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培养新农科人才,把课堂搬到养殖场

2020-09-01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通讯员 陈胜伟

“温度、湿度、饲料等都会对牲畜的健康产生影响。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饲料更易霉变,产生霉菌毒素。养殖场应加强对饲草、饲料作物收获、贮存、加工等过程的控制,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保证鲜奶的质量和安全。”暑假里,在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的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牲畜养殖场里,浙江农林大学“‘牲牲’不息”科技服务团的学生正在畜牧生产一线指导农户使用新技术。

为更好探索新农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从2018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翀便组织了由该校涉及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相关专业的8名同学组成科技服务团队“牲牲”不息。这是一个定制化健康养殖引领者服务团。

两年来, “牲牲不息”团队不少成员的寒暑假都是在农场度过的。在王翀教授的指导下,他们把课堂搬到了浙江杭州、温州、金华、宁波等地的养殖基地。团队先后调研了浙江省不同规模的养殖场30余家,还在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嘉兴荣中奶牛养殖场、金华宋家奶牛养殖场、上海忆南奶牛养殖场等基地进行了多个动物实验,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此外,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假期查找资料、交流学习,重点关注母幼牲畜的健康养殖,并在实验室进行产品的研发调制,积极在学术会议上和国内外同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王翀指导团队成员采用智能包膜技术成功研制母畜、幼畜专用饲料添加剂,结合母子一体化饲养技术、饲料节本增效技术、环保配合饲料技术等展开了一系列技术推广和产品应用。团队成员还指导牧场技术人员运用互联网思维,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管理牧场,获得了企业的认同。

“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诸多瓶颈,如幼畜成活率低、母畜泌乳量不足、繁殖周期长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研发的技术可增强动物的免疫能力,提高存活率,显著降低腹泻率。这对我国畜牧产业的保种选育、快速扩繁以及产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团队负责人毛家真同学介绍,他们的部分专利技术得到了转化,社会效益显著。

团队的相关科研成果,获得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团队成员总结凝练经验,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专利1件,推广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10余项。

王翀表示,以项目形式将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一线,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竞赛,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现场实战,以市场为导向解决产业的瓶颈问可以进一步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质量。”王翀表示。

在王翀看来,新农科建设,不仅要聚焦农业,也要有工科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产学研融合必定是新农科建设的主要路径。“人才培养不是学校自己评价自己,企业需要人才,学校培养人才,产业评价人才,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走进实验室做科研、深入企业实践、投身各类学科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跳出专业的束缚,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同时,教师也更加注意产教结合,集科研、教育、推广应用和生产于一体,培养能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新农科人才。

( 王翀教授在指导学生团队深入养殖场调研 供图: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