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会馆!四百余年颜料会馆奏响跨界民乐
昨晚,“会馆有戏”系列演出之“遇见颜料”在东城区颜料会馆举行。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杂技与民乐同台上演《新十面埋伏》《落玉盘》,三弦与萨克斯相遇在《夏日皇宫》,民乐奏响《超级玛丽》的旋律……昨晚,在前门地区青云胡同,“会馆有戏”系列演出之“遇见颜料”在颜料会馆上演。这座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晋商会馆在这场充满创意、融合古今的演出中焕然一新。
“会馆有戏”系列演出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东城区委宣传部、西城区委宣传部、北京演艺集团承办。颜料会馆位于东城区崇文门外芦草园,由山西省颜料、桐油商人建于明代,在历史上就是一处集祭祀与观戏功能为一体的汇聚之所。如今的颜料会馆经多次修缮,成为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晋商会馆之一。
演出由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民族乐团、中国杂技团共同呈现。与湖广会馆京味京韵的主题不同,颜料会馆演出紧抓其鲜明的会馆本体文化,充分展示颜料会馆所蕴含的地方特色,以“民乐+”为主题,加以多样的艺术门类融合嫁接,串联起颜料会馆与现代的演出审美,既有“旧”的深厚韵味,也有“新”的现代创作。
整场演出以民乐为主,又融合京剧、舞蹈、杂技等演出形式,分为“缤纷之夜”“千古晋风”“花好月圆”“杨柳新枝”“小巷情深”五部分,突出山西会馆、颜料会馆、丝竹会馆三大特色。演出由北京曲艺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菁,北京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员于海音主持,汇聚了北京演艺集团旗下文艺院团的多名优秀演员,同时还特别邀请到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梅派传人郑潇以及乐器制造大师李乐平。
演出入场环节通过民乐曲和戏剧表演《胡同回声》,营造了一个轻松谐趣的沉浸空间,引领观众们在丝竹声声里进入观演状态。演出以绛州鼓乐脉动的鼓点作为开场,与会馆文化相呼应,把观众带到千里之外的太行山侧。绛州鼓乐《牛斗虎》、民歌与笛子《开花调》、京剧与民乐《贵妃醉酒》、民乐与舞蹈《春江花月夜》、杂技与民乐《新十面埋伏》、三弦与萨克斯《夏日皇宫》、杂技与民乐《落玉盘》以及器乐曲《青云胡同》《新赛马》《超级玛丽》十个节目先后上演,多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演绎给观众带来一场既有北京特色,又有山西风韵的精彩演出。
除了舞台演艺区,演出现场还设置了乐器制作展示区,老师傅现场制作二胡、琵琶、中阮,吸引观众们驻足。现场以锣定场,以鼓代掌,前后两部分区域让观众充分融入到会馆氛围中,杂技柔术舞袖,民乐弦琴笛阮,经典的曲目、精彩的演奏,融入沉浸式表达,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时光隧道,共同领略中华国乐的意境之美。
为充分发挥会馆小而精、小而美的空间,北京演艺集团充分调动集团旗下创作骨干,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基于颜料会馆特有的演出空间和文化展开创作。“能够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戏台上演出,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戏台上,很多前辈艺人们登台献艺留下‘剧院魅影’,这也激励着我做好民族文化传承者,别丢祖师爷的脸。”李菁说。
据悉,按照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北京演艺集团还将和东城区、西城区密切合作,根据会馆旧址建筑和空间特点,推出系列“会馆有戏”演出节目,持续为北京市民带来更多经典之作、名角名剧名段和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形成“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会馆”的生动局面。
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