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四件收藏在中国的外国顶级文物,意义深远,却很少有人听过!

2021-10-03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此前流失于海外的文物也逐渐走上了回国之路,虽然这只是所有流失海外文物很小的一部分,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意义重大。

关于这些流失于海外的中国文物,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是因为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交流,让国外保存了不少的精品;有些就是因为近代中国的没落,列强对当时的中国多有侵扰,在要求中国巨额赔款之后,还掠夺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是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时,将其中珍藏的大量的瑰宝洗劫一空,这也是国外藏有大量中国精品文物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流失于海外的文物还与一些不法分子的海外交易有关,他们在中国国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文物之后,再交易至国外。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在大英博物馆中,有一件著名的辽代三彩罗汉,而三彩罗汉的背后就是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之中藏有多幅敦煌璧煌,这些壁画的来源就是近代时期他们在中国敦煌以卑劣的手段掠夺而来。所以当看到这些国外博物馆之中的中国文物之时,很多时候有股无奈以及愤恨之情。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在感慨国外收藏了如此之多的中国文物之时,中国有没有收藏一些他们的顶级文物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国会不会也保留了一些国外的文物精品呢?确实,在多地的博物馆之中存在一些所谓的外国顶级文物。

释迦摩尼等身像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就不断与中国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据说,释迦摩尼在临死之际,他的弟子们为了能够让后人铭记他的样貌,请求佛祖允许他们依据佛祖的样貌来制作等身像,对于此,释迦摩尼本人欣然允诺。到了今天,保留下来的经佛祖开光加持的佛陀像共有三尊,分别是佛陀8岁,12岁,25岁等身像。释迦摩尼佛曾言,见到这几尊佛像如同见到佛陀本人一般。因此,这三尊等身像的意义十分重大。

现如今,这三尊等身像中,8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小昭寺,12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25岁等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也就是说有2尊都供奉在了中国,要知道佛教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曾经也轰动一时,在世界多地均发现了佛像遗址,因此这两尊等身像意义深远。

相传8岁等身像最初供奉在波斯匿王那里。后来,八岁等身像被龙王目支邻陀迎请到龙地益利众生长达两千年之久。其后,尼泊尔国王哈蓝的上座比丘喜昧达曲巴德与堪布伽尔仙姆,以其神通得知释迦牟尼的不动金刚像在龙王那里,而龙王目支邻陀正病魔缠身,龙体欠安。他俩便借此机会给龙王治好了病,龙王遂将不动金刚像作为报酬献给了他俩,只留下座基作为供奉之所依。因此,8岁等身像就在此时到达了尼泊尔境内。公元七世纪时,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赤尊公主(尺尊公主)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带到拉萨,供奉在大昭寺。

关于12岁等身像的由来,据《西藏王统记》记载说,印度法王达摩波罗在位时,东方中国君主秦王符坚,送给达摩波罗三件无价之宝,包括一件无缝的锦衣,他向印度国王求取一尊殊胜的释迦牟尼佛像,以宏扬华夏的佛法。达磨波罗为印中两国的传统友谊,毅然决定将国宝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送往中国。也就是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尊佛像就已经来到了中国。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带到拉萨,供奉在小昭寺。此时的西藏地区就已经藏有两尊释迦摩尼等身像。

再之后,金城公主也嫁到了吐蕃,在她的请求之下,8岁等身像供奉在了小昭寺,12岁等身像则供奉在了大昭寺,两者对换了一下位置。如今的拉萨,除了布达拉宫之外,大昭寺就是最为知名的景点,每年来到这里的人络绎不绝,而供奉在其中的释迦摩尼等身像更是被许多西藏人奉为信仰,对其十分虔诚。

印度一方曾多次要求归还佛陀等身像,但都被我国严词拒绝,就历史来说,这两尊等身像已经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印度这样的要求无疑就是无理的,当然也是不切实际的。

埃及彩绘棺木

很多人认为中国本身的并无埃及彩绘棺木的收藏,因为两者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系,而且今天大部分的埃及彩绘棺木以及木乃伊都收藏在了大英博物馆之中,对于中国所藏埃及彩绘棺木自然就知之甚少。

1905年,清廷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分两路出洋考察宪政,载泽、徐世昌、绍英赴英、法、日本和比利时等国;戴鸿慈、端方赴美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1906年端方在考察归国途中,在开罗停留一日,购买了一批古埃及文物,其中就有古埃及彩绘木棺,是稀世珍宝。端方不仅是清朝重臣,而且也是金石学家。

彩绘木棺长185厘米,宽63厘米,高47厘米。呈人形状。木棺是托勒密王朝时代的(公元前305~前30年)。木棺里曾放过阿赫米姆人贵族女子塔荷努特的木乃伊。现在木乃伊已不存在了。死者生前是敏神(古埃及主生殖的神)的女祭司。棺盖上绘有死者生前的容貌,面部是彩绘镀金的她头戴假发,胸前佩戴着宽大的胸饰,垂到胸部以下。胸饰下面是真理女神玛奥特张开双翼保护死者的形象。她的两旁各绘一头保护死者的神牛,它是冥世圣牛,起着保护死者的作用。除此之外,端方还买回了大量的早期王朝时期的石碑等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端方去世之后,他的收藏品大多流失,幸运的是,这件埃及彩绘棺木保留了下来,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波斯鎏金银壶

