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民营可回收火箭发射侧记

2020-08-29

从敦煌机场下飞机,一路驱车5小时,才能抵达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翎客航天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的火箭基地。

图为伫立在发射工位的翎客航天RLV-T5公里级可回收火箭。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摄

这座新落成的火箭基地包含一个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火箭研发厂房和一个发射工位。翎客航天副总裁王瑞璟告诉记者,不久前这里还是一个老旧的厂房,今年5月份翎客航天与青海省茫崖市政府敲定合作后,短短几个月内这里便“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而在距离基地厂房直线距离1.6千米外,翎客航天新建成的发射工位正静候该公司RLV-T5型公里级火箭的第3次发射及回收试验。此前,翎客航天曾在位于山东龙口的火箭试验基地进行过两次低空飞行。

冷湖镇平均海拔高达2733米,空气稀薄,紫外线强,这些天一直奋战在火箭基地的翎客航团队成员们,每个人的脸都被晒得黝黑。

与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先发展入轨火箭再钻研可回收技术的发展路径不同,翎客航天自2014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可重复发射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研发。这种“先考虑可回收,再钻研入轨火箭”的发展路径,让翎客航天经受不少争议。

对此,翎客航天副总裁万美表示,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通过栅格舵、RCS(反作用控制系统)、发动机节流反推三者硬件结合,并在凸优化算法的控制下,实现火箭的精准回收。翎客航天已经掌握了发动机节流反推和具有制导功能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两项关键技术,“由于目前翎客的可回收火箭还没到掉转方向的程度,所以还未设计RCS,但这个技术难度相对其它的要低一点,未来再加上栅格舵,有望实现火箭的真正可回收”。

8月10日上午8时许,RLV-T5型可回收火箭从基地厂房运往发射工位。与中国航天“国家队”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相比,这款高8.1米的火箭显得略为袖珍。万美介绍称,这款火箭起飞质量1.5吨,动力系统采用5台可变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并联组成,主要用于将来亚轨道可回收火箭和入轨级可回收火箭的先期技术探索。

发射时间临近,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和现场的观众纷纷撤离到距离发射工位500米外的安全区域。众人屏住呼吸,端起手中的“长枪短炮”,静候发射瞬间的到来。

“10,9,8……3,2,1,点火!”10时35分,伴随着指挥员的倒计声,RLV-T5型火箭点火起飞。在熊熊烈焰之下,火箭攀升至300.2米的高度再缓缓下降,平稳地降落在发射工位,飞行时长达50秒,飞行试验任务宣布圆满成功。

在全场的欢呼声中,发射前整宿没有合眼的王瑞璟兴奋地说道:“任务成功,总算松了一口气。”

与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相比,翎客航天RLV-T5型火箭还显得非常“稚嫩”。当前RLV-T5型火箭已经完成的3次发射,尚处于试验阶段,且火箭并没有实现入轨,但令人欣慰的是,翎客航天的尝试迈出了中国民营可回收火箭的一小步。

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民营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在着力发展可入轨火箭的同时,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也纷纷瞄准可回收火箭的研发。按照规划,翎客航天首款小型可回收商业火箭“新航线一号”(NewLine-1)将于2021年左右实现首飞。刚刚完成中国民营火箭首次入轨的星际荣耀也将在2021年进行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的首飞。

在青海冷湖,在北京亦庄,在浙江湖州……成百上千的民营航天工作者正奋战在火箭、卫星研发的一线。中国民营航天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未来可期。(郭超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