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大漠魂——徐春林胡杨作品展在京展出

2021-10-26

10月23日下午三时, 由个山美术馆主办的大漠魂——徐春林胡杨作品展在北京宋庄拉开帷幕。此次专题展是徐春林先生从艺三十年以来的首次个展,共展出胡杨国画作品28件,均为首次公开亮相。

徐春林生于新疆博乐,1990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对新疆广袤的瀚海戈壁、自然山川、风物人情、天山大漠、丝绸古道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画新疆三十余载,四次进入罗布泊无人之境,徐春林一直对神奇的胡杨怀有敬畏之心,并借用笔墨丹青来表达这种情感。面对一片片繁茂的胡杨林和处于枯干状态但仍顽强挺立着的枯树,他内心激动不已,创作欲望亦难以自抑。通过认真观察、体验,勤奋写生,他搜集了很多素材,创作了许多幅胡杨作品,以胡杨作品写出了祖国大西北的壮美和我们民族的胡杨精神。

在徐春林的作品中,他用雄健、浑厚和富有激情的笔墨描绘出各种生命状态中的胡杨,进而通过胡杨给予他心灵的洗礼,引发自己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深刻思考,从中更深刻地体悟到这种“精神”对一个人、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在徐春林看来,胡杨就是他的精神图腾,三千年的传说,也诠释了生命的宝贵,而人类也正像千年胡杨一样,拥有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量。

此次胡杨专题展,以绘画艺术的形式赞美胡杨,徐春林从不同视角、以多种表现形式深度诠释新疆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顽强精神和高贵品格。28件作品凸显了节奏强烈的构成意识,黑白灰的效果起伏跌宕,色彩单纯而炫丽,表现出一种耀眼夺目的视觉效果,从而使他创造的胡杨画作“有内涵、有筋骨、有品位、有高度”。也是鼓舞人类像胡杨一样,面对困难,坚强站立,经得起风沙打磨,烈日烘烤,把胡杨的精神融入生命,这也正是我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中寻找到的生命意义。”展览期间,与会嘉宾一起就徐春林先生的胡杨作品进行展开研讨。

研讨会现场

展览主持、艺术评论家冀问

各位来宾,朋友们,值此隆冬初降,我们在个山馆隆重集会,迎来了“大漠魂~~徐春林胡杨作品展”

在此,谨代表个山馆同仁,表示对画展圆满成功的祝贺,也非常感谢前来参加此次画展的朋友和嘉宾。缘分使然,值得拥有。不仅仅是一次画展,如此简单,而是可以交流,可以鼓励前行的,正如这胡杨精神在艺术道路上,胡杨精神会代代相传的。

在与徐春林老师交流时,明显感受到他对胡杨的那种精神,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执着的追求。他为了追求艺术,为了感受胡杨给人的震撼,曾四次深入罗布泊腹地,感受罗布泊里胡杨死后的精神,如战士一般傲然屹立,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春林老师为了画胡杨,走过了只要有胡杨的山山水水,他都跋涉过,这是与胡杨精神相合相共的精神写照。他的胡杨有着独特的魅力,不拘于形,而是在意象,或是在朝意象中寻求自己的笔墨根基,来感受胡杨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如此看来,无论我们画什么?一定要画熟悉的,画你的心境,画你的自悟,画你的精神。

如何写照自己?正如今天的主题。那就用作品说话,大漠魂。胡杨魂,不朽生命般的精神写照。他希望胡杨精神代代相传,他希望自己像胡杨一样扎根罗布泊。

我想各位在座的师朋好友在春林老师笔下胡杨精神的写照下,会倾吐肺腑之言的。

下面我们进行徐春林老师大漠魂作品展的研讨。

参展画家徐春林

希望大家能够给我提一些建议,给一些指导。因为艺术是一个没有终点的一个过程,我还在探索。但是很庆幸我出生在新疆,因为新疆这个地方。我的父辈就去了,我在兵团第二代了。嗯,从小出生在这儿,可能这那块地方啊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我也有一种情节吧,就是对新疆有一种深深的一种眷恋。无论我飘到哪,我到北京都二十多年了,也始终忘不了的就是这种家乡带给我的那种深深的情怀。

