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晚潮|回忆导师张颂南先生

2021-09-28

□余连祥

我读大学本科时喜欢中国现代文学,选修了吕漠野、陈坚和张颂南老师的相关选修课。张颂南老师的课是“鲁迅研究”。讲义整理修改成的专著《鲁迅美学思想浅探》,198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鲁迅研究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受其影响,我逐本研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出版的《鲁迅全集》。1984年我大四那年他招收“鲁迅研究”方向研究生,我去投考,结果总分上线了,但英语只考了27分,没有达到当年单科40分的线。不过他指导我写的毕业论文获得了中文系第三届学生学术论文一等奖。我毕业纪念册第一页是张老师的留言:“在攀登学术研究高峰的征途上,你是一个勤奋者,愿胜利属于你。”

当年绍兴市拟由一位鲁迅研究专家出任分管文教的副市长,组织认为张老师是合适的人选。然而,张老师婉谢了,又辞去了中文系副主任,只留任一个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的虚职。张老师老家嵊县,他私下对我说生怕回到绍兴后老家的人找上门来求帮忙办事,帮着帮着就容易犯错误,因而还是留在大学里清静。

毕业后我们常有书信往来。1984年12月22日张老师来信,告诉我他将于26日至28日到湖州来给专升本的函授生上课。接到信后,我于26日从带生实习的新市镇提前赶回湖州,晚上找到了张老师。一起来上课的沈绍镛老师也上过我们的课。两位老师都没有来湖州玩过。第二天由张老师上课,我陪沈绍镛老师玩了一天。沈老师是郁达夫研究专家,那天我们聊到了郁达夫。读本科时只读过丁易编选的《郁达夫选集》,薄薄一本。好在我上个月刚读过由郁达夫长子郁天民与沈绍镛老师合编的《郁达夫小说集》,上下两本,相当于郁达夫小说全编。我们聊得蛮投缘,沈老师告诉我下一年将是郁达夫殉难40周年,浙江省准备在富阳召开纪念性质的学术活动,鼓励我写论文去参加会议。

28日,我陪张老师在湖州玩了半天,下午市委宣传部唐永昌副部长派车送我们去南浔参观了嘉业堂和小莲庄。唐部长也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给我带来了由杭州大学教务处编印的“优秀毕业论文选”,我的论文排在第一篇。张老师鼓励我把这篇论文投到由中国鲁迅研究会主办的《鲁迅研究》去碰碰运气。他还鼓励我好好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如果准备考研,千万得学好英语。

我附了一封信,把“优秀毕业论文选”直接寄给《鲁迅研究》编辑部,两个月后收到了修改意见。我认真修改后寄去,没了音讯。再写信去问,说是杂志停刊了,将来要以书代刊出专辑;修改好的论文拟留用,如要转投他刊发表也行。我当即去信,表示愿意留用。该论文后编入《鲁迅研究》第13辑,198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受张老师鼓励,春节上来我花去大半个月工资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再次逐本研读,还把精采的文句用红笔划出来。为了学习英语,我订阅了《英语学习》杂志。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及配套磁带,又专门买了一个单放机。

1985年暑假去杭州大学批高考试卷,碰到张老师和沈老师,获悉“纪念著名作家郁达夫殉难40周年学术讨论会”将于9月中下旬在富阳举行,我在暑假里赶写了一篇有关郁达夫的论文,有幸于9月中旬去富阳参会,见到了黄源、唐弢、楼适夷、柯灵、许杰等“浙江八老”。当会议组织者和郁达夫家属把提交论文的海内外学者都称为“专家、学者”时,我作为其中的一员,还有点小小的激动。

张颂南、郑择魁和陈坚三位老师于1987年再次联合招收研究生。这次我的英语超过单科线8分。我们这一届3位导师合招了6名研究生,每位导师名下分两人。专业课是三位导师合上的,郑择魁老师讲史料学,给我们讲解什么是初版本和初刊本,如何查找资料。陈坚老师是夏衍研究专家,给我们全方位讲述夏衍,进而扩展到现代话剧。陈老师为我日后从事浙籍作家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张老师指导我们研读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宗白华等现代名家的美学原著。据张老师说,孙席珍教授被拉去筹备茅盾研究会,来动员他从美学角度来研究茅盾。张老师也喜欢这位浙籍著名作家,早在1959年就陪同在北京大学留学的捷克汉学家张利克先生到茅盾故乡乌镇考察。

右二马立安·高利克,右一张颂南

张老师用悲剧理论分析茅盾小说《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在学术会议上交流,反响不错。我是桐乡人,熟悉茅盾作品所描述的地域文化,硕士毕业论文准备做茅盾小说研究。张老师对我的选题很满意,专门带我去厦门大学参加茅盾研究会的学术会议。我不久还申请加入了中国茅盾研究会。

我读本科时,张老师的家在杭大的河东宿舍。读研究生时张老师家已搬到庆丰村,住在六楼。与张老师家的“顶天”相反,陈坚老师家则“立地”在一楼。当年我们尽管有自行车,但习惯于吃过晚饭后结伴去几位老师家请教问题。往往是去过张老师和陈老师家,再去另一单元的张择魁老师家。

全民经商的浪潮冲击大学校园,人心变得浮躁起来。研究生们在一起发牢骚,往往自嘲是“失足青年”。毕业后我尽管仍做“青椒”,但有些不务正业。张老师倒是不为所动,认真撰写现代美学方面的论著,于1991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本专著《中国现代美学文学纵横谈》,顺利晋升为教授。他还担任浙江省文学学会会长,组织全省专家一起研究浙籍现代作家。

