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的妈妈们 是如何改变孩子命运?

2021-10-13

关于母亲对孩子影响,被世人皆知的故事是爱恩斯坦的妈妈,当世界放弃儿子时,她的母亲对他坚信不疑。

许多介绍中会有讲述爱恩斯坦母亲,面对一个早期被世界否定的儿子,坚信自己孩子是天才。

虽然可能有夸大的成分,爱因斯坦的母亲确实成就了这个天才儿子,原因有两个:

其一:她对儿子的爱是无条件,允许这个不合群、只爱静静独自钻研的孩子,自己去捣鼓他自己的爱好。

其二:她本人也是非常睿智的母亲,从教授儿子进步的辅导方法上、以及自己具备的音乐、艺术和学识能力上,都在儿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全力以赴的支持和协助,以至于没有让这个大天才,过早被社会里、校园中恶性的淘汰竞争教育和无情的打击而被毁灭。

我们再来看看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母亲们,是如何改变他们孩子命运的。

自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这一百多年来,有杨振宁、屠呦呦、莫言等华人杰出科学家获奖。

这些华人诺奖得主的母亲,她们受教育程度却十分悬殊:有的大字不识一个,有的是留美博士。但这种差异并未妨碍其孩子日后成功。

杨振宁

最艰难的岁月里

母亲给予了我精神气质

杨振宁母亲罗孟华,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他的影响仍很大。他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来自父亲;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则来自母亲。

杨振宁与母亲

母亲只念过私塾,她的读写能力全靠自学,虽然没有高深的学识,但是,她对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决不纵容和随意。

10个月大时,父亲杨武之赴美留学。此后5年,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罗孟华肩负起教育儿子重任。

“四岁时候,母亲开始教我认方块字,一共教了三千多字。现在,我所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两倍。”

60岁,杨振宁在其第一本《论文选集》扉页上,写下“献给母亲”四个汉字。70岁生日做报告,谈及母亲时,他禁不住掩面而泣。

杨振宁说:“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从来都把丈夫与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说,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一种力量,我从我母亲身上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联大”住房比较紧张,抗战8年经济困难重重,父亲薪水远远不够养大5个兄弟姐妹,但是,母亲的操劳与坚强意志,还有家庭的互助互爱,才让一家人挺过最艰难的日子。

对于杨振宁来说,他的母亲是把智慧和爱的种子播撒在她儿女的心田,守望着他们日后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莫言

母亲小脚家庭贫寒

却教会了儿子善良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的颁奖典礼上,莫言谈论的不是文学而是自己的母亲。

莫言和父母

莫言的母亲裹着小脚、不识字、普普通通的一位农村妇女,却深深影响了莫言一生。

母亲给了他善良的种子

童年的饥饿令他们一家痛苦,儿时跟着母亲去集体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走。小脚女人的莫言母亲跑不动,被捉后,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狠狠扇了母亲一个耳光,让瘦弱、嘴角流血的母亲跌倒在地。

很多年与母亲赶集市的路上,他那时已经变成白发苍苍老人的打手,儿时的仇恨油然升起,原本要冲上去的莫言,被母亲拉住:“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还有一次,中秋节夜晚,贫穷的家里难得包了一顿饺子,而且每人才够分一小碗,也就吃个半饱。在此刻门前出现乞丐,母亲竟然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倒进了那位老人的碗里。

母亲让他看到活着的勇气

在那个饥饿、痛苦、劳累的年代,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肺病,这让整个家庭陷入黑暗之中,当时莫言最怕的就是母亲会自寻短见。

所以每天晚上回家一进大门,他就高喊母亲。一旦没有回应,他就会心惊胆战,跑到屋子里里外外到处寻找。

有一次他回到家里,没有找到母亲的踪迹,一下子崩溃,坐在院子里大哭起来。

后来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进来,对儿子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另外,莫言因为长得丑,从小被欺负,即使后来到了城里跟文化人在一起,同样因为貌相而受嘲讽。但是,母亲却说:“儿啊,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母亲赐予他知识的力量

