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在长白山》遇到秋天所有的美,并被我们一一指认且深爱不想离去
长白山的秋色,从一滴露水中醒来,从一声鸟鸣中传来,从如瀑的长发上款款而来,在孙玉平的新诗《九月,在长白山》中,逐渐清晰。
今秋,孙玉平与长白山的相逢,始于“五彩长白 诗颂金秋”长白山秋季音乐诗会。
浩瀚且神秘的长白山,似乎格外适合与“秋天”这个词语搭配。这个经典的季节款,从来都充满着诗意的栖息。
高峻绵延的长白山系,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座宝库,被誉为天然博物馆、生物基因库。也是全球著名的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列入“人与生物圈”, 也是全球28个生态环境监测点之一。
长白山有着亚洲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东北虎、梅花鹿、紫貂、中华秋沙鸭、黑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具有种类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这些都成为了孙玉平的现代山水诗歌《九月,在长白山》中的重要意象。
自由撰稿人孙玉平
这首诗的创作理论依据,可以在9月26日于长白山池北区举办的“五彩长白 诗颂金秋”长白山秋季音乐诗会暨《长白诗世界》座谈会上,孙玉平的发言中窥得一二。
座谈会引得鸿儒群集。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长白山文联主席钱万成,郑州日报原副总编邓万鹏,时代文艺出版社社长陈琛,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吉林记者站站长张席贵,自由撰稿人孙玉平,梨树县文联三级调研员周兴安,吉林省理工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庆波,诗人、海华都市报特约编辑吴景慧,诗人赵广梅,作家宋雨薇出席了座谈会。大家以“如何写好现代山水诗”为主题展开讨论。
孙玉平指出要打破诗歌表面抒情的模式,要多加入与人性产生的联系和反思。书写山水与人性的灵性共鸣,也要掌握诗歌写作的技巧,使诗歌无论是在表现手法上,还是在深刻内涵里,都更加丰满且充实。
理论联系实际,所创作的诗歌当中,将更加闪烁出理性的光辉。而这也是《九月,在长白山》有感而发的基本创作方法。在9月27日长白山北景区实地采风中,孙玉平被深深地触动着:“金秋时节的长白山格外具有魅力。此时的长白山:铺黄毯、着翠衣、顶黄冠、蹬黑靴。长白山的瀑布给我印象最深,一条活水天上来,只出不进,却生生不息汇成三江,太神奇了。抵达长白山的顶端,我才发现,山峰的高处没有树,只有草,让我想到长白山对弱小生命的恩惠。还有地下森林那些横七竖八倒下去的树,让我想到生命的轮回。”
此时的长白山,一片枫叶,一声鸟鸣,每一块石头,以及石缝间汩汩而出的清流,和那如铁的崖壁都给了他写诗的欲望。
朗诵者怀楠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诗会以线上传播形式为主。邀约专业朗诵表演者前往长白山,以“长白金秋”为背景,以“五彩长白 诗诵金秋”为主题,结合古筝、小提琴等乐器伴奏,诠释长白山秋之美、秋之韵,并由专业摄像团队全程拍摄,后期剪辑节目视频,进行全网传播。
由孙玉平创作的《九月,在长白山》,也通过朗诵名家怀楠的深情演绎,具备了更多元的诗意体验,给读者更丰富的视听欣赏感。
怀楠,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制作人、主持人、主任编辑。两次荣获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最喜爱的优秀主持人”,曾获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优秀青年”称号。
诗意长白山,动情金秋时。谈及对诗歌的感受,怀楠情有独钟地说道:“这首诗讲述的是长白山大自然的美景:白桦树、层林尽染的山峰、红色果子、美人松,还有生活在长白山深处的动植物:黑熊、松鼠、小鸟以,及我们人类。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最后这个秋天所有的美好,汇聚到三江的源头。读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九月的长白山甚美,可谓是一道清溪深谷中,云光物色各纷呈。满山植被参香远,十里丛林古木横。”
景美、情美、境美。在长白山拍摄《九月,在长白山》的诗歌MV时,怀楠也是处处喜提惊喜:“拍摄时,我们在长白山的森林深处发现了一只小小的鼠兔,长得像是一只小老鼠,但是没有细长的尾巴,却有兔子一样的大腮帮。它专心致志地吃着草叶,我在旁边逗它很久,它完全不怕人,可见长白山的自然环境是多么得优越。小小鼠兔基本不在意人类的打扰,是那样的悠闲又从容。”
有幸,九月在长白山朗诵了《九月,在长白山》,怀楠心潮澎湃。若也想身临其境地聆听这首人与自然的大美诗乐,长白山从来都为大家敞开诗意的大门。
九月,在长白山
孙玉平
我们在九月相遇
长白山已露出虎背一样的山脊
秋风穿过群山,穿过白桦林
穿过我们的身体,由此
近处的草木,远处的山峰层层尽染
望过去,无不让我们一愣一愣地出神
那些黄了的叶子,红了的果子,蓄势舒展的美人松——
借助秋风无尽的吹拂,发出久久不散的香气
又让我们沉醉其中……而我
把目光投向长白山更隐秘的地方
松林深处的村舍,女人背篓里的榛蘑
一块空地上叽叽喳喳觅食的小鸟
还有那只眼神诡异的小松鼠
我们尾随着它逃离的足迹
是不是可以遇到一根老山参
遇到黑熊肥硕蹄印,遇到一条生生不息的活水
那是三江的源头……
遇到长白山这个秋天里所有的美
并被我们一一指认,且深深地爱上而不想离去
文:杨雪妍
图:孟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