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劣Ⅴ类水体清零!粤港澳大湾区的治水“密码”是什么?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点开《这里是深圳》纪录片,除了为我国首个经济特区“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每平方公里GDP超10亿”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外,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西涌海景……纪录片中每一帧精致的画面都让记者看到:生态环保铁军的努力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铺就了靓丽底色。
广东省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如果说从“小渔村”到“一线城市”的巨变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么,在深圳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蜿蜒而过的一条河流——茅洲河的变迁,则呼应着这座城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除了茅洲河,还有淡水河、石马河、沙河……从水浊水污到水清水甜,解读这些河流的治水“密码”,能让我们看到大湾区在打造国际一流湾区过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和取得的实效。
今年前7月粤港澳大湾区劣Ⅴ类水体清零
近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拿到一份让人欣喜的报告。这份报告充分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中设置国控断面的9个城市近年来的水质状况。这9个城市分别是广州、东莞、珠海、佛山、惠州、江门、深圳、肇庆、中山。
根据这份报告,今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水质改善明显,实现两个清零:一是2020年1月-7月,粤港澳大湾区47个断面(实测47个)中无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12.8个百分点。二是今年7月单月监测数据显示,47个断面(实测47个)中,亦无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15.6个百分点。
“通常情况下,受汛期影响,7月-8月水质容易波动。但今年7月份粤港澳大湾区劣Ⅴ类水体比例也没有出现反弹,这显示出大湾区治水工作推进得比较扎实。”水生态环境司地表水处的郝远远告诉记者。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提供给记者的另一份数据印证了这种变化。
数据显示,除去Ⅰ类-Ⅲ类水体比例多年保持在100%的优等生佛山和肇庆外,其余7个城市近年来的水环境质量均呈改善趋势。其中,东莞、深圳、惠州、中山劣Ⅴ类水体改善成效显著,2020年1月-7月,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而江门、珠海、广州Ⅰ类-Ⅲ类水体比例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张波表示:“前几年粤港澳大湾区有不少城市曾被纳入全国水污染治理滞后地区而受到通报,但他们变压力为动力,经过不懈努力,今年上半年大湾区劣Ⅴ类水体基本清零,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真是可喜可贺。”
高位推动,以超常规力度偿还历史欠账
高位推动是粤港澳大湾区设置国考断面的9个城市治水的共同亮点,也是9市治水取得实效最重要的保障。
首先,高位推动需要健全高规格的组织协调机制。以茅洲河为例,其干流全长31.29公里,流域面积达388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境内311平方公里,东莞境内77平方公里,被誉为深圳的“母亲河”。
“这是我见过最黑、最臭的一条河。水打上来以后,像墨汁一样,闻了以后大家都想跑开。”谈到茅洲河的“黑”历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依章记忆犹新。
面对严峻的形势,2016年起,茅洲河开启全流域的治污攻坚。
省级层面,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牵头挂点督导茅洲河,省长马兴瑞多次批示要求加大茅洲河污染整治力度。市级层面,深圳、东莞市各级党委、政府搭建高规格联动工作平台。深圳市明确“所有工程要为治水工程让路”;东莞市成立现场指挥部并下沉一线现场指挥督导。同时,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完善流域协调会商机制,至今已召开13次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协调会,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其次,高位推动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2017年,广东省制定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把珠三角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内容。2018年,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布第一号令《关于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的命令》,要求坚决防止新增劣Ⅴ类断面。2020年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布第一号令《关于全省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对突出打好碧水保卫战等做出明确指示。
此外,加强资金保障也是高位推动的重要表现。有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广东省财政投入超过700亿元,以超常规力度加快补齐环境治理短板。2016年以来, 深圳、东莞两市约投入362亿元开展茅洲河治理,单位面积资金投入近1亿元,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惠州市惠阳区委、区政府针对淡水河治理等计划3年投入49亿元。
通过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深圳等城市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很快便趟出了一条超常规治水的新路子。
