他认为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通过电商和龙头企业给农户担保取得贷款,可以更好的降低群众的生产风险。

“看到‘瑞阳’‘瑞雪’在延川推广,给农户带来更多收益,我更加自信,更有奋斗的动力。”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研究生郝妮妮谈起调研,充满自豪。2019年,她的导师赵政阳教授团队育成的苹果新品种 “瑞阳”“瑞雪”通过国家审定,这一科技新成果现在已经成为陕西乃至黄河流域苹果产区群众致富的新宠。

“调研中看到更多的农村越来越好,让我更加坚定运用所学知识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助力母亲河永葆青春。”人文学院农村发展硕士李垚自7月份以来赴多个地区开展乡村振兴百县万户调查后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调查”的负责人、经管学院副院长夏显力教授说,师生目前正在撰写专业性调研报告给政府相关部门,并将集结出版。明年准备扩大调研范围,后年开始滚动调研,形成固定观测点和区域长期跟踪。

“民俗文化既是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重要载体,也是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人文学院院长朱宏斌教授认为,开展民俗文化名录的调查、整理和研究,是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繁荣乡村文化贡献西农力量的重要举措。

走出校园来到广阔天地,感悟总书记的“三农情怀”,做到“一懂两爱”,一颗颗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种子已经播撒黄河两岸。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