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红星新闻对话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9月24日,中宣部就“扎根文博一线 传承文明薪火”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了五位文博领域优秀党员代表讲述他们与文博的故事。
方勤目前是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名文博工作者。他的家乡有个盘龙城,是长江灿烂文明的代表。方勤大学学的是考古专业,今年刚好毕业三十年。这三十年来,他一直在文物博物馆这个领域工作,也享受这个领域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方勤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是从天门石家河遗址开始的。也就是那一年,120万平方米石家河遗址被确认,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坚定了他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初心。“对于考古工作来说,有时一个遗址需要一个人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付出和探索。”
这几年来,由于观众文化需求的增长,更多人走进了博物馆,引来了博物馆热潮。那么,怎样通过博物馆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方勤在回答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时说,要做好内容阐释,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
“我们首先做好研究,把科学、权威、正确的观点传导给观众。而且我们在阐释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还要关注观众群体的接受方式。”据方勤统计,70%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是年轻人,所以在阐述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要考虑年轻人的接受方式。方勤表示,这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条件。
方勤说,当今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陈列布展中,要运用大家熟知的AR、VR技术,增加展览的参与性、互动性,提升展览的吸引力,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这几年,湖北省博物馆先后在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意大利举办各种展览,都受到很好的欢迎。不仅如此,方勤认为,还要加强学术上的国际合作,让学者、专家和外国专家学者一起共同研究人类文明进程,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吸收力量和精神,把中国故事放在世界文明这个大背景中来研究、来讲述,要有大的人类文明的国际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方勤还有一个小愿望。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商代、距今3500年前的一个青铜遗址,是非常重要的文明。但现在还不是世界文化遗产。方勤说,他们正在为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希望下次跟记者朋友见面的时候,它已经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