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雇主对中职毕业生满意度提升

Image 2020-09-01

从雇主用工满意度视角出发,了解雇主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满意度情况,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8月至10月在全国开展中等职业教育雇主用工满意度调查。

调查分为简版问卷和详版问卷两类。简版问卷样本基于CHFS数据库小微企业名录,共接触企业/机构样本2万多个,回收有效问卷1037份。详版问卷样本来自简版问卷调查获取的信息以及地方部门和学校推荐,共接触990家企业/机构,回收有效问卷282份。调查内容包括雇主期望、雇主质量感知、雇主总体满意度。从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有72.8%为民营企业,71.8%的用人单位将中职毕业生定岗在操作、销售和生产管理等一线岗位,90%以上的企业将中职毕业生的转正工资定在5000元以下。

雇主用工满意度评测结果

结论一:雇主用工满意度基本满意,相对于2016年有明显提升。

调查显示,简版问卷雇主对中职教育满意度指数为62.8分。详版问卷雇主满意度指数为76.9分,雇主期望指数为47.5分,质量感知指数为67.2分。雇主调查中,评价最高的是中职毕业生的职业意识、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分别为69.2分、65.1分和64.4分。雇主对中职毕业生总体上可概括为“基本满意”,无论是职业意识、专业能力还是通用能力评价较之2016年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结论二:雇主对住宿餐饮行业的中职毕业生最为满意。

住宿餐饮行业的中职毕业生得分最高,为66.7分;IT产业的中职毕业生得分最低,为57.4分。尽管不同行业雇主对中职学生满意度评价差异较大,最高评分与最低评分的差距甚至超过30%,不过所有行业的平均得分都在“一般”以上

结论三:合资、外资企业雇主对中职毕业生最为满意。

合资、外资企业对中职学生表现最为满意,平均得分为68.8分,较各行业得分高9.5%;国有企业对中职学生表现最不满意,得分仅为55.0分,较各行业平均得分低12.4%。

结论四:雇主对财务岗位的中职毕业生最为满意。

雇主对财务岗位的中职学生最为满意,平均得分为69.5分;雇主对销售岗位的中职学生最不满意,平均得分为58.7分。

结论五:雇主对通过校企合作招聘的中职毕业生最为满意。

雇主对通过校企合作招聘的中职学生满意度得分最高,为65.2分,对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他人推荐等几种方式招聘的中职学生满意度得分稍低。

雇主用工满意度主要发现

发现一:中职毕业生受到就业市场欢迎。

雇用中职毕业生的企业/机构比例非常高,说明中职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就业领域和地区,如东部发达地区,住宿餐饮、建筑制造等行业,民营经济部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竞争优势尤为明显。同时,中职毕业生失业率远低于初中、高中、大专/高职、大学本科毕业生,特别是18—25岁的中专/职高毕业生已基本实现完全就业。

发现二:中职教育的雇主用工满意度显著提升。

受访雇主对中职生平均满意度评分为62.8分,可概括为“基本满意”,无论是职业意识、能力还是通用能力评价较之2016年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职业意识是受访雇主对中职毕业生满意度评价最高的方面。由于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提升,受访雇主当前继续雇用中职毕业生的意愿强烈,超过3/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雇用。这些成效是中职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水平培养的结果,更与中职教育长期重视德育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技能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

发现三:校企合作一头热的问题明显缓解。

企业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已成为招聘中职毕业生的新渠道,多达13.7%的受访雇主通过校企合作招聘中职学生。尽管目前仍主要以直接接收学生实习为主,但不少受访雇主也开始尝试开展课程设计、授课、培训合作、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企业继续开展校企合作的意愿强烈,原因在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收获感明显上升。

发现四:中职毕业生发展空间受限。

中职毕业生离职率高是受访雇主普遍抱怨的问题。超过1/4的中职毕业生工作不到一年,工作三年以上的中职毕业生不到1/4。究其原因在于中职学生就业前景暗淡,发展空间受限。调查显示,中职学生25%以上月工资低于3000元,平均工资不到城镇职工平均水平的60%。中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年龄越大被动离职的可能性越大。

发现五:中职毕业生工作能力存在欠缺。

毕业生专业理论素养以及IT能力欠缺问题,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将影响到中职学生未来发展,也需予以重点考虑。

发现六: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

深度和广度不足是校企合作最突出的特征。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以接收学生实习、校园招聘会、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宣传为主,课程设计、授课、培训合作以及订单培养合作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成本分担困难是校企合作深化的主要障碍。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对策建议

建议一: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中等职业教育定位。

尊重学生基于兴趣爱好选择受教育类型的权利,不能将中职教育作为教育部门的管理手段,不能将中职学校办成学习成绩掉队孩子的收容所。

建议二:要打破就业壁垒为中职学生拓宽未来发展空间。

通过立法强制要求规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为中职毕业生预留一定比例的岗位。清理金融保险、文体娱乐、卫生社工等行业针对中职毕业生的求职歧视,引导社会以资格证书而非学历证书作为招聘的门槛和晋升的阶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用人单位雇用中职毕业生,探讨实施负所得税制度,切实提高包括中职毕业生在内的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建议三:中职教育培养方案要同时注重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

要顺应市场变化,更加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和实际工作技能培养,帮助中职毕业生为毕业后就业做好准备。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基础、IT和外语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中职毕业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为此,建议全面推行贯通教育,实现中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普通高等教育的无缝对接。

建议四:校企合作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要坚持政府引导者的角色,避免直接干预。同时坚持“谁出资,谁担风险,谁负责,谁受益”的市场规则,允许校企双方在切实厘清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合作方式,避免因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而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深入推进。此外,推进校企合作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适时推进行业协会办校试点。

(作者欧阳俊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卜涛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本研究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公益金委托项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及测评”阶段性成果)

作者:欧阳俊 卜涛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01日第9版 版名:职教周刊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