有位同事在杭大中文系读研,寒暑假见了面就会向我谈起熟悉的老师。1994年暑假,她告诉我,张老师5月患了喉癌,手术后装了发声器。秋天见到张老师,他用手揿着发声器,艰难地与人交谈。张老师原先烟瘾很大,经常一边与人聊天一边猛吸烟,几大口吸下来,积了很长一段烟灰。有时烟灰没有及时弹掉,还会直接掉到地上。此时张老师已戒了烟,专心抗癌。

1999年1月郑择魁老师去世,大家去杭州参加追悼会,正好毕业多年见个面。那天下午我们“组团”去看望张老师。张老师很激动,跟大家谈其抗癌心得。他即将迈过抗癌的5年“难关”。我们下楼后向上回望,他还在阳台上向大家挥手作别。

2003年我到北京跟孙郁先生高访,忙于做首个省规划项目《丰子恺的审美世界》,2004年又申请到了省重点项目《茅盾传》。2005年5月,我到绍兴参加省鲁迅研究会的学术会议,意外碰到张老师。他说已多年没有参加学术会议了。承办会议的都是我的老学长,忙于接待北京来的专家。张老师不好意思麻烦他们,私下跟我说,他想去看看印山大墓。好在有位本科同学已是绍兴文理学院的中层干部,我跟他一说,他说第二天正好有空,会弄辆车来带我们去看印山大墓。我建议次日上午去看印山大墓,再开车去上虞吃中饭,下午去看白马湖春晖中学。一到印山大墓,张老师看得特别仔细,临近11点,我催他快走。我跟上虞的一位本科同学已约了中饭。张老师让我推掉了上虞的中饭,坚持把印山大墓认真看完。绍兴文理的那位同学临时在印山大墓附近找了家饭店请吃中饭。张老师说这次出来开会,师母给了一笔钱,一分都没花过,中饭由他请客。同学坚持要尽地主之谊,引起师生争执。下午我们去春晖中学参观,又看了白马湖畔的那些名人平屋。直至春晖中学陪同参观的人要下班了,张老师才肯上车回绍兴。

那年冬天,我写成《茅盾传》书稿,总算弥补了当年没好好撰写毕业论文的缺憾。策划这套《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的负责人要求我找位专家写审稿意见。我就把书稿送给张老师审。张老师很快写出了审稿意见,既作了充分肯定,又提了修改意见。闲谈间,张老师说已到在美国从事IT的儿子那里探过两次亲,写了一组“旅美散记”,还把一些散篇的旧作录入电脑,准备编一本集子出版,问我有没有熟悉的出版社。我建议他不找出版社,直接找个印刷厂精印就行了。不过张老师还是坚持由大众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拾怡集》。张老师给亲友、弟子都签名赠书,并附一纸条:“在与病魔和平共处的无聊日子里,编写出版这本小书是为了自娱自乐,也向关心或关心过我的亲朋好友表示谢忱。”看来,张老师花几万元自费出版这本书,也算是几年间打发“无聊日子”的“文化消费”。给亲友赠书,可谓“秀才人情”书一本。

2009年秋天,我去老杭大东门口的启真名苑新居看望张老师,送上刚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画传》。张老师翻阅这本用铜版纸彩色精印的图书,夸奖此书做得精美。张老师还问此书是否用课题经费出版的。我说出版社策划了这套面向中学生阅读的普及性图书,向作者支付稿费,估计销路不成问题。张老师在夸奖我的同时,还不忘提醒我注意身体。他感慨自己当年太拚,把身体弄垮,过早结束了自己的学术生命。

此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几趟杭州。有时排得出时间来,就给张老师打个电话约一下,去看望他。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每期都赠送张老师。他说已基本不看学术类的论著,理出来送我。每次他理出十几书送我,我就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一年多没来看望他了。张门弟子不多,只有我一人仍在做大学教授。其实,自从能在智网上下载所需论文的PDF文档,我们一般不会去翻阅纸质期刊。

2015年初夏,我自驾来杭州开会,会后去探望张老师,随身带了个单反去,给张老师和师母陈老师都拍了照,又请师母为我们合了影。那天送给张老师一套湖笔。张老师说近来很少写字,倒是几年前热衷于写字,记得还为我写过一幅字。于是,我们一同到书房里去找,还真的找到了那幅立轴,再看落款,是辛卯年春天写的,即4年前的字。张老师的儿子回国探亲,给他留了一台原装手提,又教会了他使用微信。日后我把照片从微信上传给他,张老师还夸照片拍得好。

2019年5月,有位杭州朋友邀请我去喝其儿子的喜酒。想到又好久没去看望张老师了,就给他家里打电话。电话里没有听到张老师沙哑的声音,是师母陈老师接的电话。陈老师告诉我,张老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老毛病又犯了,在杭州中医院治疗。由于此病,张老师于1977年、1987年在上海瑞金医院先后开过两次刀,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那天我到病房见到张老师。他已十分瘦弱,说话更为艰难。第二天,我让妹师肖朝红建了个“张门弟子”微信群,希望大家都能去看望张老师。

2020年11月17日早上,我在开车去上班的路上,车载电话响了,是张老师女儿张霖打来的。她告诉我,张老师于前一天下午平静地归了道山。关了电话,车载音箱再次响起正在播放的《汉宫怨》,听上去特别哀怨。

作者简介:余连祥,湖州师范学院教授。中国茅盾研究学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