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山里的“体育伯乐”:我想培养个奥运冠军

2020-09-12

新华社长沙9月10日电 山里的“体育伯乐”:我想培养个奥运冠军

新华社记者张格、程济安

原地深蹲、伏地挺身、收腿跳跃……重复着这一连串训练动作,63岁的唐文汉轻松自若。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白沙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四十多名小学生跟着唐文汉,学得有模有样。

自1984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唐文汉就一直在农村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直到两年前退休时,他已经当了34年的体育老师。

除了教学,唐文汉还是当地出了名的体育“星探”。30多年来,他挖掘和培训出的体育苗子,在省级、国家级、亚洲乃至世界级的比赛中都拿过冠军,其中还包括残疾人运动员。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冠军启蒙老师”。

汗珠顺着唐文汉黝黑的皮肤,滑落进他穿的绿色运动背心里。唐文汉用手背拂去脸颊的汗水,分享起他退休后的安排——对他来说,退休不代表落幕,反而意味着有更多时间去帮助乡村小孩实现体育梦。

  “野”小孩也有春天

唐文汉刚推开咯吱作响的木门,七八个小孩就蜂拥而入。在这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铺满了绿色的运动垫,进门的孩子急忙把鞋子甩在一旁,从地面跃上垫子,像跳蹦床那样在垫子上弹来弹去,发出一片笑声。

这里是唐文汉的老屋,也是他培养运动苗子的“良田”。房顶的木头椽子和一块块脱落的墙皮显示出房屋的年代久远,屋顶上悬挂的吊环和麻绳见证了一批又一批运动员的成长岁月。

“集合了,快过来排队。”有调皮的孩子爬上了窗台,唐文汉大声招呼他们列队热身。“农村小孩比较‘野’、比较‘疯’,爱跑爱跳,有时候很难管住。”唐文汉告诉记者,“不过,他们对体育运动是真的很有热情,又很能吃苦。”

在唐文汉的心中,这群“野”孩子的背后有着可塑造的一面。他常常去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就为了挖掘更多喜欢运动又有天赋的孩子。他让孩子们学习立定跳远和冲刺跑,唐文汉说:“主要是看看他们的爆发力、弹跳力、身体协调力如何。”

记录下“好苗子”的姓名后,唐文汉会打电话或者家访,询问家长愿不愿意把小孩送到自己这里进行免费训练。“家长同意的话,我会帮助他们在业余时间训练。等体校的教练过来选拔,要是合适,孩子就能去城里接受专业训练了。”唐文汉说。

“我们农村小孩非常勤奋,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很能吃苦的。”唐文汉介绍,农村的一些留守儿童在放学后没人管、没地方去,“他们可以来我这里搞搞锻炼,我也不收钱。”

不过,唐文汉也知道,他所能提供的训练条件还不足以将孩子们培养成专业运动员。“‘野’孩子也能成为人才的,”唐文汉说,他之所以想把孩子们送去大山外的体校,是因为“不能让小孩的天赋浪费在我手中”。

唐文汉成了不少孩子的体育启蒙老师,30多年里,他平均每年能送出四五名学生到城里接受专业训练。

  残疾的身体也能拥有完整的人生

每培养出一位孩子,唐文汉都觉得是对自己的弥补:他牢牢记得,16岁那年,因为年龄超限,对武术狂热的他没能进入专业队。与专业运动员擦肩而过,成了他心中无法抹去的遗憾。

尽管自己无法圆梦,但唐文汉希望将自己的梦想播种到更多人身上。参加工作不久后,他在报纸上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在赛事中取得佳绩,他想起了邻居家一位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双腿萎缩的大男孩。

“他虽然坐在轮椅上,但非常渴望运动,而且上肢很有力量,是适合卧式举重的。”唐文汉开始带着男孩进行训练,“只可惜年龄大了点,他最后没能成为运动员。”说到这,唐文汉皱了皱眉,额头上的皱纹沟壑更加明显。

“但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对体育充满热情。”唐文汉越说越激动,“尽管残疾人的身体不完整,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生命可以是完整的。”

不想让孩子们留下遗憾,唐文汉四处打听哪里有残疾人运动员苗子,“残疾人参加运动,能更加自立、自强、自信。”他去残联摸底,然后打电话或者上门拜访,有时候骑车几十公里登门却吃了闭门羹——“你不要来劝我了,我家小孩这个样子怎么能成为运动员?”一些家长并不相信唐文汉的眼光。

很多人说唐文汉“傻”,但他说自己执着地相信,“如果把残疾人的运动特长发挥出来,他们会从家中的负担变为家中的骄傲。”唐文汉说,“运动对一些人来说,是能照亮他们生活的光。”

很多家长以“孩子太小”“不舍得把孩子送出去”“女孩子不适合学体育”“学体育太苦太累”为由,拒绝了唐文汉的邀请。但他也不灰心,继续想方设法给家长做工作。每成功说服一个家庭,唐文汉就可以开心一段时间,而提起做不通工作的案例,他就一直叹气:“可惜了,太可惜了。”

  弦歌不辍 退休也有奥运金牌梦

唐文汉培训的学生走出大山后,成了柔道、举重、体操、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运动员,取得过省运会、全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赛事的冠军。而在唐文汉的心中,还缺少最具分量的一块奥运会金牌。

“培养出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学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毕生奋斗的目标。”唐文汉说,他等这块金牌,已经好久好久。“但是我相信,凭借孩子们的艰苦训练,要实现这个梦想,只是时间问题。”

学生一直是唐文汉心中的骄傲,逢年过节,他总能收到学生的电话或者短信祝福。曾经有位女学生在冬日冒着大雪给他送去一瓶珍贵的药酒,他回赠了五六十斤重的当地特产脐橙。

“本想送送孩子,帮忙提一提的。”但举重出身的学生轻轻松松就扛起了两个编织袋。看着小孩走在雪地里的背影,唐文汉满怀感动:“看到孩子们艰苦训练后出了成绩,真能感受到当老师的幸福。”

结束在新宁县的采访后,唐文汉询问记者能不能顺路带他去长沙,他想见见在省会的学生和教练。抵达长沙后的第一站,他去了曾经的学生、柔道世界冠军何红梅开办的柔道馆。

二十多年前,唐文汉费了好大工夫,才说服何红梅的家人支持她学柔道。“如果不是唐老师当初的坚持,也不会有今天的我。”何红梅告诉记者,为了报答这份师恩,她打算在家乡也开一家柔道馆,帮助培养更多小孩。

“很多人觉得体育在农村并不重要,但体育对我的人生却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及在乡村开设柔道馆的想法,何红梅说:“这么多年了,唐老师一直都在从事体育启蒙,如今,我也想像老师一样,为国家体育事业尽一份力。”

在长沙待了一个周末后,唐文汉就要赶回家中,继续追寻他的奥运金牌梦。当他在湖南省西南部的乡村地区带着孩子们绕着河流奔跑时,在乡村之外,也有他的学生正在职业体校里挥汗如雨,在赛场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