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工业地景再生|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2021-10-12

项目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完成了从污染严重的火力发电厂到生态共享的滨水艺术水岸的转型。其通过适应性景观设计,构建了历史、活动和环境的回应体系,营造了混合、开放、生态友好的公共生活。设计改变了过去“临江而不见江”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恢复城市生态的基础上促进了周边地区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改善了城市公共服务,为滨水工业岸线再生提供了有意义的示范。

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的重生

杨树浦电厂滨水艺术空间前身为英商投资建于1913年的杨树浦发电厂。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虽然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5年,伴随着整个黄浦江公共空间工程计划的启动,电厂关停开始实施生态和艺术改造,从封闭的“闲人免入”生产岸线,向文化和生态共享的生活性滨水开放空间转型,“还江于民”,修复燃煤造成的生态污染,塑造电厂的场所精神,嵌入城市律动的滨水公共空间。

向史而新、原生态的景观理念

电厂段的工业遗构整饬始于两个锚点。一方面,公共空间的营造在理解原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展开:江岸上的鹤嘴吊、输煤栈桥、传送带、清水池、湿灰储灰罐、干灰储灰罐等作业设施有着特殊的空间体量和形式,这些场地遗存为我们提供了塑造场所精神的出发点。另一方面,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保留了原本的地貌状态,形成可以汇集雨水的低洼湿地。植物配植以原生草本植物和耐水乔木池杉为主,同时配以轻介入的钢结构景观构筑物,形成别具原生野趣和工业特色的景观环境。

适应性的景观塑造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做法贯彻了整个电厂段的改造中。不同时期的人工痕迹被无差别地并置,表达了对不同历史的尊重;迥异的微气候被识别出来,运用有限介入、低冲击手段加以维护和修复。电厂段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探讨“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这一世界性话题。

经历5年陪伴式设计将其建设成为了杨浦滨江最具工业特质的一段。我们保留了原有场地肌理,并且通过技术探索和创新对 7 处重要工业遗存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改造,实现了工业遗存的保留再利用。

公共艺术的叠加

公共艺术品都有很强的在地性,其中:《黄浦货舱》由一艘废弃的货船重构而来;《起重机的对角线》则直接依托卸煤机塔吊进行创作;惊异于取水泵坑内部的空间特征的“目”的艺术团队,其创作的艺术作品《“目”之廊》则几乎是一次对泵坑空间的艺术化诠释。公共艺术的叠加赋能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空间的互动性,将滨水空间整体转化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促使工业遗存进入公众思考探讨的范畴,以艺术的方式将历史记忆重新引入当下的语境与生活。

沿江艺术品《黄浦货舱》与浮码头生态改造的船体“栖鸟驻舟

泵坑艺术空间与其内艺术品

新旧元素间的空间套叠

在净水池咖啡厅的建构设计中,强化了原电厂生产作业中的“净排水工艺流线”。净水池处于曾经电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末端,工业废水经废水接收池、澄清池、中间水池、过滤器,最终到达净水池。拆除上部结构之后,留下了两个圆形的净水池基坑。设计将其中一处基坑改造为雨水花园,将另一处改为咖啡厅。作为雨水花园的基坑,配合植物种植成为生态系统的重要节点——大雨时能起到调蓄降水、滞缓雨水排入市政管网的作用;被改造为咖啡厅的基坑,由于其原基础承载力无法明确,于是将之视为形式基础,与实际承力基础相脱离;利用高差将承载机器的条形基础演绎为下沉功能空间中的“固定家具”

净水池咖啡厅结构拆解图

从咖啡厅外部看向内部庭院

咖啡厅不远处的泵坑艺术空间,属于“取水工艺流线”上的再生节点,原本是电厂用以储水的深坑,并附有一组复杂的装置——包括覆盖平台、4组水泵管与4个锚固盖。改造首先拆除储水坑的覆盖平台,并将清理后的储水深坑和管道坑整饬为艺术空间,以灵活使用。4个锚固盖则作为艺术空间的服务点被置于坑口。4根水泵管的外管与管芯分离,两两一组(图14)被布置在整个电厂段主要路径的转折处,成为电厂段具有工业特征的标识物,既统领空间布局,又指引人流方向。

地中其中一组作为灯柱的取水泵芯

一组螺旋楼梯以内敛的方式被置入原取水泵坑内部,其中心立柱和起稳定作用的扶壁梁组成了主受力体系,楼梯的踏面、踢面和背部肋板组成类似“T”形断面的次级受力体系,各构件在视觉上分离的建构特质与原本厚重的混凝土深坑空间形成一种“游离”关系。

遗迹花园隶属于“煤工艺流线”,但在电厂完成场地移交、等待空间转型的时段,燃料车间原建筑已被拆除,仅存留下一些残破的混凝土柱头。设计决定顺应残留柱头的痕迹挖掘基础,最终在下挖1 m左右处将原建筑基础轮廓完整呈现,通过场地肌理延续场地记忆,并注水种植形成雨水湿地。4块雨水湿地暗示原燃料车间的4组建筑:办公室、动力间、转运楼和煤炭校验间。柱头断垣掩映在水生植物之中,蕴含某种无声的力量。同时,场地上及原燃料车间中遗留下来的机器,包括碎煤机、电磁除铁机和计量煤斗等,它们超常规的尺度和强有力的形态均成为场所记忆的讲述者。

掩藏于植物中的残留钢筋混凝土柱头

遗迹元素的功能重置

生态栈桥属于粉煤灰工艺线路上的连接点,在此可近距离眺望江面。生态栈桥由码头上原200 m长的输煤栈桥改造而成。通过将输煤传送带上半圆形的橡胶履带更换为通长的半圆形钢板,其上覆土,并种植花草,从而实现了生态功能的叠加。

二层步道体系局部

输煤栈桥改造前后对比

煤斗亭改造前后对比

为便于煤灰装船运输(再利用)而在临江码头修建的3个巨大而醒目的黄灰相间的干灰储灰罐(现灰仓艺术空间),曾用于暂存干粉煤灰,是电厂生产工艺中的重要一环。

原结构由底部的混凝土框架和顶部的金属薄壁储罐组成。考虑到下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高承载力,以及其表面材质经常年风化后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效果,改造中采取了嫁接植入新的异质钢结构体系的策略。灰罐外立面在依据原本灰仓外观配色的基础上,采取朦胧界面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场地记忆。

项目信息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章明,张姿,秦曙

设计团队:李雪峰,孙嘉龙,李晶晶,陶妮娜,武筠松,刘欣欣,李政,余点(实习),张奕晨(实习),朱承哲(实习)

结构工程师:南俊,曹灵泳,杨帅杰,张峥,李璐

设备工程师:甘招辉,谢文黎,游博林,张华

建设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2800号

建成时间:2019年9月

用地面积:36 000 ㎡

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尽快处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