那种戈壁滩的那种辽阔,那种沙漠飞沙走石啊,那种无人区域。所以我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走在大自然里面,不是那种伪自然,就是纯粹的。所以我在新疆我去过很多地方,我被真正的自然所感动。

他没有什么语言,他就摆在那儿,他就能打动你。就是我是被自然所感动。

胡杨是我绘画题材的一个载体,我希望通过胡杨来表现我个人对艺术探索的一个方向吧!那种沧桑也好,那种不去那种坚韧和顽强。我在我未来的这个艺术探索之路上,希望与大家共同携手。朋友们能够给我一些启发,给我一些指点,这是我非常感谢的。来的很多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有的从山东赶过来,非常感谢大家。

希望大家对我的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学术主持、艺术评论家萧鸿鸣

感谢个山美术馆和冀问老师。个山美术馆,在座的都是艺术家。可能都知道个山是谁?个山是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早期的名号。就叫个山。个山美术馆注册的这个商标啊。都是八大山人的一方印章演变过来的,设计的很奇妙。

我来宋庄的时间不长,我到宋庄是来养病的。快两年了。才认识了这个个山馆。

因为知道个山馆立馆的宗旨。以及他们所希望今后把个山馆做成什么样子。所以我今天带了一套我的书作,赠送给个山馆。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他们举办的展览。但是我来参加这个展览,居然是一个这么高档次的作品展览。徐先生夫妇俩到我家里的时候说,他就准备在个山馆做展览。我说那真是一种缘分。

所以他请我写一个前言。我就简单的做了一下。我们今天大家坐在这个胡杨林包围的世界当中。请大家来做学术研讨。就是希望能够把徐先生对客观世界,所产生的内容是表达在自己作品当中的意义,散发出来。他的意义和他自己的内心是否达到了一致,是否在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这些都需要大家能够在今天的学术研讨会上,做一个探讨。

我自己谈我的感受,我在序言中说。徐先生的作品给我的第一感受,我是觉得他的作品的纯粹性。就是说他的作品当中,我们今天在一个商业社会,我们没有看见他的商业信息。这一点尤其珍贵。他对胡杨林的探索,对于胡杨林精神的探索,我们在作品当中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出来。也从中能够让他自己的精神在这些。1000年不死,1000年不朽的。胡杨的精神当中,能够做出自己的感悟性的表达。所以我想。在座的都是美术界的啊,甚至是有些我可能不太了解,也可能有搞理论的。我想呢这个这么一个研讨会呢,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把这些表达出来。以便于宋庄这个,艺术家的中心能够出现更多的,像徐先生这样的比较纯粹的艺术。我也希望能够在我们在座的艺术家当中能够,能够使每一个艺术家,在座的每一个艺术家都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我在写这个序言的时候啊。有一句话怕得罪人,我把那句话给删了。但是这句话在研讨会上我想说。宋庄是一个美术圣地。宋庄也是一座大江湖。宋庄的艺术家。忧道的不多。忧贫的我看见比比皆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艺术家今天为了要卖两个钱吃饭,明天为了卖两个钱租房。不息于降低自己的画格,去做商业化。当然我不是反对做商业的,我反对的是把自己的追求也变成了商业化。

写序言我把这句话删了,不然的话呢得罪很多人。那么我们今天既然是个研讨会。

我们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把这种精神呢提倡出来。君子忧道不忧贫呢?既然是到了这么一个艺术境界里来。为什么还更多的去为五斗米折腰?

