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事业。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要持续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公办的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校外教育以其开放、灵活、多元、辐射面广等特点,在儿童健康人格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面对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趋势,随着社会对校外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校外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目前,校外教师培训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组织平台少、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师资良莠不齐、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开展在线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外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校外教育教师培训新模式。
科学设计,实现自主选课
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网络教师研修平台。
多渠道是指课程资源多渠道,构建高校、中小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社会资源等多方协同机制。做到校内外有机衔接,线上线下紧密结合。
多层次是指培训对象分为公办、民办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人员、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公办、民办的中小学、学龄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及教师等。北京市教委从2007年10月份开始,正式把校外教师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系列的重要分支剥离出来,分层分类开始了针对校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师专业提升和队伍建设工程。
多形式指多种培训方式并举,如微课、直播课、网络教研、虚拟课堂等。如广东省中小学校外教育协会在5月首次尝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师培训,来自各地的8位知名校外教育专家应邀线上授课,4天的培训分为少年宫教育改革、品牌建设、课程建设、研学实践、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6个板块,全省24家少年宫427名教师采用集体观看和个人观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同时,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目前正在举办以“好玩的知识”为主题的第七届微课展示活动。疫情期间,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各中心教研组打破空间的局限,探索教研新模式,开展线上教研活动50余次。
统筹整合,共建优质资源
由于校外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已有发展相对成熟的校外课程资源,如前沿的教育理念、特色的教学案例、成熟的活动方案、系统的科研成果、配套的教学材料等。如华东青少年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把校外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来实施,为区域性联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中国儿童中心主办的全国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兴趣小组活动“新理念 新模式”研讨活动已经面向全国开展了五届。十年来,“双新会”分享在兴趣活动课程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模式,累计分享优秀案例近百个。
以上优秀的地域资源优势,通过网络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校外教育资源库,无疑是校外教师专业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广大校外教师提供丰富、优质且系统的课程资源也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这种方式能够获得免费的优质数字学习资源作为补充,实现自主与个性化点播、上传,实现优质资源的不断扩容。
以研促教,完善评价机制
校外教师参加培训的动机不同。因此了解参训教师的需求,精准定位,并配套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才能切实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专业化能力提升。以下措施可作为参考:根据教师参加的在线学习时长认证学分;将在线学习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提供培训物化成果平台,如成果交流、案例汇编、在线微课等;设立与参培有关的奖项;发放阶段性证书或发放资质等。
基于在线教育的远程性、及时性、便捷性,结合校外教师来源广、专业强、基础不一致的特点,加强网络教研,实现不同层次教师间的区域教研、主题教研、综合教研,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如开设导师制工作坊直播间,在固定学期内由校外教育的名师带领各地专业骨干教师开展直播定向教研。从理论学习、示范教学、项目主持、课题研究、岗位实践与反思等方面聚焦,并在学期末形成阶段性成果,扩大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域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目前,我国校外教育机构由于隶属归口不同,其师资培训组织管理也非常复杂。对比校内,其师资培训的组织机构主要类别为教师进修学校、以高校为依托的教师培训机构和其他机构如电视广播大学等。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有着成熟的保障体系,因此网上自主选课作为继续教育的基本方式已然成形。但是校外教师培训实现在线自主选课仍是现阶段和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儿童中心)
作者:王瑶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22日第3版 版名: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