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唐朝70吨“黄河铁牛”出土,为何露天暴晒不保护起来?专家并不敢

2021-11-03

文物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还依旧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它们的存在不光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联结古今的桥梁,是古人与今人隔空对话的媒介。

文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们却用自己的颜色、材质、形状等,向我们无声的传递着信息,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

文物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它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知识财富。特别是那些珍稀的文物,更能代表一个朝代鲜明的特色。通过了解它们,我们就能间接的加深对那个朝代的了解。

黄河铁牛简介

黄河铁牛听起来像是一个在黄河边矗立的装饰品,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实际上,黄河铁牛铸是唐开元十三年,有“唐代铁牛”和“开元铁牛”的别称,是黄河岸边著名的镇水神兽,起到了固定桥索的作用。

那为什么唐朝人铸造铁牛而不是其他动物呢?这是因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牛就代表了土,所以人们认为牛是有镇水驱灾的作用的。

铁牛形态各异,大约长3米,宽1米3,高1米9,重达70吨。它们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前腿作蹬腿的样子,后腿作蹲伏的样子,昂首挺胸,看起来十分矫健。

而一旁的铁人则作牵引的样子,威风凛凛的样子,不禁让人联想到一派人在驱赶牛的田园景象。从外表上看,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民族,这也让人看出中华文明极强的民族包容性。铁牛不仅体积庞大,在制作工艺上也是别出心裁。

唐朝凭借炉火纯青的成熟炼铁技术,将每一个铁牛都制作的栩栩如生。为了防止生锈古代的工匠还在它表面涂了一层厚厚的镀膜。

铁牛出土重见天日,露天暴晒

随着黄河变迁,黄河铁牛也随之被泥沙淹没。20世纪40年代时,每当枯水季节,人们下水还能摸到一个牛角。也正因为此,牛角还常常刮损过往的船只底部。到20世纪50年代后,黄河铁牛已经被泥沙深深的掩埋,连牛角都摸不到了。

因为黄河铁牛历史悠久,河水长时间的冲刷,已经对其表面有了一定的腐蚀。这就使黄河铁牛更为脆弱,加大了其出土的难度。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黄河铁牛,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详细讨论后,决定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专家们为黄河铁牛加高了底座,再利用了一系列工具将它们放置到了地表上。

出土的黄河铁牛身边还有形象逼真的铁人,它们身上有清楚的纹饰,可见铸造工艺十分了得,这不禁让人们啧啧赞叹。

露天陈列等待方案,专家却不敢进行保护

为了不让黄河铁牛消失,当地相关部门才决定将铁牛从河水中取出,但是为什么当其成功被运送上岸时,专家们却迟迟不敢对其进行保护措施?

那是因为在以往的文物保护工作时就出现过令人惋惜的状况。例如:河北沧州的铁狮子“镇海吼”在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后,都没有生锈。但是,工作人员一对它进行保护工作,它就变得锈迹斑斑,受损非常严重。

由于保护技术的不过关而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这是多么的可惜啊!所以,为了不重蹈覆辙,在没有成熟技术的支撑时,专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所以,专家不敢的不是对文物进行保护,而是不敢贸然的用不确定的,甚至是不完善、不成熟的技术去做为它们做保护工作。

因为与其让文物承担二次伤害的风险,倒不如将它们暂且先放置一边,等待时机的出现。对于这些历经千年的文物来说,也许不伤害就是最好的保护。

铁质文物的保护方法到现在都一直困扰着专家们,他们要考虑文物出土时的各种突发情况,要考虑选用哪种方法、利用哪种工具来出土文物,更要考虑如何防止文物的生锈。

如何成功保护和维护铁质文物这个世界大难题,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得到解决。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古人的心血,让经典永流传。

小结:文物保护既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文化遗产,又是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做好文物保护,不断完善和改进保护文物的方法是所有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我国对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一直在继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一定会产生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