所以我就简单的先做个开场白,等会儿如果有专专题性的问题,我再针对性的再说一说。

收藏家李青中

我是从山东来的,专门参加春林老师这个画展,我跟春林老师认识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徐老师人品非常好,对艺术的追求我很欣赏,所以相处的比较好,所以专门来参加这个展览,我最佩服的是春林老师对艺术的追求,看到老师的胡杨我非常震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春林老师非常专一,专门画胡杨,我看他的画就像这个主题《大漠魂》一样,看到了灵魂,赋予了生命,在这里祝福春林老师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给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今天来到个山馆也非常的感动,认识了许多艺术家老师,非常感谢个山馆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能给我们这些不搞艺术的人欣赏到真正的艺术,谢谢大家。

画家郝中豪

我是今天第一次见到徐春林老师的作品。我来了,然后转了圈。有一种确实是生活在大漠里,这个艺术感受才能把这个胡杨的这种,以小博大的这种精神,百折不挠的这种精神,你画的非常到位。再一个就是看到徐老师的有现代意识的那种作品。看了以后确实看出来细微的东西。把胡杨内在的那种朴质,放大到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神境界。

雕塑家李刚

我接着前面几位说的啊。我觉得春林,我们也是家乡人啊,我也是来自新疆。我到宋庄已经十几年了。我是做雕塑的,但是我非常喜爱中国的书法,中国画儿,水墨,可以说是多少年了,但是我从事专业是雕塑。春林老师的这个作品啊,我早期看过,我就非常震撼。

作为一个新疆本土的艺术家,我觉得他这种本土意识,创作的这种元素,他这种定位我觉得是非常准确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新疆的这个胡杨啊,它是代表着新疆人的这种生命,代表生新疆人的这种精神。刚刚说的是3000年,1000年不倒,倒了1000年不死,死了1000年不朽。这种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寄托在胡杨上,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他关注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从这个层面上讲,我觉得春林老师在这方面,他是画的他的情感,他对新疆的这种眷恋和热爱,他的情感全在这里面。

因为他早期作品我觉得比较具象一点的,在表现胡杨的肌理也好呀,造型也好呀。但是我今天看到他这种笔墨奔放的这种胡杨,我觉得我很震撼,我觉得非常棒。他是把中国的这种笔墨精神,介入到胡杨这个元素。我觉得这种嫁接或者这种结合,我觉得非常好,因为胡杨它是一种很沧桑的,它这种干湿浓淡这种笔墨,我觉得恰恰特别能抒发胡杨的这种韵味。他抓住这些东西了,我从他现在这种笔墨精神上看到一种当代性,非常具有一种当代性。他把具象的一些东西慢慢剥离掉了,我觉得非常好,就体现了最纯粹的一种笔墨精神。刚刚咱们这位先生,肖先生,刚说的非常到位,就是纯粹化了,我们现在来到宋庄很多商业化的这个艺术,往那走的人很多。我觉得春林老师这一点,他还是往艺术上,往艺术的这个轨道上去前行,去努力,去探索。从他的一个艺术上,从今天这些作品里面,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气息,也是他这几年探索的一个方向吧,我觉得笔墨当随时代,我觉得非常好,就非常震撼。

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评论家贾谬

胡杨作为一个精神符号,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意象。特别是对于我们那个近现代遭受了这么多苦难的中国来说,这个意象特别好。但是他对中国画来说又是一个新的题材。所以说这么一个新的题材,用什么语言去表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你没法直接学古人,直接那个借用古人,所以说他需要从传统中转化很多东西。我觉得徐老师对这个的表现,胡杨的这个语言在传统笔墨的转换上这个取得了这个很多的经验。你比如说在这个构图上。他把那骆驼画的很小,就对比的这个胡杨显得很磅礴。这就是那个山水画的构图里面的人很小,显得山更大,这种构图特别有意思。再一个呢就是他的这种墨的浓淡干湿的对比。而且我昨天就来了,我看这幅大作,还有一些特别好的,就是他用了这种破墨的一些手法,这个写大写意的一些手法,就是像刚才李刚老师讲的,忽略掉他的形直接表现的精神。这都是很多对传统的中国画的这种笔墨语言去表现新题材的一种探索。

