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魏巍的小说《东方》里如何描写长津湖战役?为何未写第四次战役?

2021-10-18

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是第一部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小说。

丁玲当时评价这个小说:“一百年后,有人想要了解抗美援朝,他们还得去读《东方》。”

现在看来,全景式描写抗美援朝的小说,依然是一个空缺,丁玲的话,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失其正确性。

但也要注意,魏巍写作《东方》时,由于受到史料与环境的限制,小说的描写进行了高浓缩的提炼,对历史史实用“小说家言”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这导致了小说文本与历史事实有着较大的差距。

而且文学作品,注重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抗美援朝战争在时间段上,涉及到五次战役,在地理段上,覆盖到东线与西线,而小说里的人物,不可能出入在所有的战场上,所以,在魏巍的小说《东方》里,对有一些战事,只能采取略写的手段。

比如,小说里对“长津湖”之战,就没有进行正面描写。

因为《东方》主要描写的是西线的战事,对发生在第二次战役期间东部战线的“长津湖战役”,也就无暇提及了。

值得注意的是,魏巍的小说《东方》里,对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也是一笔带过。

笔者之前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小说对第四次战役,没有交待。

笔者一直想写一篇“为什么魏巍的小说《东方》里略过第四次战役”,但是几次写下这个标题,都没有完成。

因为魏巍也没有说明他为什么没有写,而且注意一下,在第四次战役的发生期间,正好是小说的主人公郭祥受伤,到后方医院治疗去了,所以很自然地可以略过第四次战役的描写。

所以,笔者只能忖度一下小说《东方》为什么略过第四次战役了。

个人感觉,这是作者出于小说的张弛有度的考虑,而略过了第四次战役的描写。而在这一次战役的时间区间里,小说重点反映了郭祥伤愈后重返前线、从后方到前方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着重表现了敌机轰炸给交通带来的严重危机,折射出小说描写的广阔区域的后方部分所看到的战争面貌,构成了小说的立体式的纵深叙事结构。

当然,第四次战役在结构上,也与第五次战役有着相似之处。如果描写第四次战役,那么,郭祥在第五次战役中狙击敌人、跳崖受伤的场景,就会面临着重复的问题。所以,魏巍把第四次战役给巧妙地省略了,而将郭祥的性格刻画,留在了第五次战役中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抒写。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东方》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变形处理,就是说,进行了“小说家言”式的处理。

这种处理,我们大致可以看一下:

一是对小说里的志司副司令的描写,全部用了化名。

具体是:

第一副司令员:秦鹏,应该是以陈赓为原型(1951年8月——1952年6月在朝鲜),而不是以邓华为原型(邓华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作战)。小说里介绍他的履历,十年内战时崭露头角,解放战争时,逐鹿中原、纵横大西南,体魄魁伟,络腮胡子,性格豪放不羁。说他“半个月没有刮胡子,赤红脸膛,黑乎乎的络腮胡子。爱同女同志与年轻战士开玩笑。”还自我形容道:“我天生是一匹野马,他天生是一个拿笼头的。”讲了一个彭总经过他的营地,拒吃美味的故事。

小说这样设定后,邓华这个形象就给合并了。

第二副司令员:滕云汉,小说介绍他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南方人,矮个子。这显然是以韩先楚为原型。小说里形容他具有南方人中的典型的小个子,黑而瘦,两眼炯炯发光。

第三副司令员:冯慧,高个,脸有几颗麻子,性格温和,与人相处开玩笑不气恼。这一看就知道是以洪学智为原型。

副政委:齐至真。说他坦率乐观,上过大学,留过洋,作了几十年政治工作,出过两本小册子,这明显是以杜平为原型。

二是小说里的军队番号的描写。

《东方》小说里并没有采用真实的部队番号,而是用了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这样的自成体系的称呼。

而小说主人公郭祥所在的是第五军,小说里的视角也是描写了第五军。

那么,这个第五军,是对应于真实的哪一支部队?

可以看出,魏巍有意回避了与原型部队对应的问题,从而让索隐派无计可施。

小说里写到的第五军,原系是晋察冀部队,后来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事,接到命令、开往朝鲜前线,是从陕西的咸阳出发的。进入朝鲜的时间大致在1950年10月25日左右。

而真实的情况下,首批入朝的是十三兵团,下辖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军,第二批入朝的是五十军,六十六军,其中66军入朝是在1950年10月25日,与《东方》小说里的第五军入朝时间高度吻合。

从入朝这一点上,小说里的第五军,与66军的非常相似。

但66军并不是从陕西出发入朝的。

而首批入朝的部队也就是十三兵团的部队,也是从河南前往朝鲜战场的。从史实上来看,首批入朝的志愿军队伍中,没有一支部队,是从陕西出发进入朝鲜的。

小说描写第五军入朝后,直插前线,碰到了孤悬在前线的彭总。而这一个情节,真实历史中,是四十军的师长邓岳第一个在朝鲜见到彭总。从这个细节的交待中,可见小说里的第五军的征战经历,又移用了第40军的真实情况。

《东方》在描写第一次战役时,分别提到了第1—5军所参与的军事行动,可以基本对应地找到真实情形下是属于哪一支部队。

我们不妨看一看小说里提供的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的一个通报:

第二军在温井与敌遭遇,全歼伪六师一个整营和炮兵中队,当时敌先头部队已经占领楚山,炮火轰击边境,回窜时在古场洞被第二军歼灭整团。伪军师基本完蛋(真实历史中,温井之战是第四十军应对的。)

第三军在云山地区,两天激战,全歼骑兵第一师所属的第八团和伪一师的一个团。(云山之战是三十九军应对的。 )

第四军在东线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赴战岭等地,配合人民军,扼制住敌陆战一师和几个伪军师进攻,歼敌三千六百余人(历史上是四十二军。)

第一军,正向敌侧翼迂回,敌全线后退。兵团部要求隔断敌在清川江以北。

那么第五军对应哪一支部队呢?

