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物种可通过减少繁殖应对气候事件

Image 2020-08-26


对干旱年份繁殖活动的分析。 图源:《自然·气候变化》在线版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美国科学家团队发布一项生态学报告称,委内瑞拉和马来西亚的热带鸣禽在干旱期间会减少繁殖,平均长期生存率更高的物种减少得更多。这些结果表明,寿命长的物种或能通过减少在这些年份里的繁殖,缓解胁迫性气候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相关论文24日发表于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

气候变率包括干旱频率和强度,预计会随未来变暖加剧而增加。一般来说,寿命长的物种繁殖率更低,意味着它们更难从气候事件导致的种群死亡中恢复。不过,生存率和繁殖率之间有一种互为消长的关系,在气候恶劣的年份里降低繁殖率或许是增加成体生存率的一种方式。

此次,美国蒙大拿大学密苏拉分校研究人员托马斯·马丁和詹姆斯·莫顿分析了新大陆和旧大陆的不同生活史(长命种与短命种)的热带鸣禽是否通过降低繁殖率来避免死亡。他们对委内瑞拉和马来西亚的38个不同物种(包括灰胸林鹩和黑背燕尾)开展了多年的野外物种分布研究,包括每个野外场地的一次旱年。研究团队还模拟了三种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未来种群动态。

团队发现,这20个马来西亚物种和18个委内瑞拉物种的繁殖率在干旱期间平均下降了36%和52%。对于大部分减少繁殖的长命种来说,生存率相对于无干旱年份有所增加;而繁殖没有减少或是没有显著减少的物种,以及那些重度依赖湿生境的物种,它们的生存率有所下降。就模拟的种群增长而言,气候变化下的干旱对长命种的负面效应小于短命种。这说明长命种或许能通过调整繁殖率,在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异中存活下去。

在这项研究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科学家发表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明确了物种的脆弱性,为保育管理提供了信息,但文中也写道,“这不改变栖地状况对物种生存的核心重要性。”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