刚才李刚老师是搞雕塑的,然后我们看看对面的作品。我不知道徐老师是不是也意识到借用雕塑的语言表现胡杨。借用雕塑的语言,也可以在为我们的中国画服务。你比如说这个胡杨树,他像这幅画,他有雕塑的块面,用雕塑的块面和大块的墨,来进入这种我们的传统笔墨的范畴当中,丰富了这个笔墨表现力。

说起来题材呢!其实对文人画来说,题材并不重要。文人画他就只要求欣赏笔墨,不重视题材,但是一个新的题材的出现,它就要求这个笔墨去准确的表达,它就丰富了这个笔墨语言的丰富性。我觉得这是这个中国画史的一个维度,就是那样构成的。不断的新题材的出现这个表现、这个语言不断的丰富。然后中国的画是越来越好。

我觉得徐老师在新题材的探索上,对传统笔墨的这种转换和新语言的丰富,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画家王子虚

我叫王子虚,也是画画的,我涉猎的东西比较小,就是画一点戏曲类的东西,所以说不像徐老师,他选择的是一个大题材。我和徐老师有着一个比较相同的经历,我们过去都画过油画,徐老师也写过诗,写过词,我也曾经写过几首,当然没有徐老师的产量大,他还作曲。所以说徐老师是一个修养很全面的一个人。

尤其是我不及的呢,是徐老师他到罗布泊四次。这个罗布泊是个我们非常神往的地方,没有勇气是不敢去的,尤其是那个八百里无人区,那是多么的苍凉,多么的荒的那种状态。我是无从体验到,尤其是到了这个年龄就更不敢涉猎那个地方了。所以说这个我对胡杨的这个理解就非常的浅,只是说停留在读过的一点文学作品里面,给我造出来的那种感受。所以说看胡杨呢,我就觉得有点无从下手。但是呢我想从我看了徐老师这个作品这个感受里面来说吧,徐老师是从过去画胡杨的小写意,跨越到了大写意。这一个跨越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常常搞画画的人呢,常常是被物象所累。昨天我们还谈及这个问题,我们总是被形所累,抛不开这些东西。他从具象的东西转化到衡量精神上来,这个跨度确实是了不起的。

刚才和永虹还谈到徐老师的书法,徐老师的书法也是一看就是下过多年功夫的。虽然说他提的是行草,但是我们能够看出在篆书上是下过功夫的,浓浓的篆意。刚才贾谬谈到了胡杨的表现,实际上也是我想谈的一个问题。我想徐老师肯定是有志于继续去画胡杨,那我就说一说我对胡杨一点表现的一点想法。我想徐老师可以更加的放开一些,首先呢比如说材料。我们现在看到的这28幅作品都是说浓墨了,淡墨了,小小的涉猎了一点色彩。如果你在墨上如果加一点改造,我曾经接触过几个搞当代书法的,他们从墨上是加了一些材料的。如果墨里边加一点材料,它这个去用笔,用笔的过程,它就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这个塑造感。也就像带有雕塑的意味。

还有徐老师,你画的胡杨呢,我感觉是静静地表现胡杨千年不朽这么一个状态啊。如果可以考虑一下,比如说把大漠风沙的这个境,再给我们带入一下,那种狂风肆作,那种氛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是非常有震撼性的,飞沙走石,那是一种感受的东西。我觉得徐老师肯定是你体会到的。你可以把藏在内心的那个深层的潜意识里,把它调动出来,可以把草书的意向,用于我们去表现胡杨。这可能会更加的拓展,也有比较有利于我们忘掉形。你直接取意,直接取精神。我昨天思考了一下,说这些呢就想帮你拓展一下胡杨的表现性,实际上我们从笔墨来讲,刚才贾谬也说的是,这是一个新的题材,怎么去表现,你已经建立了。建立之后呢,我们怎么再去拓展,再怎么去破坏,我觉得这是今后要思考的问题。

