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大长岭吐蕃文物出土记
一 、吐蕃文物的确认
1996年8月29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鉴定专家组一行13人。对张掖地区六县(市)馆藏一级文物进行鉴定确认。经过认真分析,专家组对肃南县博物馆的一批金银器、鎏金铜器等确认为吐蕃族的遗物,并把其中的八件藏品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批吐蕃文物的鉴定确认,不仅填补了甘肃省吐蕃文物的空白,而且对研究唐代吐蕃在河西走廊的历史、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吐蕃文物的出土经过
这批吐文物出土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西水乡二夹皮村大长岭山坡。1979年8月14日, 二夹皮村的八位村民在村东偏北7公里处的大长岭山坡耕地时,发现古墓,擅自挖掘,并抢夺墓内随葬品。许多珍贵文物在哄抢中被破坏。该村党支部书记尕正花听到挖墓获宝的事后,立即叫来参与挖墓的村民,了解情况,向他们宣讲保护文物的政策,并将其获取的文物收缴到村部保管,同时向地、县文化部门做了汇报。3天后,张掖地区和肃南县文化、公安部门派人到二夹皮村作善后处理, 收回墓葬出土文物,并组织文物工作者对大长岭古墓进行清理。
三、墓葬的结构
这座墓葬是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的土室结构墓。墓道清理前已被破坏。
墓葬甬道长4. 4米,宽1.6米,高1.8米。在甬道靠近前室门处,出土两具马尸骨。前室门向东 南,门用十层石块砌堵,分内、外两层,高1. 8米,外层宽1.6米,内层宽1.2米,厚1.35米。前室平面近方形,南北长3. 5米,东西宽3.1米,拱顶高2. 25米,墓顶距地表2.1米。后室门在前室后壁地坪以下,宽1.2米,高0.9米,厚0.6米。后室平面方形,边宽3.3米,拱顶高2.2米。室顶距地表3. 8米。后室后壁用0.25米厚的松木板镶制(清理时已散落于地),板面上用土红色铺底,墨笔勾绘十二生肖图。棺镦置于墓室中部,室顶拱上置顶棚,顶棚用两根椽子为檩。上置13根3厘米见方的木条,盖一层黄丝绸帐幔。
四、葬具与葬式
在墓葬前室正上方设一木制铜饰双人床,已残,木构件散落于地。从残件看,床头上部横木呈菱花形,床腿方圆形,在两床腿和床头下部之间的木构件呈方格形花栏,在榫铆接缝处用鎏金铜片铆饰(据目击者讲,床头上部两端镶有铜制鎏金龙头。现收藏三个)。
前室地面还散布有残毁的鞍鞯、马具上的饰品。
后室棺镦清理时已散落于地。前镦的松木板,由三块木板拼接。高60厘米,宽70厘米,上部呈椭圆形。板面正中用墨笔清绘一歇山顶式门楼建筑。门楼上部绘一金翅鸟王。门柱两侧各绘一武将, 身着铠甲,一手持剑,一手叉腰,立于门侧,门楼下绘台阶。后镦木板高28厘米,宽42厘米,由两 块木板拼接,上用墨色清绘一门楼,大门两侧各绘云气两朵。棺木松帮柏底。棺内尸骨头南脚北, 男性,头戴铁丝网盔帽。内用黄丝绸缝制。头上扎有22厘米长的小辫子两条,上用黄丝绸绕着;上身着衣16层,下身14层;外衣为米黄色锦缎夹,用金丝线织成,富丽堂皇;内层衣料为织锦团花图案,华丽庄重;腰系3厘米宽的牛皮腰带,上着鎏金铜饰。尸体左边置腰刀六把(大、中、小各两 把),右边放铁剑一口,刀、剑均已锈蚀。脚登高腰牛皮马靴。
五、出土器物
