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卍”其实是土特产,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我国就有“卍”字纹彩陶

2021-10-14

“卍”字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一个遍布于世界各地的象征性神秘符号。

在咱们国家,很多人都认为“卍”字纹是公元三世纪,汉明帝时随着佛教一起从古印度传入的。在佛教造像中常有“卍”字纹出现,释迦牟尼就“胸标卍字,七处平满。”“卍”字在佛教历史上也有多种翻译,北魏较早的一些经书把它译为“万”字;而亲赴天竺并在那里深入学习考察多年的玄奘法师则把它译为“德”字,强调佛教的功德无量;武则天当政后,又将“卍”字定为“万”字,表示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带领的纳粹党横扫欧洲,为人类造成一场大浩劫。“卐”字旗是纳粹党的标志,也被全世界人认定是一个邪恶的象征。

于是就有人说,逆时针旋转的“卍”字纹代表吉祥,而顺时针旋转的“卐”字则代表邪恶。

其实,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中的陶器上,就发现有“卍”字形纹饰的图案装饰,且既有逆时针的“卍”字,也有顺时针的“卐”字形。

据专家分析,“卐”字形纹饰似乎经历了一个从“一”到“I”“+”“×”再到“卐”的过程,表达着人们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原始状况,是文字发展的一种轨迹;也有专家认为,它是由几何纹、蛙纹演变而来的,体现了人类对原始生殖能力的崇拜和对生命长久的追求。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说明,“卐”是中国的古代土特产,反映了当时人民对自然社会的认知。

无独有偶,与马家窑文化同一时期的世界各地都发现有“卐”字纹,同样是逆时针和顺时针都有。比如印度河出土的属于史前二千年的印章和银币上有;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图案中有;希腊的花瓶上也有。

在颐和园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两件马家窑文化的“卐”字纹彩陶:“卐”字纹双耳瓮和“卐”字纹双耳豆。

彩陶是一种将矿物质颜料涂在陶坯上,经过焙烧而成的带有纹彩的陶器,这种陶器的纹彩基本不会因时代久远而脱落,因而保留了大量远古时代的艺术创作。马家窑彩陶是史前彩陶文化发展史上的高峰,有着“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美誉。

除了“卐”字纹外,还以植物、动物、河流等自然物象以及人类本身为题材,通过点、线、面的表现方式,因形施彩,创作出了几何纹、漩涡纹、植物纹、动物纹和舞蹈纹、神人纹等具有丰富装饰效果的图案。优美的造型、缤纷的色彩、绚丽的构图融汇一体,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宗教文化和审美情趣,也见证了中国早期艺术的瑰丽多彩。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