我这个人愿意看看待当下,更愿意往后想几步。虽然下棋我不懂,但是我知道下棋高手说这个行一步想着后面的三步四步,这是我想往后的路怎么走,这是我给徐老师的一个小小的建议,胡杨这个领域的一个拓展吧,谢谢。

画家雷刚

大家好,我是雷刚,也是画水墨的。看见那个徐老师胡杨题材的这个作品,还是非常的喜欢非常的震撼的。然后了解到徐老师是在新疆出生,生长生活的很长时间,所以说就能感受到他画胡杨那个题材呢是真切的有真情在里面。

因为这个虽然胡杨题材相对来说是一个小众的画,这些年画胡杨的也挺多。嗯,但是这个更多的画家还是被胡杨的这种外在气质所吸引。但我想,可能徐老师是真是不一样,他是真情的,他是能够感受到。因为他在那儿生活的嘛,所以说我觉得他这种画儿呢,他表达这个真善美的真,是非常明确的。是他的这个艺术特征。

我有幸去过胡杨林,见过一些,看见过,也是被震撼了。然后再看你,也看到过很多,我们当下也有一些画胡杨林的画家我来个山馆,看见徐老师的作品里头,我突然发现一个特点,徐老师的作品里头没有通常那些画胡杨和水墨画家,画那种金黄的叶子。我就觉得徐老师的那个感受跟我的感受比较一样。或者是我更欣赏徐老师的这种表达的特点。因为更多的作者或者摄影家,其实很多都是被这种金黄的落叶,然后它那些狰狞的树干啊,它这种通俗的美,来吸引到。看那个徐老师,反而他没有被这种表面和通俗的这种美迷恋。他更抓住了一个胡杨林的核心的精神,这种沧桑,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还有他的这种,树干的这种变化多端,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跟别的很多画胡杨的人不一样。

还有其实就是说我自己不是看过胡杨林嘛,当时看完以后,也很有想表达的欲望,但是一直没有动笔。我觉得没有想好怎么表达,但是看到徐老师画了以后,反正我觉得他的,已经把我想表达的百分之八九十都表达出来了。我觉得这事也挺好。

画家孙鸣秋

其实我这个人比较小资一点,所以我从小资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东西,因为古代文人,瘦透漏皱,怪绝险,为主要的审美取向,像太湖石呀,灵璧石呀,以石为主,但这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徐老师直接拉到塞外了,很多文人几乎没有去过塞外,尤其是古代的文人,真正的这个文人的话都是在中原地带啊,所谓的我们的这个汉文化体系里面一直去寻找寻找出它的美。

他的那个对心里面的那种渴望。但是呢胡杨他反而已经体现了这个塞外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一种结合。因为它已经有这种的这个审美取向,在这个方面,更是让我觉得塞外文化的一个重要表达的特点是什么?是这个千年理念的孤寂。

就是说你过去看以后,你会想到驼铃声,想到商队,想到传经人传道、传经,从这个塞外来回,甚至是大家渴望的水,渴望这种生机。这种感觉。因为现在我们的交通是方便的,但是在古时候没那么方便,所以古时候的文化人也会很难去涉猎这一方面。而从真正的感受是从胡杨这个静止的物象,去表达那几千年这种的无限的,那些传道者,那些丝绸之路的人,如何去表达。这是我比较该想的,想要去看到这个美的地方,因为我们要光是从静止的物象去去看美的话,它的可寻求性是比较的小的。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是自己的精神含量。

而不是我个人的。但是如果说从一个物象能看到这千年文化的演变,那就是另外一层意思,就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再去关照我自己的内心。我自己的觉,这个是我这一次看徐老师的展览的感想,谢谢。