经过对墓葬清理和文物征集,墓葬共出土各类金器、银器、鎏金铜器、铁器、金铜饰件、木器、 木板画等文物143件。现择其主要的介绍如下:
1.单耳带盖镶珠金壶。此壶腹圆平底,圆肩,直颈,侈口,卷沿,圆拱壶盖中央有一杯形纽, 纽上镶嵌一颗圆形绿松石,壶肩部有凸弦纹一周,一侧铆一莲花瓣形横耳,下连一单耳,横耳中央 镶嵌一颗圆形绿松石。壶通高17.5厘米,口径6. 5厘米,底径6. 5厘米,腹围32.5厘米,重709克。
2. 鎏金六龙铜杯。杯高10.2厘米,口径9厘米,重235克。杯圆球足(杯托已残),腹分六面, 两面间有一棱相隔,每面模铸一龙。杯敞口,口部四周饰云纹。足部四周模铸12葵瓣纹。
3. 鎏金菱花形三折叠铜高足盘。盘通高19.5厘米,盘内径20厘米,边宽4. 5厘米,盘沿呈菱花 形,重219克。盘底部焊三高足,足分两截,足中部两端呈子母扣,用穿钉相连,可折叠。足上截焊于盘底,下截呈板瓦状,上窄下宽向外撇,中上部呈半球形,并有两个月牙形孔,足下部饰回形纹。
4. 鎏金铜盏托。托呈圆盘形,中间有一凹进的托心,托直径25.5厘米,托心内径10.5厘米,深 4.5厘米,托边缘有凸棱一圈,一侧铆有托柄。
5. 银匝。平底敞口,口沿呈椭圆形,最大口径16厘米,底径10厘米,高5厘米,匝底部阴刻一 “傅”字,为精书体。
6. 如意形金饰。金垂饰呈如意形,长8. 5厘米,宽3. 6厘米,厚2厘米。垂饰画凸背凹,正面镂 孔,其正中纹饰为桃形,边为草叶纹。
7.鎏金龙首铜饰。为木床头饰件,共三件。长15.2厘米,重898克,龙首末端凹进,内镶木头。出土文物中还有洗、盘、刀、剑等器物,但大部分是一些鎏金铜质的鞍鞯、马具、玉带饰品。饰品形状不同、有长方形、方形、云纹形、菱花形、半圆形、桃形等。多为翻铸镂孔,其纹饰多样,有 飞马,走兽、草叶、寿桃等纹样,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六、结语
纵观这批文物,在造型和纹饰上一方面展现了唐代墓葬和金属器皿的特点,如器皿及饰品边部呈圆形外,还有菱花形、葵形、墓葬中出现的十二生肖木板画等。另一方面又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如在一些器皿上嵌镶装饰品,纹饰多有马、兽、草等。这尤以三折叠高足鎏金铜盘为典型,其盘三条可折叠的盘足既可使盘伸高又可缩矮,使这一器物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极富民族特色。在器皿的制作工艺上,除了用翻铸或捶拍成器外,还采用线雕镂孔的方法,运用切削加工、抛光、 焊接、铆固、鎏金、嵌镶等工艺,说明当时的器物制作技术工艺相当发达。
墓葬所在地位于丝路甘州城南。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这里被吐蕃占据长达百余年,直到咸通四年(863年),唐王朝复置凉州节度使后,河西走廊才又畅通无阻。大长岭墓葬及墓葬中出土的这批吐蕃文物正是吐蕃占据河西走廊时期的遗存。从墓葬的结构和随葬品分析,墓主人的身份相当于唐代三品以上的官职(唐代葬制规定,享有三品以上职位的官员死后才可享用双室结构的砖室墓),不但其地位显赫,而且是一位驰聘疆场的将军。由于墓葬被破坏,清理中没有发现任何文字与币制,对墓葬的年代和墓主人身份无法进行准确的考证。但这批珍贵的文物宝藏为我们再现了吐、汉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也是两个民族团结友谊的象征。
转载自 西藏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