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永州唯一,湖南第一!全国百大

2021-10-19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戳链接,跳转原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考古也有了一百年的历史

为此,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

发起“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

湖南省考古文博专家经过严格评审

并参考网络投票意见

最终评选出了

湖南省七十年十大考古发现

并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的遴选

在这个推荐的名单中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作为永州的唯一

排名全省第一

并成功入选

全国百大

那么,道县玉蟾岩遗址,为何可以如此出众?在澧县城头山遗址、里耶古城遗址、长沙马王堆汉墓等众多参选对象中占据C位呢?

神奇的山洞

2004年,新华网转发了三湘都市报记者的一篇长文,专题探访了中美联合考古队,关于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的万年记忆。文章饶有兴趣地写道:在中国,洞里住着神仙,高人在那里得道成仙,孙悟空总是碰到各种躲在暗洞里想吃唐僧肉的妖怪……

作为人类生存最早的天然庇护所,山洞的确在人类起源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名字。法国拉斯科岩洞里发现的20000年前的壁画,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猿人洞中发现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的头骨……

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一个俗名蛤蟆洞(也叫麻拐岩)的小山洞。从来没有人知道,这座毫不起眼的湘南岩洞,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道求解人类稻作文明起源秘密的复杂方程式。直到有一天,中美专家们通过考古发现,为我们还原出了一幅先民劳动生活的场景。

那时的玉蟾岩,居住着一支先民,他们不仅善于在山林中猎杀熊、豹、灵猫、鹿、野猪等走兽,在湖泽中捕捞着鱼鳖鱼虾及螺蚌,还吃着猕猴桃、野葡萄、朴树籽、梅子这些营养丰富的野生水果……在长期的的实践中,他们不断观察植物的习性,经过千辛万苦的栽培失败,终于有一天,结出了金灿灿的谷粒!

“麻拐岩”里新发现

玉蟾岩,在道县本地俗称蛤蟆洞、麻拐岩,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遗存年代距今约14000-12000年,是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自然堆积层次近40层,地层基本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1993年11月,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下,首次进行发掘。从该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古稻和原始陶片,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

1995年、2004年、2005年,与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合作,组成中美联合考古队,分别进行了考古发掘,再度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古稻谷标本和原始陶片、打制的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等原始生产工具,以及大量动物残骸,其中哺乳动物达20余种。

最重要的发现是水稻谷壳遗存,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稻,兼有野生稻、籼稻的综合性特征,距今1.2-1.4万年,是至今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对探索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明。

玉蟾岩考古大事记

1993年11月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首次发掘玉蟾岩,发现了古栽稻和原始陶片,引起学术界关注。

1995年10月

湖南省考古所再次对玉蟾岩进行考古发掘,并聘请了农学专家和环境考古专家,实行多学科合作,在这里发掘出了世界最早的原始栽培稻谷和原始陶器片,距今约在12000—14000年之间。

1995年12月

玉蟾岩遗址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1年3月

玉蟾岩遗址被中国社科院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

2001年6月

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1月

2004年11月1日,“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联合考古队进驻玉蟾岩,11月19日发现5粒炭化的古稻谷。

2008年6月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欣然命笔,题写了“天下稻源”四个大字送给道县。专家认为,中国对于水稻、大豆、柑橘、茶叶四大农作物的栽培贡献不逊于“四大发明”……

来源:永州发布综合新华网、中国文物报、三湘都市报、湖南日报、文化永州等媒体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