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始终为守护患儿健康而战
①②儿科医院的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精心救治。③上海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确诊患儿治愈出院。袁婧摄 制图:冯晓瑜
新冠疫情的突袭,让很多家庭遭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尤其是当“幼儿”与“新冠”两个词相叠加,大众的心弦被愈加牵动。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儿童患者定点收治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过去八个多月来,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生命接力。
截至11日,儿科医院共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儿66例,目前已治愈出院63例,其余3例仍在院治疗,病情稳定。
9月8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儿科医院传染科主任曾玫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医护人员积累了救治经验,也收获了深刻的启示。”院长黄国英直言,将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为保卫儿童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从紧张忐忑到越战越勇,确诊患儿无一重症
乍暖还寒时,上海市民难忘这样一个场景——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儿、7个月大的齐齐出院了,小可爱歪着脑袋打量着这个世界,着实惹人怜爱。她身旁站着儿科医院抗疫一线的 “黄金搭档”,曾玫与传染科护士长夏爱梅。
若仔细翻看照片,不难发现,她们充满笑意的眼中带着明显的疲惫。彼时,她们已连续奋战一月有余。
1月19日,儿科医院战“疫” 警报正式拉响——上海首例新冠肺炎患儿在这里确诊了!
“虽然已经提前做好预案和准备,但当这一刻来临时,还是很紧张。”那一天,曾玫带着夏爱梅、住院总医师林怡翔、护士张莹,成了第一批穿上防护服、走进发热门诊与病房的医护人员。
同一时间,儿科医院启动院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组,设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
“我们组建了一支12人的专家,包含四名传染科专家、三名重症医学科专家、两名呼吸科专家以及中医、护理、放射专家各一名,与新冠病毒交手。”黄国英说,直面传染病,儿科医院能随时拉出一支作战队伍,这是自“非典”之后立下的规矩。仅一个月后,治疗团队就逐渐摸索出了新冠肺炎救治规律,且越战越勇,“他们真的非常棒,非常棒!”他连连重复。
3月13日,儿科医院送别最后一对本地新冠肺炎确诊兄妹。至此,这里收治的11例本地确诊病例全部出院,无一例患儿发生病情恶化,治愈率达100%。
此后,为应对境外输入性病例,儿科医院进一步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联动,开辟市公卫中心新冠肺炎儿科病区,选派2批20余名医护人员奔赴另一座“战疫堡垒”。
令黄国英颇感欣慰的是,所有患儿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无一例发展为重症病例。同时,实现了疫情期间就诊患儿和医务人员“零感染”。
做起“临时妈妈”,“大白”成小小天地守护神
在儿科医院的负压病房中,确诊患儿年龄跨度不小,对于这些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宝贝来说,医生护士成了他们新的家人。
自接诊首例确诊患儿开始,传染科全体医护人员随即进入“战斗”状态。传染科副主任医师葛艳玲和科室另一位医生王相诗的孩子都才出生不久,还在母乳期的妈妈们将孩子托给老人,自己投入了战“疫”一线,当起了患儿的“临时妈妈”。
“正因为我有孩子,才更能理解妈妈们的心情。”病房外,王相诗主动添加患儿家人微信,及时和对方沟通孩子救治情况,平复家长的焦虑。渐渐地,这也成了传染科医护人员们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使疫情将亲子分隔两地,也可以通过我们一点努力将他们的心连在一起。”王相诗说。
自疫情暴发后,曾玫便直接“住”进了医院。这个春节,她本打算回新疆看望80岁的父母,可疫情就是命令,曾玫毫不犹豫改变了“行程”,因为她明白,小病人更需要她这个“医生妈妈”。
令医护人员们宽慰的是,确诊的孩子均为轻症,入院时仅出现发烧、咳嗽、流涕等症状,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针对确诊患儿,密切观察就是最好的办法。”曾玫说,所谓密切观察,可不是用眼睛“看”这么简单。针对两岁以下的宝宝,医护团队采用的是最 “笨”却最有效的方式——24小时守护在患儿身边;对于年纪稍大的一些孩子,他们则会更耐心细致地观察孩子们的生活细节与心理变化。
青年一代,在关键时刻主动站到疫情第一线。常海岭、田鹤两位医生刚满30岁,尽管此前从未遇到过如此大的疫情,但两人毫不怯场,穿着防护服在发热门诊逐一排除疑似病例,常常一天都吃不上一顿热饭。
随着抗疫救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医护人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身边党员做榜样,不断树立更高目标。3月2日,曾玫与夏爱梅在儿科医院新冠病毒肺炎前线指挥部庄严宣誓,成上海首批“火线”入党的医务人员。截至6月中旬,儿科医院共收到25份入党申请书,共有8位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入党。
全面有序恢复日常医疗工作,时刻紧绷防疫这根弦
在上海战“疫”前线,儿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为守护确诊患儿健康而战;同时,为确保医院日常诊疗不停摆,也是他们,默默守护着孩子们的生命。
春节期间,儿科医院与中山医院合作,进行了一场小儿心脏移植手术;2月,防护完备的医护为一名突发哮喘久治不愈的孩子取出支气管异物;3月,多学科团队为一对先心病肝脏连体姐妹实施精准分离……
根据患儿病情需要,儿科医院持续开展疑难病和危重症救治,包括心脏移植、高危气道异物摘取、连体儿分离等高难度医疗技术,展现了过硬技术和医者情怀。4月7日起,儿科医院全面恢复门诊诊疗服务,普通门诊、专病门诊、专科门诊、国际部门诊全面开诊,急诊及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儿科医院分类分时分区有序地开展日常医疗工作,目前门诊工作量已恢复75%,住院恢复90%,手术恢复接近100%,同时全面开展互联网医院服务。”黄国英说。
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冬季,儿科医院将在优化住院患者探视陪护制度、感染性标本、物品处理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医护人员备班及物资储备预案。紧绷防疫这根弦,医护人员仍然时刻准备着。(记者 李晨琰)
原标题: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始终为守护患儿健康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