母亲不识字,但是她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无论家境多贫穷,只要莫言要买书,母亲尽量去满足。21岁的莫言,应征入伍。当兵是那个时期农村孩子离开家的唯一方法!母亲卖掉了自己结婚时候的首饰为莫言买了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让他带着应征入伍。

一位没有文化的普通农村妇女,用自己善良、坚毅的人性,给自己的儿子铸造了爱憎、善恶分明、自强不息的品格和精神,让莫言把苦难化为源泉,成为他在世界文坛获得一席之地的根基。

崔琦

不远行的儿子没前途

母亲的远见与牺牲

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母亲不识字。

崔琦与母亲

获诺奖后的记者会上,崔琦含泪提到了自己在天堂的母亲:

“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是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要我上学。”

家住河南宝丰县范庄,崔琦12岁那年念完小学,因为当地没有中学,只好辍学在家,天天帮助父母干农活。没文化的母亲说服同样不识字的父亲,让崔琦去香港上学。

他12岁独自一人先来到香港投靠姐姐,以完成学业。当时他不会广东话、更不会英文,口袋里又没有钱,那种寂寞、绝望,迫使他两次写信给母亲,希望自己能回家。

作为母亲,她何尝不希望儿子在身边,更希望家里有他这里劳动力,然而,不识字的母亲太知晓,如果儿子回了家,他一辈子都会留在这里,种一辈子的地!

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刻苦学习,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了中学、后来又获得美国伊利诺州奥古斯塔纳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

当时校园里只有他一名华裔学生,没有中餐、见不到任何华人,更没有亲人朋友来访。他孤身一人苦读书,成为第一名毕业,然后又考入芝加哥大学去完成他的博士学业。

大学期间,有一段时间,父亲病重膏肓,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业,母亲再“狠心”,没有告诉儿子,一直到他父亲去世,都没对他透露一点儿消息。因为对这位淳朴的农村妇女,他坚信,他儿子远渡重洋去读书,一定会有大出息。

五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 也是那年的冬天,他81 岁的母亲过世了。

几十年过后,崔琦永远都不会忘记与母亲的对话:

“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母亲指着田里的麦子说:

“明年麦子熟的时候,就回来帮家里割麦。”

谁知道,12 岁与父亲、母亲的分别,竟成为永别!而母亲的远见和牺牲,成就了人类科学界又多了一位华裔诺贝尔获奖者。

丁肇中

母亲不在乎我考试得多少分

兴趣才是好老师

丁肇中生于书香之家,童年在战乱中度过,12岁跟家人去了台湾,1956年赴美留学。

母亲王隽英是位儿童教育学教授,不鼓励孩子考100分。她曾告诉丁肇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就能得到支持和赞赏。

丁肇中(右二)与母亲

丁肇中说:“在念小学时,我们学校是所大学附属小学,妈妈是那所大学的校长。小学的教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

当时,我对上学没有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哪儿去?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国际科学的“峰巅”。

丁肇中后来在写给母亲母校烟台二中的信中说:“对我影响最深者是我的母亲,考试中无论我得到怎样的成绩,她都能谅解与接受。”

母亲是儿童心理学的教授,她很善于把握我的心理,并将知识轻松地传授给我。与父亲的教育相比,我比较喜欢母亲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我小学的教育,多半都是母亲教授的。

虽然母亲教给我知识,可是从不要求我去考100分,因为她明白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正是这一点,对丁肇中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棣文母亲留美博士;

高锟母亲出自书香门第;

李政道、李远哲的母亲均毕业于女子中学;

钱永健母亲毕业于协和医学院;

屠呦呦母亲姚仲千的信息未有资料披露。但是根据《鄞县姚氏宗谱》记载,鄞县姚氏系儒商世家,一直重视族人受科举教育;此外,由于父亲屠濂规曾经在上海太平洋轮船公司工作,少时的屠呦呦是跟着母亲住在外婆家的,由此可以猜想母亲对屠呦呦的深远影响。

这些母亲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营造了一个和睦、宽容、坚韧、互尊的家庭氛围。

正如杨建邺所说,“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走向未来最初和最关键的一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