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拒绝各说各话,黄河游要形成“大合唱”

Image 2020-09-14

科技日报 王延斌 通讯员 王克军

“我们以往开了无数个黄河论坛,就是没有建立起区域合作平台,各个地方,各搞各的,很难形成统一的主题。黄河旅游如果没有黄河这个概念作为依托,旅游就很难发展,区域合作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但也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9月9日,在山东高青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的这一呼吁契合了大会主题。与此相呼应的一幕出现在开幕式上——当地不远万里,深入沿黄河九省区各取一桶黄河水,并邀请部分沿黄省区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开幕式现场将之融入一体,在“万里黄河融水仪式”的名义下,将“共饮黄河水,万里手足情”的理念用典型镜头演绎出来。

合作共赢,这是新时代的呼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重要指示势必成为下一步黄河流域各省区的一致动作。

据了解,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起源的黄河,出昆仑,穿大漠,驱流沙,越草原,从山东注入渤海。穿越九省区的万里黄河,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炎帝、黄帝都诞生在黄河岸边;另一方面,众多旅游景观分布,大量古城、古街、古庙、古墓是黄河流域的亮点,也是看点,让其同时汇集了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

但张辉提到的一个数据显示,黄河流域一日游占到80%以上,专门为了黄河旅游而来的国外游客不到3%。

黄河旅游的现状呼吁着区域合作。这也是现身第四届中国黄河旅游大会现场的沿黄河部分省区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的共识。

区域合作,一是空间上的合作,二是在产业上的合作。张辉认为,黄河流域的旅游合作不同于长三角旅游。长三角旅游的领头羊是上海,要资本有资本,要市场有市场。最早的旅游集散地就是上海人发明的,上海人发明了“一日游”“两日游”,白天去周边景区旅游,晚上回上海消费。

“借鉴上海经验,黄河旅游首先是要确定节点城市,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节点城市,以节点城市为骨干,将黄河旅游串连起来,但现在到目前为止,黄河流域的节点城市,我们还没有确定下来。谁是集散地,谁是目的地,确定不了,陷入了混战局面。因此,要借助我们的联盟、我们的平台,把节点城市确定下来,这是我们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张辉说。

他认为,“必须要确定代表黄河流域、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的要素。标准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现在想到黄河,人们首先想到的画面感就是壶口瀑布,一说到黄河就是壶口瀑布。代表黄河的文化标志是什么?事实上,代表黄河地域性的东西很多,除了地理上的标准,还有文化上的标志,还有很多无形的东西,比如饮食、艺术、音乐、服饰等等。”

黄河的东西应该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但是就入境旅游来看,专门认黄河为旅游目的地而来的很少很少。怎么办?专家认为,一定要创新合作机制,搭建旅游合作平台,构建不同层次的黄河旅游平台,发起全国和地方性的合作组织。

“这个平台,要靠政府搭建是很难的,只有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搭建。”张辉指出,黄河旅游一定要注重文化引领,使黄河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必须打破行政区划概念,不能各说各话,必须是沿黄九省区的合作,各个省区根据需求,形成分工和合作的关系。

据了解,上述会议的举办地高青,是山东省淄博市下辖县。历史上,黄河过境,让其成为通衢南北的交通要道,将鱼盐、桑蚕、布匹运到了东西南北。如今,直爽、好客的高青人,在黄河岸边织起“百里黄河,万亩湿地”,成了其独特生态人文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