1983年,固原县城南郊外矗立着十多座三四米高的土堆,引起了到此勘探的考古人员的注意,从外形推断这应该是古代的贵族墓葬。于是考古队对其进行深入发掘,经勘探,这座墓为斜坡墓道土洞式墓,在其墓道上还有三个天井,考古学家们选择了古墓被破坏得最为严重的一处进行发掘,前期的探路工作相对后期容易许多,墓道的清理工作很快便完成了。之后便是墓葬的正式挖掘。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工作队员们碰到了各种困难,尤其是面对冰雹以及塌方的威胁,但好在,带来的结果是好的。

经过考古人员几个月的发掘,一共出土了770件文物,这是极其不容易的。因为在考古学家们挖掘之前,该墓已经多次被盗,能够保留下来如此多的文物实属幸运。这座大墓的主人则是北周开国功臣,原州刺史,上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李贤夫妇的合葬墓。而且因为该地区处于河西走廊的关键地区,出土的大量文物之中包含了大量古代外国时期的精美文物。

在众多的文物之中,以鎏金银壶和玻璃碗最为代表。其中“鎏金银壶”是萨珊王朝的器物,制作精美,它的表面是鎏金,有一个半环形的把手,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壶身的六个人形图案,每两个人物一对。这些人物鼻梁高挺,眼部轮廓深邃,是典型的西方人面孔,距今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另一件国宝“玻璃碗”,碗整体是碧绿色,碗的外表面由数个凸起的圆圈进行装饰。据史料记载,这两件宝物都是从波斯经过丝绸之路,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如今,这两件珍贵的文物收藏于宁夏固原市博物馆,很难想象,在西北大地之上有如此精美的文物,但透过古代历史来看,作为古代河西走廊的关键节点,宁夏、甘肃等地出土的大量的文物都向我们表明了此一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

佛顶骨舍利

据典籍记载,释迦牟尼佛涅盘后,留下了佛牙、佛指、佛顶骨等不同类型的遗骨,世称佛真身舍利,其中佛顶骨舍利最为珍贵。如今,世界多地均有关于佛骨舍利的记载,而在中国境内也在多处发现了佛骨舍利的存在。

佛灭度百年后,第一次统一印度的孔雀帝国的第三代国君阿育王信仰佛教,为了推广佛法,他把原来的8个佛舍利塔中的舍利取出重新再分配,在世界各地建造了8.4万个宝塔供养。由此开始,佛舍利崇拜突破南亚的范围,在整个世界佛教界流传开来,世界各地都相继出现佛舍利的供奉情形。也正是这次重新分配,让世界多地均出现了佛骨舍利的记载。

佛顶舍利首先流传在南亚地区,并被视为圣物,受到隆重的供养和广泛的敬信。据《法显传》载,早在5世纪初期的时候,西北印度那竭国内的酰罗城中有就佛顶骨精舍,佛顶骨被保存在一个叫解脱塔的塔里面,每天请出来放在寺院外面的一个非常漂亮的高台上供大家瞻礼供养。也就是说法显本人可能是见到了佛顶骨舍利的存在。之后的玄奘西行之时,也曾目睹过佛顶骨舍利。

根据唐代《法苑珠林》的记载,“又此东南往古王寺,有佛顶骨一片,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至大唐龙朔元年春初,使人王玄策从西国将来,今现宫内供养。”可见,供奉在迦毕试国的佛顶舍利在唐代的龙朔元年初春王玄策从印度带回了国内,并供奉在皇宫之中。也就是说在唐代时期,佛顶骨舍利就可能已经来到了中国境内,因此,也便能证实中国地区佛骨舍利发现的真实性。

2007年初南京对大报恩寺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发掘。2008年7月考古人员在遗址发现一处地宫并出土一只铁函。根据其上碑文记载,这座地宫为北宋长干寺地宫,距今已有997年,函内珍藏有阿育王塔、佛顶骨舍利等。在经过诸多考证之后,这枚舍利被认定为“世界唯一一枚佛顶骨舍利”。

既然发现了这枚珍贵的舍利,该如何安置便成了一个困扰的难题,毕竟这枚舍利的意义重大。最终,在2010年时,经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佛教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确定在牛首山遗址公园里建地宫安奉佛顶骨舍利,为此,该地花费了40亿元修建了专门的地址来供奉这枚佛骨舍利以及保护佛教文化。

结语

除上述4件国宝文物之外,中国所藏国外的精品文物还包括西安大慈恩寺所藏贝叶经、甘肃省博物馆藏拜占庭帝国的神人纹鎏金银盘、伊犁州博物馆藏拜占庭帝国镶嵌红玛瑙虎柄金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李小孩子墓金项链、青海所藏手写本《古兰经》等,这些文物都是中国早期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古代与世界文明交流的代表,相较于国外博物馆所藏掠夺而来的文物藏品,中国所藏的大多数文物有着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宝归国之路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中国的不少文物还被国外的博物馆当作了镇馆之宝,要他们归还实在是太过艰难。透过这些文物的历史,也深刻地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真正强大,才能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