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陈难先:一辈子就做了“教育”这一件事

2020-08-28

深圳市委大院门口有一座雕塑叫“孺子牛”,但许多市民更喜欢叫它“拓荒牛”,是深圳的一个城市标志。早期的特区建设者就像这头“拓荒牛”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农业县开垦成为国际知名大城市,创造了“一夜崛起之城”的奇迹。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推出“致敬”系列活动,向敢闯敢试、奋斗追梦的“拓荒牛”致敬。

为追忆特区建设初心,致敬老一辈特区建设者,蛇口消息报从本期开始推出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档案馆策划的老干部追梦系列访谈,邀请了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老干部,从各自经历和体验出发,为我们再现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南山发展故事。

回望来时路,方知将行处。站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的时间节点回望——那些熠熠发光的精神力量,就藏在那一个个珍贵历史瞬间和让人热血沸腾的建设故事中;汲取这些精神力量,照亮我们乘风破浪坚定前行之路。敬请垂注。

陈难先

一辈子就做了“教育”这一件事

筚路蓝缕创办育才学校四所中小学,助力多所国际学校落地蛇口

陈难先,1943年出生在浙江绍兴,1968年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70年在黑龙江省尚志县教中学,1980年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1982年受邀来到蛇口,筚路蓝缕创办育才学校四所中小学。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开山第一炮”如同春雷炸响神州,成为改革开放的启幕乐章。蛇口工业区成立后,数以万计的建设者来到蛇口,时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改革开放先锋袁庚提出:“无论我们怎么穷,也要把学校、医院办成一流的。”随之,育才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诞生,伴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奋楫扬帆,发展成育才教育集团。

今天的育才教育集团,是教育改革的先锋、南山教育的名片、特区发展的题记。陈难先作为育才学校的创校校长,组建并管理一小、二小、一中、二中共四所学校,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们看到了蛇口教育最初的模样。

陈难先来到学校和学生们互动,退休后的陈难先始终未离开教育,心系学子。

新起点

一通电话,21天后来到蛇口

1943年,陈难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68年,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至河北唐山郊区劳改。等到再教育结束,陈难先主动报名去黑龙江支援边疆,前往尚志县当了十年的中学老师,开启了三尺讲台之路。1980年,陈难先离开黑龙江尚志县,回到了老家浙江,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英语。

在杭州之时,陈难先每个月工资68.5元,既要给在安徽农村的父母寄生活费,又要时常回上海和妻子团聚,日子过得紧巴巴。1982年的一天,陈难先接到了昔日同窗韩邦凯的电话,“要不要来蛇口培训中心当英语老师,现在就做决定?”来不及询问父母和妻子的意见,陈难先当下就答应了下来。21天后,陈难先就到了蛇口。

“韩邦凯既是我的同窗,也是我妻子的哥哥,早我几个月去了蛇口工业区的企业管理培训班做英语老师。这个企业管理培训班被称为蛇口工业区现代化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他几乎每周都会给家里写信,介绍他的工作和生活,连食堂里面的菜谱,他都会很详细地介绍。所以在来之前,我对蛇口的生活、工作氛围和人的精神面貌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陈难先回忆说,“来到深圳,我的工资变成了每月168元,多了近100块,这对我而言十分重要。所以我来深圳的初衷,不那么崇高。”为生活所迫,来时的初衷并不崇高,但是陈难先却做了让如今的蛇口人、南山人都拍手称赞、肃然起敬的事情。

做英语老师不过两三个月,陈难先就接到一项任务,他没有想到,这个任务最后成了他一辈子坚守的事。

新使命

七顾“茅庐”,终接重担成为育才校长

随着工业区的发展,人才不断涌入蛇口,随迁子女日益增多。但那时,蛇口地区只有两所学校,蛇口中心小学和蛇口中学,已经有近400名职工子女借读。1982年初,“筹办自己的子弟学校——育才学校”一事被提上蛇口工业区发展日程。

谁来筹办学校?蛇口工业区相关人员查了人事档案,发现陈难先是当时工业区唯一一个既在中学又在大学任教过的教师。人事部的干部找到陈难先,请他出任校长,但被他拒绝。“不是不肯,是不敢。我连教导主任都没有当过,让我当校长,我心里没底。”陈难先解释说,“但人事部的干部前后找了我七八次,盯着我让我答应。到后来我妻子和韩邦凯都说,诸葛亮才三顾茅庐,你都七八顾了,就答应吧。”就这样,陈难先接下了这个重担,成为育才学校的准校长,同时也是这个学校第一位员工。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一环。教师哪里来?当时的蛇口工业区给陈难先很大的权力——一本50页盖好公章的空白调令,招谁由他说了算。1983年4月,陈难先在20天内走访了15个省、市,招揽人才。

招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人事调动远没现在自由,必须要原单位同意才行。有一次,陈难先动员武汉郊外的一对教师夫妻到育才学校来,但想要招聘他们必须得到武汉市教育局的同意。那时正值武汉洪灾,水齐膝盖深,陈难先挽起裤脚蹚着水,跑到市教育局征求同意,却并未得到批准。

第二年,在蛇口工业区的帮助下,北京东城区应邀支援特区建设,发动四所重点中学和教师进修学校委派一批优秀教师前来蛇口,为育才学校提供师资。陈难先说:“这些优秀教师的到来,解决了学校早期师资不足的大困难。”师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他种种困难却接踵而至,其中教材问题是当务之急。国家统编的教材需要提前一个学期预订,但当时的蛇口没有新华书店,只有一个卖书的杂货店。陈难先最初尝试在杂货店预订教材,但直到开学了,杂货店老板才告知其未订到教材。走投无路的陈难先,只能一边向市教育局反映情况,一边硬着头皮找其他学校借,解决学生无教材可用的问题。

新理念

低进高出,才应该是教育努力的方向

育才学校创建初衷,是解决赴蛇口的来深建设者的子女教育问题。陈难先回忆,1999年蛇口工业区给育才学校补贴了1600余万元,其中并不包括员工工资。“从企业思维来看,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当时领导们的理念就是,只要能把教育办好,这笔钱就值了。”

育才二小最初的校门及第一批学生。

在蛇口工业区管理期间,育才中学从未设置入学分数线,这一点与陈难先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他反对“唯分数论”,主张根据孩子的天性和特长,提供教育路径,“低进高出”才应该是教育努力的方向。陈难先说:“育才曾设立过‘飞跃奖’,旨在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还开办过职业高中,我们要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得益于蛇口工业区自由、民主的氛围,陈难先借助特区“特事特办”的条件,率先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引进香港牛津版英语教材供学生使用。在国际化概念未出现时,陈难先就提倡中外交流,接纳外籍学生插班。这些在如今司空见惯的举措,在当时却颇受争议。陈难先说,“任何时候,办学都应该解民之忧、急民之急。为了学生,办学者要勇于担当,最忌患得患失。”陈难先记得,当时蛇口工业区有一位高层因工作调动,携女儿去香港就读,一开始他十分担心孩子的英语,结果到了香港,孩子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众所周知,陈难先组建并管理了育才学校,但他对蛇口教育的贡献不仅于此。多年来他助力蛇口国际学校(SIS)、蛇口科爱赛国际学校(QSI)落地蛇口,帮助它们处理大小事务,见证国际学校在蛇口发展壮大。

2000年,蛇口工业区“还政于政”,逐步向南山区政府移交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育才学校移交给南山区教育局,陈难先不再管理学校事务。3年后,他以蛇口工业区员工身份退休。然而,退休后的陈难先始终未离开过教育,默默关注、心系学子,他投身“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为学习困难儿童教育争取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