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山东制造!“齐鲁号”驶出国际供应链“加速度”

2020-08-21

□资料:代玲玲常青制图:于海员

疫情发生以来,伴随着声声汽笛,一列列满载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的“钢铁驼队”陆续驶离齐鲁大地,奔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全球抗击疫情和经济合作带去“山东制造”和“山东温度”。

6月29日下午,在淄博海关关员的监管下,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齐鲁号“淄博—乌里扬”点对点班列由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出,终点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经济特区是俄罗斯唯一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口岸经济特区和最好的物流集散基地。不仅仅是淄博,省内多个城市依托“齐鲁号”欧亚班列提供的国际物流通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交流。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全球抗疫关键期,自2月6日起,“齐鲁号”去程班列全面恢复,有效弥补了海运、空运运力短缺,发挥了第三条物流通道作用,降低了疫情对中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为有效应对疫情,济南海关迅速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实施方案》,12项措施全方位支持“齐鲁号”发展,助力温室大棚及配件、轮胎等优势产业商品通过班列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指导班列货物通过公路转关等方式实现回程转运。

另一方面,山东高速集团作为全省“齐鲁号”欧亚班列统筹运营方,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先后推出了“日韩陆海快线”“鲁欧快线”“上合快线”等服务产品,通过班期化、常态化运营,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

今年前七个月,“齐鲁号”已累计开行879列,同比增长41.5%,特别是4月份,开行164列,创统筹运营以来单月新高。其中,为海尔、重汽、临工等省内企业新开行产品及零配件专列30列,向德国、俄罗斯、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等欧亚国家运输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疫物资620标准箱。

搭建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齐鲁号”为山东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战略支撑。2018年10月,山东省在全国率先组建“齐鲁号”省级欧亚班列运营平台。此前,包括济南在内,山东有9个城市开行欧亚班列,经营上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班次少、亏损大等问题层出不穷。

“最多的不到100列,少的才几列,时断时续,形不成规模经济。”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张中英回忆。与此同时,重庆、成都、郑州等城市欧亚班列开行量却在持续上升,最多的能达到每年1000列以上。

应对危机,山东提出将9家欧亚班列运营主体整合统筹、抱团发展。由业务覆盖交通、物流领域最全的省管企业山东高速集团牵头,统一冠名“齐鲁号”,统一优化运输组织、操作流程、资金结算,用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破解省内无序竞争之困。

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波介绍:“根据产业优势和地理区位不同,济南覆盖当地及周边城市,作为一个大的集结点;淄博、潍坊以山东的工业、农业优势产品出口为主;青岛、日照以日韩的过境货物为主。”

省内资源开始聚拢,境外服务也在不断拓展。去年12月,山东省代表团前往日韩推介“齐鲁号”,山东高速集团及相关省属企业分别与日本佰仕运国际货运公司签署了中(鲁)日国际大通道框架协议,与韩国釜山港湾公社等6家企业签署了中(鲁)韩国际大通道框架协议。

随后,山东高速集团与港口、航运、铁路等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正式推出“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产品。马春波介绍:“利用山东的区位优势,日韩的货物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达到山东的沿线港口,然后搭乘‘齐鲁号’,运到了欧洲、中亚以及东盟国家,这样就能形成一个东连日韩、西接欧洲、北至俄罗斯、南到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依托“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海运与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可实现无缝连接,平均节省2-4天运输时间。以日韩—青岛—塔什干点对点班列为例,使用该产品后,运输时间可缩短3天,运输成本可降低7%左右。目前“齐鲁号”欧亚班列中日韩海铁联运服务已实现班期化、常态化运营。

统筹运营让陆路大通道愈加畅通。目前,山东已经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运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原有中俄、中亚12条城市间线路的基础上,新开通“济南—布达佩斯”“烟台—明斯克”“济南—杜伊斯堡”等线路,城市间线路增加至36条,可以直达“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42个城市。(完)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