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重庆小学生聆听科学家李四光坚持一生的事

2020-09-02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实习生 徐勇

用一生来实现“努力向学,蔚为国用”。9月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联合重庆科技馆共同举办的“百馆千场万人‘红色记忆: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宣讲活动在重庆举行,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走进重庆森林实验小学,以现场讲述与校园直播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前辈科学家李四光的“勤奋、责任与钻研”。

邹宗平在重庆森林实验小学讲述李四光的故事。徐勇/图

在1913年的英国伯明翰大学,李四光正在为自己的一生打“地基”,科研成了他一生的“底色”。他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李四光为了提升自己研究的精准,努力钻研物理学;为了读懂外国文献,努力学习法语等语言。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他们悟性高,但我是个勤奋的人。多学几遍,会和‘聪明’的人做的一样好。”李四光以前向邹宗平回忆起留学经历时道。

这样一种“努力向学、努力钻研”的精神,他坚持了一生。他这一生还坚持了一件事——驳斥质疑。“科学是不怕争议的,科学它越争越明,尤其是地质学。”邹宗平说,我的专业也是地质学,地质所研究的东西,需要时间来考证。为摘掉“中国贫油国”,他接受了多年30年的质疑。

“遭受质疑要如何抵抗,坚持下去?科学钻研要有坚持负责的精神,克服一个个困难是科学的乐趣。”邹宗平表示。

据了解,在50年代以前,不少地质学家抱着悲观的看法。1915~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马栋臣、王国栋曾率领一个钻井队,在陕西北部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不少钱,收获不大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中国调查地质,回国后写文章说,中国是贫油国家,在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部分不会有大量石油。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

李四光根据自己对中国地质的深入钻研,1928年写文章驳斥了“中国贫油论”。但直至1958年大庆油田被发现,这我国东部找油的一个重要突破。随后,又在华北、中原、汉江、广东等地相继发现一大批油田。

晚年的李四光,致力于研究清洁能源地热能以及地震预报工作。“即便在去世前一天,他还握着我母亲的手说自己放不下未完成的工作。”邹宗平回忆道。

“他致力于科学事业一辈子,但他对于我来说就是普通的外公,我从他身上学到的很多东西都是他言传身教的,他让我成了自律、包容、快乐的人。”邹宗平告诉重庆森林小学的学生们,“科学不能快,科学需要沉下心来,找到科学的乐趣。生活亦如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