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的理念与思路

Image 2020-09-10

[摘 要]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配合,做好顶层设计;在课程内容设计、教材编写与审核过程中,贯彻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理念与思路;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了解,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在基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关键词]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与功能,为我们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断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走在时代前列,近些年来一直在朝一体化的方向努力,在教育内容主题、教学方法上的一体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管理机制、教育理念和实现路径等方面的问题,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一体化设计、不同学段的衔接、不同课程的配合,依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分工衔接思路仍需进一步清晰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与教材在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的空间;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德育一体化思路下思政课教材建设和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还需深入开展。因此,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课程的管理、不同学段和不同课程之间在教学上的相互配合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系统地加以梳理、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强化各部门协同联动配合,做好顶层设计

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在国家层面上要强化教育管理部门和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与配合,以便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实效。2017年国家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建设,这对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和德育教材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也为强化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良好的协作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各部门应该强化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理念,在国家教材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在课程内容设计、教材编写与审核等方面体现顶层设计的整体性效应。

此外,针对如何建立不同学段教学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管理体系等问题,一些省市已经开始着手探索解决。例如,上海市已经把教育管理部门的德育处的功能加以整合,其管辖范围涵盖学校德育的所有学段(大中小幼)、所有类型(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体化互动与配合明显增强。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贯彻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理念

要在德育课程内容设计、教材编写与审核过程中,贯彻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理念与思路,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循环上升,在学段上呈现阶梯式的步步高、步步深。

思政课内容应该进行一体化设计,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分工合作应该有结构性的顶层设计。但是,现实中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容设计仍然缺乏有效的一体化设计。这主要是因为缺乏一体化构建与推进的工作机制。无论国家课程标准的研制,还是思想政治类教材的编写,都需要分成不同的研制组或编写队伍:一是由于每个专家都学有专攻,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知识;二是专家对不同学段的教育熟悉程度不同,有的熟悉基础教育,有的熟悉高等教育,有的熟悉职业教育,有的熟悉特殊教育;三是专家代表性问题,组织研制和编写队伍,需要考虑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的代表性。

当前,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看,需要建立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思政课标准研制组和教材编写组之间密切的协调沟通制度,从制度和规范上加强不同研制组和编写组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让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的德育课程研制与教材的编写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学段、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与边界,更加准确地思考和把握本学段、本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教材呈现方式。

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联系沟通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在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机制上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课教师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了解,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在以往的德育体系中,大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长期、稳定、有效的联系机制,互相之间缺少沟通。要破解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育管理部门要多创设某些机制,增加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思政课教师之间共同学习、相互了解、分享经验的培训和观摩交流机会。二是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应该主动加强与上下左右之间的联动,所谓上下就是上下学段,所谓左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不同学科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三是以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示范基地或著名专家为依托,逐渐有序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这是因为与中小学相比,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开展工作的人力资源和客观条件。四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大学与基础教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尝试以挂职工作的形式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联系沟通,如中小学教师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挂职助教,边学习边工作,高校教师也可以到中小学挂职任课教师,亲身了解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边界,更加精准把握教育规律和话语方式。

加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科学研究的学术支撑对于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例如,教材的编写必须研究如何把理论资源转化为教材资源、教学资源,如何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在与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同步推进中,准确把握基本政策与临时性政策的界限,以保持课程和教材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此外,选取编写、审核专家时,如何让学科专家更多地学习和理解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规律,以及如何让教育专家把握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需要通过基于研究得以解决。

[本文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GH-ZD-Y-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韩 震,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原载2020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韩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