画家戴炜

我来宋庄两年了,我叫戴炜,也是个山馆的朋友了,我是人物画家。刚才在来的时候跟徐老师这一见面,我一下子感觉到我的生活就在这个里面。中国有四大胡杨林,最大的胡杨林是在哪个地方,在青海格尔木的河东,我就在那地方当兵,我在那地方当兵14年了。然后第二大是新疆,第三大是内蒙,第四个是甘肃。我看到徐老师的胡杨呢,我突然间就想到这个是军营的这种精神。因为昆仑里面有我们祖国的宝藏,有我们祖国核心的核心。那么我们一群军人就像这个胡杨一样,站在那地方,一代又一代,很有意思。青海格尔木没有其他的树,他就长这个玩意儿叫胡杨。

昆仑山是雪山,如果向下流水了之后,可以覆盖整个城市,可以推倒一座城。99年的时候,突然间6.8级地震。然后是出现那个大裂口,一下子在十来分钟时间,那个山该吞下去的吞下去,该裂开的裂开。大家都不知道这怎么回事,昆仑山上一会儿从那个里面涌出了好多水,整个河东,被这个是昆仑山的那个山泉全部淹没。我们一夜间去紧急集合,然后去搞水的那个隐藏工程,不然的话我们这个是机场就会淹到。

当时我就想着这个胡杨,数千年来,一次一次的被昆仑的风沙给掩埋,一次一次被昆仑的这个是大水给淹没,但是它一层一层地向上长,它的长很有意思,倒下去了之后,它留下一点皮,这个皮沾上一点水,它又长出一颗胡杨,倒下去起来,起来又倒下去,最长的一个,我看它长得有将近100米。实际上它就是一代、两代、三代、四代,说不定是从秦始皇的时候一直长到今天。因为看到徐老师的这个胡杨,这种精神,我就说到我们军人的这个节气。就如我们徐老师笔下这种胡杨一样,扎根在沙漠,扎根在边陲,就像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也希望徐老师继续把这个精神给我们干好,使劲干,卯足了干,谢谢,非常感谢。

画家谭永虹

我今天因为来的稍微晚。我一进来第一眼就看到一个木行人。这个徐老师高高瘦瘦的典型的五行木行人。然后才看到徐老师画的这个这个胡杨林。,但是第二眼吸引我的是书法。就我跟王子虚老师还聊了一会。就是我说这个书法下来一番功夫,就是在章草或者篆隶这些方面都下了一份功夫。

最后的话才这个眼睛才往这些树木里面钻,往丛林里钻。但我一个最大的感知就感觉这个象千千万。就是不管什么象,都是因为自然界的形象太多了。我们也画不完。也放不进,哪怕就是一颗胡杨树,我们也放不进。但是我们唯一能够取的可能就是胡杨的精神。就是在笔墨当中。要表达的其实也不是胡杨本身,而是画胡杨是本人的内心境界,这个才是一个象。因为这个是要呈现出来的,这是打动人的地方,这是无形的内在的一个路线。

就是假如这个画面能够从有到无,这个现在画的从无到有,然后再从有到无,这又是一个升华。就是说从一个比较简易,一个复杂的胡杨里面。能够再取舍一些精神出来。就像文字一样,那个书法摆在那里面,他已经很感染了。所以大家感觉这个形象感觉好像没有太具象,但是意境反而更广阔。就是形象越具象,就像写文章一样,写的越具体意境就越少了。

就可能画在画面的东西不多,但是里面。给人的打动,心灵的,穿透灵魂的东西更多。这个东西也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在心境上的东西。

我后面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这是内心的感觉,我眼睛里面也没有想过这个形象怎么样,没想这个事。就是最初的那时的感觉。因为艺术的本体,我们还得回到原物上去。