看小说里第五军的作战任务:从东路迂回博川,切断美二十四师的退路。

从这个设置来看,第五军又是移用了第66军的战斗史实:以一部于龟城以西钳制美第二十四师,另一部阻敌运输增援,军主力从敌侧后突击美二十四师。

《东方》在接下来描写第二次战役时,着重表现了主人公郭祥所在的第五军十三师插到德川以南,完成对伪七师包围,接着小说表现了郭祥参与了的虚构“缚龙里”狙击任务。

这个“缚龙里”,应该就是真实情境下的“军隅里”,由三十八军完成闸门堵截。

在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重点写到此次军隅里处发生的松骨峰战斗,通讯中写到的包括敌机轰炸三十多次,战士烧成火人,与敌人混战在一起,都与小说《东方》这一部分的细节描写完全相同。

这样郭祥所在的第五军又移用了第三十八军的真实战史。

之后,小说里写到郭祥所在的团于1950年12月5日进入平壤,而在历史上,是39军首先进入平壤。

小说里第三次、第四次战役采取了略写手法,没有交待详细的经过。

第五次战役中,郭祥的部队承担了后续的狙击任务,因为参战部队更多,更难以找到与真实的原型部队番号对应了。

由此可见,魏巍《东方》里突出了人物,仅仅把战事放在背景上进行了概括性的交待,很难对照小说里描写到的战史经历,对应到具体的哪一支部队。总体来说,魏巍这样的设计,也与他两次来到朝鲜采访接触到的原型有关。

三是小说里对长津湖的描写采用了概括性介绍与背景性介绍。

从上面所介绍的《东方》中涉及的历史事实层面来看,小说里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提炼与加工,并没有将完整的真实历史移用到小说中,作者把最有利于刻画人物的战事,用到了小说中来,让战争背景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这种取材于真实历史而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的描写,是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获得自己的独特品位的应有选择。

在《东方》的大框架里,一直以西线的战事为主,对其中的一些主要战事,也作了概略化叙述。由于小说这样的定位,对东线“长津湖”发生的战事,小说里更没有笔墨予以重点刻画了,但小说里还是通过人物对话,介绍了“长津湖”一战。

在小说第三部第十三章中,概括了东线战事情况:“东线部队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畔的作战,也接近尾声。被围攻的美军第十军,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其残部逃到东海岸的连浦、兴南港地区,在大量的海空军掩护下,正狼狈地从海上逃跑。”

接下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所在的团政委,详细介绍了长津湖的战事细节,说:东线“比我们这里可艰苦多喽。昨天师长讲,东线部队出国太仓促了,还穿着长江以南的棉衣,戴着大沿帽,就投入了作战。那地方山又高,雪又大,零下三十多度。发生了许多冻伤。粮食也接济不上,大概有几天没有吃上饭。听说有的连队看见敌人逃跑干着急冲不上去,又冻又饿,有些班成散兵队形趴在雪地上起不来。……可是就在这种条件下,还是在新兴里歼灭了美七师的一个团另两个营,把柳潭里、下竭隅里的美陆战第一师打成了残废。”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东方》还是具备了全景式的宏阔性的品质,依然可以称着是抗美援朝小说中的翘楚之作。

中国文学中描写战争题材的全景式的小说并不是很多,我们依然缺少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宏伟气魄的作品,《东方》无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中国式的成功模板。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性限制,小说《东方》对历史事实的交待存在着过于简略的不足之处,但是,在今天我们掌握了足够的历史的史实之后,却多是以纪实性的方式,去呈现那个时代的烽烟与风云,而通过个体视角的眼光,来展现那一段历史揉化在“心灵的回声”中的作品却依然稀见。这越发凸显出《东方》的可贵之处。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东方》的,初读时,就被小说里的生动而幽默的对话而吸引,而小说的交错递进的叙事结构,也让我们体验到长篇小说的气势之美,这种宏阔而博大的结构,在中国战争文学里,也有着它的鹤立鸡群的审美地位。

当时唯一对小说感到困惑的是,就是魏巍运用了什么样的真实战事与原型,构成了小说里的故事主线与人物。也就是说作者是引用了哪一个真实的战史,才完成了小说里的独特的人物命运设定。而魏巍也从没有在他的创作谈里介绍过他是如何从纷繁的战史中选择了小说里的主线链条的。

借电影《长津湖》的公映,我们也借此来条分缕析一下《东方》里是采用了何种拼装与嫁接手段,完成了小说里的战争史实描写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