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位南安人在国家博物馆修文物,你认识吗?

2021-10-08

国庆期间,诞生于开国大典前夕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以下简称《签名册》)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展出。《签名册》曾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天书”,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会的盛况,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国家博物馆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原样复制,复制件将用于相关展览并被收藏。而参与复制的成员中,就有一位咱厝人——“80后”的刘剑辉。

刘剑辉在复制《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

刘剑辉是南安翔云圳林村人,现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书画文献修复研究所的文物修复师,从事纸质文物修复与复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文物的真实故事原原本本保留下来,讲给更多人听。

看刘剑辉与同事

如何复制“天书”

复制文物

是保护原件也是在重温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从1949年9月21日开始至30日闭幕,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人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新中国的名称、国旗、国歌等一些重要决议都是在这次会议上作出的。《签名册》上有出席此次会议的644名代表的亲笔签名,作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物证,进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目录之中,为此,国家博物馆组织专人进行原样复制。刘剑辉说,对这些珍贵文物而言,文物复制件承载其本身功能的同时,也是对珍稀原件的保护。

刘剑辉在工作中

“我的工作日常就是在触摸历史,重温历史。”他说,“我们平时手工复制的文物很多,但是这本《签名册》很特殊。复制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做一件文物,在这过程中也是在重温当时的历史。”每一次进行新的文物复制工作前,他们都会先查阅历史文献,最大限度地复原文物本身的样貌,让其具有原件所蕴含的历史感。

“可能有人觉得文物复制品就是简单的仿制品,甚至笑话说和文物造假有何区别。”他笑了笑道:“天壤之别。”国家博物馆的文献复制讲究“复原性复制”,恪守原质料、原型制和原工艺工序三原则,具体工序主要包括选纸配纸、扫描修版、印刷、摹写、装帧做旧等步骤,其中有些步骤交叉同步进行。如《签名册》从最初的纸张选配就很讲究,工作人员根据文物用纸的质地和纹路,从上百种纸中选出最适合的一种,根据需要适当染色,再交给印刷、摹写的工作人员。

缘于兴趣

到故宫体验书画修复获肯定

“与文物修复这份职业的邂逅可以追溯至9年前。”刘剑辉说,2012年,他还是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在读硕士,暑假到故宫古书画部实习,正好赶上故宫举办“妙笔神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与装裱修复展”。冯忠莲摹制的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孙承枝主持修复的唐韩滉《五牛图》、杨文彬主持修复的宋米芾《苕溪诗卷》等经典名作均有展出。

“我当时做出土文献研究,平时又喜好书法,这次展览对我而言是一次近距离观摩传世佳作的难得机会。意外的是,现场的修复技艺展示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他回忆,当时每周前去观摩,后来在修复专家的指导下,他现场体验了一次书画修复的基本功——托画心(指在装裱的作品背面托一层宣纸,使之平整而显精神),没承想意外地获得了肯定。

刘剑辉将摹写好的签名页装裱成册。

也许是因为这番鼓励,2013年取得硕士学位后,他便选择进入文物修复与复制这个“行当”。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文博机构在文物保管、陈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对文物复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从事的工作里有一半是文物复制,要求再现包括报章、杂志、图画、档案、货币、邮票、革命先辈的文稿、题词等纸质文物,以及衣物、兵器、旗帜、印信等实物上的一切图文信息和历史痕迹。

肩负责任

把文物修复手艺传承下去

刘剑辉在国家博物馆修文物的工作,令家乡的乡亲们引以为傲。工作之余,他也心系家乡。去年1月,他和卓国栋等乡贤策划“首届圳林文化艺术节暨乡村文化振兴论坛”,邀集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为乡村文化振兴畅所欲言。现场发布的村报《福地圳林》创刊号,被福建省、南安市多家单位收藏,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

“成为文物修复师的这些年,我修复和复制过五六百件文物,也从它们身上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他感慨道,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有些文物枯燥、单薄,不那么亮丽也不够艺术性,但事实上,它们都是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又历经周折保留下来的,是有厚度的生命痕迹。“如今,文物修复对我而言已从起初的兴趣转变为一种责任,推动着我要更加努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THE END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