2019年10月,茅洲河多年来首次消除劣Ⅴ类;2020年1月-6月茅洲河水质总体明显好转,其中共和村国考断面总磷、氨氮浓度分别下降63.7%、71.4%,水质由2019年的劣Ⅴ类提升至Ⅳ类,阶段性消除劣Ⅴ类。深圳市仅用4年时间便补齐了近40年的水环境基础设施欠账,实现水环境从普遍性黑臭到全面消除黑臭的根本性好转。
系统推进,流域治理,解决“九龙治水”难题
针对广东省内河流众多、“好水很好,差水较差”的实际情况,广东省以断面达标为牵引科学系统推进全流域治理,建立了茅洲河、广佛跨界河流、淡水河等重污染河流整治协调机制。成立茅洲河等4个流域管理中心,破解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层级、不同单位之间职责不清、调度不畅、多头管理等问题,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
在系统推进的过程中,多个流域积极探索、先试先行。
茅洲河治污攻坚战打响以后,为推动深圳、东莞两地形成治污合力,广东省建立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协调会机制,搭建起“省生态环境厅+深圳市、东莞市+宝安区、光明区、长安镇”的茅洲河流域协同治污框架,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每两周对一级支流水质进行排名,协调推进支流整治、界河清淤等重点工作,形成全流域水质通报“一张图”、工程措施“一张表”。良好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推动茅洲河水质取得明显改善。
东莞石马河则以流域共治机制破解了“九龙治水”难题。从深圳发源的观澜河自南向北入东莞后,形成石马河,石马河再穿过东莞最后汇入东江,哺育着沿河7个镇150多万人口。2016年,为加强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但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污染已久的河流。千头万绪,如何下手?怎样才能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共同发力,而不沦为“九龙治水”,成为治水人员需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复杂的治水更需要系统谋划。” 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指挥陶谨介绍,东莞建立起流域共治机制,搭建“市—流域—镇”多级统筹的指挥体系,共同协调、督导治水,使一项项工程在石马河流域落地见效。今年上半年,石马河干流总磷浓度基本实现稳定达标,旗岭断面总磷浓度同比下降66%。
推动工程治污,补齐生态环境设施短板
凌晨一点,在深圳龙岗区的一处市政排水管网建设现场,一排橘红色的身影在深夜中格外显眼。他们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因为管道是在城市的主干道下,所以大部分施工只能晚上进行。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领域,有专家这样总结:“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我国很多城市由于早期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污水排放管网缺失导致污水直排入河,使河水出现严重污染。因此,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成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键。
如果说市政排水管网是城市排水管网的动脉血管,那么小区、城中村的排水管网则像毛细血管。谈到排水管网建设时,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龚利民说:“深圳实施正本清源,就是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在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的基础上,延伸到小区、到楼宇、到每家每户……”然而,要打通所有的毛细血管,织就一张完善的排水管网,并非易事。
为推进重点治污工程建设,深圳、东莞等市按下“地方政府+大型央企”治水启动键,采用“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模式,打破以往分段分片、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央企“大兵团、机械化作战”优势。最高单日敷设管网4.18公里、单周24.1公里,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
然而,这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除了明渠,还有暗涵。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的一位工程师表示,城市发展中的一些地下暗涵、暗渠容易被遗忘,往往成为污水直接入河的通道。因为其隐蔽性高,导致排查、治理难度大,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精细治理。
在广州市白云区的棠景沙涌中,水底植物郁郁葱葱。而就在几个月前,这条河涌还“不见天日”。由于钢筋混凝土的覆盖,河道排污口隐身其中。“绝不能自欺欺人,让水污染躲在黑暗地带。”白云区决定揭盖。经过14天的持续推进,约10755平方米的梁板被揭开。河涌重见天日,十多个排污口也暴露出来,排雨水口被保留下来,排污口被直接封堵。
在石马河流域,污水主管、支次管道如同一张撑开的大网兜住各类污水。经过查缺补漏,整治“僵尸”管网,最终将控源截污落到实处。漫步水边,只见清水潺潺,人们感受到自然生态的逐渐回归。
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13000多个雨污混流或者排污管网不健全的小区、城中村全部完成改造。
阻截的巨量污水对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将加快推进重点治污工程建设与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减排效益并重,着力打通管网“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实现成功组网、厂网贯通,确保污水应收尽收。
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内河水越来越清澈,茅洲河上,停办多年的龙舟赛重新开赛,千舟竞发,劈波斩浪;因水质问题需外借训练场地、“流浪”近20年的深圳皮划艇队终于也可以“回家”了。深圳市体工大队大队长夏哲顺说:“只有皮划艇队划起来,茅洲河才有灵魂,茅洲河的河水才会更灵动。”远远望去,运动健儿们红衣映着碧水,显得格外好看。(刘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