最终归到本源,也叫阴阳里面。归到本源也就精神里面。就像人一样,回到这份根本里面,就是看精神,而不是看一个人的形体。如何能够形象只是第一印象。假如这一个东西了解更深层次的话,就是进去可能。

我想就是徐老师后面的话可能往书法这边,跟王子虚老师想的有点像,就是书法里面的境界精神能够在树里面同样的那种书写性,把它书写出来,可能很多更感动人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不缺了,已经都有了,就是再自己再去表达。

篆刻家陈刚

昨天晚上我就过来一下,因为昨天晚上人少,我就静静的看了一下徐老师的作品,今天第一次见到徐老师本人啊,也是第一次看到徐老师的作品。震撼,而且越大的画越震撼。因为我跟戴炜老师一样,我也有一个西北当兵的一个经历。但是我来当兵的时间短,也不像戴炜老师,对胡杨有这么深的认识。刚才我听了一下,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我觉得徐老师的话。

能把我打动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我们人类太渺小了,跟这样的树。在他面前,这个人类就是这个时间段是太短的,还不光是我们这一代的人,就是整个人类跟他们比都是渺小的。

能把这么一个题材画出这么一个让人感到有个悲悯的感觉。我一看我就能把我就觉得有一种悲悯的感觉。

因为人,我就觉得这个时间,也就百年,活百年就算好的了,然后能把这么一个不朽的题材。去画,不是画标本。我深深的感到。我认为徐老师的画,他是画胡杨的精神,画胡杨的生命。

而且好像他还有刻意的去规避,不画那种茂盛的活着的胡杨,而且就画这种就成了一个枯枝。

就是这种感觉。

画家张明甫

我叫张明甫,感谢个山馆提供了又一次学习的机会。我看过徐老师作品后,我有两点感受。第一点感受,我就觉得这个笔墨之美,我个人是认为中国画,这个笔墨始终是核心的。我昨天在那个链接上看了一下作品,跟今天到现场看了是不同的感受。我看到徐老师这个作品,这个笔墨,非常雄强,用的很洒脱。就是现当代的这个中国画能看到这种笔墨的东西,都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刚才都说了,看到徐老师这个用笔啊,这种潇洒,这种洒脱,这种雄强的这种气象,我想如果不见到人的话,我想肯定就是才40岁,洋溢着那种雄性之美。我想起来有个词“骏马清风塞上”那种感觉。

第二点,我感觉就是,其实我在想中国画,你画什么呀?这个自然界的万物,你是要画它,不是把它画下来,你是画成一种自己的符号。像八大山人那个鸟,古今中外只有八大山人,家里有那个鸟。因为他是艺术,就是要不同,同的就是匠人,就不叫艺术了。我以前在画册上看到有一些胡杨,其实那个画就是生活中的胡杨,他那个画跟人没关系。他就是一个物象,不是意象。

所以我第二点感受就是徐老师这个胡杨古今中外,这个胡杨就是他的胡杨,古人在受心法如其才如其学,不管什么作品,就是人,就是不管你说写字也好,这个绘画也好,只要你的作品放在那里,你的精神状态,你的生命状态,包括你的健康状态,都会呈现出来。

所以我第二个感受就是特别震憾,我们看到对面那个胡杨,如果挂在其他地方,很多人不知道它是胡杨。就是不一样。你画的是胡杨的精神,是你从自然界中把它拉出来,能画到这种符号,画到这种高,。我认为是中国画的最高一种体现。所以我以前想中国画,第一个体现就是笔墨形象化,第二个是形象笔墨化,第三个体现就是笔墨符号化,说的就是最高级的体现。所以我对徐老师这个画,我是这两点感受,不一定对啊,是个人的一种想法,供徐老师参考。我再补充一点,就是我看到你这个画上面,书法也美,但是你的作品当中,可能90%给了画,再适当把这个爱的成分给一点,那可能这个画和书法整张作品相处的更加和谐更加高级,谢谢啊,非常感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