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白与苏轼临终前各作诗一首,李白豪气冲天,苏轼看透人生,谁更胜一筹

Image 2021-09-23

唐宋时期可谓是我国诗词文化最灿烂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佳作频出。而且唐宋时期最出名的两位文人莫过于李白和苏轼了。他们二人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佳作,这些佳作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就了解了很多。他们二人在临终前各作了一首诗。这两首诗,李白的豪气冲天,而苏轼的这首诗,则让人感觉他看破了人生。

李白和苏轼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他们有很多的共同点,李白的作品自然是以豪放为主,而苏轼的作品也是豪放浪漫。除了在文学作品风格上有所相似之外,他们在人生经历上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

两个人都是在仕途上不顺,但是他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看过了千山万水。二人虽不能在庙堂之中真正为国效力,但是他们心中有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李白在年少的时候是非常愿意为唐王朝效力的,他有着一腔热血,想要成为一代贤相,但是他这一生却是仕途不顺。在长安做了两年的小官。

在一定意义上,李白在长安所做的官并不是他想要做的那种建功立业的官。他当时可能只能算是唐玄宗身边的秘书,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写了几首诗。这种工作对于心中有丘壑的李白来说,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我们再来看苏轼,苏轼的一生其实比李白要波折得多,他仕途更加不顺,屡遭贬谪。最后他甚至被贬到了当时人们认为是荒蛮之地的海南。李白和苏轼两人都有着这样的人生经历,而两人都十分的豁达。

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志向受挫而产生一些抑郁的情绪,反而更加的豁达,更加的开阔,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笑看自己人生的起伏。两个人在做事风格以及人生固然有些许的相似之处,但是他们对人生还是有着不同的感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白和苏轼临终前作的两首诗中得到体现,前者豪气冲天后者看透人生,谁更胜一筹?李太白热血难凉

李白是独一无二的,李白是盛唐中唯一的李白。李白年少的时候,他将自己比作大雁。当他经历了仕途失意、人生波折之后,他心中的热血难凉。他认为自己仍然是可以遨游九天的大鹏,在李白临走之前,写下他的最后一首诗,这首诗叫做《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李白虽然人生即将走到尽头,但是他心中仍然还是有着一腔热血,他并没有因为现实而影响了他的心智,影响了他心中的志愿。李白这首诗的意思大概是大鹏展翅,四方因大鹏展翅而惊动,但是大鹏飞到一半,翅膀就被折断了。

大鹏翅膀被折断就没有力气再往远处飞了,但是倔强的大鹏顺着风继续飞翔。人们在知道大鹏被折断翅膀的消息之后,争相对别人说了大鹏折翅的故事。曾经的孔子因麒麟之死而哭,又有谁会为大鹏的遭遇而痛哭呢?

李白的诗向我们娓娓道来了这个有着高远志向,但是翅膀被折断的大鹏的心路历程。对于李白来说,他就是他诗中的大鹏。他年轻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大鹏,自己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但是如今的他已经是垂垂老矣。

虽然生活给予他苦难,但是他却报之以歌,他心中仍然有着想要扶摇而上,想要实现自己抱负的那种热血。即便翅膀被折断,但是他仍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意志飞翔。豁达如李白,世间又有几个人能成为第二个李白呢?

苏子瞻豁然人生

我们再来看苏轼,苏轼的一生是被贬谪的一生,他在年少的时候,也是有着一腔热血,想要为国效力,但是现实却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而他的心境也因为这些磨难得到了变化。在苏轼临终的时候,他将自己的最后一首诗留给了他的儿子。苏轼回顾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他的最后一首诗《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乍一看似乎只是人们对于潮水的一个体会,但是当你仔细阅读,你会发现文字背后所代表的感情。苏轼用人们喜爱观潮来表达人们的欲望,当人们想要去观潮,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实现自己愿望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急迫的。

等到人们真的去观潮,真的看到了自己想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不过如此,等人们仔细品味之后,又会回想起这种事物最初带给自己的那种感动。而庐山和钱塘江的潮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改变,它就是在那里,它是一个不变的,而变得只有人类欲望和人们的想法。

如果我们仔细品读,会发现李白的《临路歌》和苏轼的《观潮》在表达的感情上有着些许的微妙的不同。李白的《临路歌》看似悲壮,但是他还是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对于自己想要东西的追求,所以说李白这首诗歌可谓是悲中又带着一分希望和倔强。

但是我们再去仔细品读苏轼这首诗歌,我们会明显地发现《观潮》这首诗所表达是一种对于人生的豁然。这种感情并不是喜或者是悲,而是一种超脱于人类真实感情的一种豁然,是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

就像观潮一样,无论你是想要去看这个钱塘江的潮水,又或者不去看钱塘江的潮水,钱塘江的潮水依然在这里。而苏轼的这种表达也是告诫自己的儿子,或者告诫自己的后人,面对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其实有时候不一定要努力地去得到它,要用一种豁然的心态去看待它。

结语:

李白和苏轼两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心境,我们不能通过这种不同来评判一个高低,也不能说李白更加优秀,或者说苏轼更加优秀等等。只能说两个人在经历了不圆满的人生之后,有着不同的感悟。

李白仍然是那个不畏强权,不在乎人生起伏,至死是少年的李白,而苏轼原来是那个笑看人生起伏,坦然面对人生的苏轼。作为后人,我们在阅读他们留下的那些诗词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那些冰冷的文字感受到他们那炽热的灵魂。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