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我国现存六件“逆天”文物,技术早已失传,高科技也无法复原

2021-09-23

《唐明堂乐章·登歌》:礼崇宗祀,志表严禋。笙镛合奏,文物惟新。

中国历经这几千年的岁月,有许多古人的文化遗产,经过历史的洗礼,犹存至今。而中国也是一个文物大国,许多外国人不惜跨越大洋,只为了来中国寻找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物。而中国现存的很多文物都可谓是价值连城,有六件宝物堪称是逆天文物,其制作技术早已失传,用现代的高科技也无法复原这六件逆天的文物。

一、清代的象牙劈丝织席

象牙的质地并不是特别坚硬的,所以只能用来做一些雕刻品。但古人却可以做到将象牙劈成一条一条极细无比的牙丝,然后用这些牙丝编成席子。用象牙编成的席子,表面看起来非常的光滑且柔软,并且还能保存很长时间。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技术,但古人的确做到了,将象牙做成用来躺卧的床席。汉武帝时期就已经有了象牙席,在清代的时候也有人制作象牙席,并且技艺更加的精湛。

如今这样的象牙席仅存三件,这三件都是清代的象牙席。这三件其中有两件在故宫博物馆,有一件在烟台的博物馆,它们都是由无数条只有两毫米宽,0.5毫米厚的象牙丝编制而成。其技术难度可见一斑,专家更是说,如今可以解决劈丝的技术,但专家不明白古人是用什么的特殊药水,将象牙软化的,因为关于药水制作的技术已经失传。二、宋代的曜变天目茶盏

曜变天目茶盏在世界上只有三件半还存于世,这三件半中的三件都在日本成为日本的国宝,中国仅有半盏残件,这半盏残件现存于我国杭州的古越会馆。曜变天目茶盏的颜色是非常鲜艳的,而中国的曜变天目茶盏的颜色并不属于日本的那三件。这种瓷器的制作有非常大的偶然性,这种瓷器上的光泽只有在一定温度的控制下,才会散发非常迷人的七彩光泽。

大家都知道古玩市场中有很多品都是赝品,但我们说的这种茶盏是没有办法仿造的,因为宋代工匠在烧制的过程中,会让这种茶盏的表面有一层非常薄的铁结晶。而这种铁结晶发出的光泽,是其他技术所没有办法还原的。三、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尊盘

这个青铜尊盘中大量的镂空技术让人们看起来眼花缭乱,镂空技术所雕刻的龙蛇栩栩如生,其美感和铸造技术都达到了顶峰,可谓是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作。并且这个尊盘采用的是多层透雕的方式,各个物品相互独立,而在暗处又相互连接。官方至今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以对这个尊盘做出复制,因为其难度系数太高,各种细节即便用现代工艺也是难以掌握的。

四、西汉的素纱禅衣

常听闻别人说薄如蝉翼,而素纱禅衣真正达到薄如蝉翼。素纱禅衣在长沙马王堆出土,重量仅有49kg,可谓是中国古代制造工艺中的最佳品。这个衣服是一层非常薄薄的外衣,从这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关于服饰上面的精确研究,对于有研究细节上的如痴如醉。湖南博物馆曾经委托相关的研究所来复制这件衣服,但无论研究人员怎样复制,最后的成品出来早就超过80kg。质量也远不如素纱禅衣那样轻薄,无论现代的技术如何研究,也没有办法做到完全还原素纱禅衣。

五、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杯

中国人关于陶器的制造是非常早的,早在四千三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土很多陶器。这些陶器的质量都堪称一流,这种蛋壳黑陶杯出土于山东多地的龙山文化遗址。这种陶器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洗礼,仍然散发出其独有的光泽,质地非常的坚硬,在碰撞时能够发出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人早在四千多年前便已熟练地掌握了陶器的制作,并且在技法上连如今的人们都无法用现代科技来还原,

六、见日之光镜

见日之光,长勿相忘,其实是汉代乐府民歌非常能用到的题材,而其表达的意思是相思之情。这个镜子非常独特的一点就是,当光线照到这个铜镜的时候,铜镜会把光线反射在墙上。在光斑上就能看出铜镜背面上刻的图案以及铭文。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铜镜在铭文以及图案的地方非常厚,但在其他没有铭文和图案的地方又非常薄,最厚的地方曲率非常小,而在薄的地方取曲率非常大。虽然我们有人用肉眼无法看到其中的差别,但古人通过细枝末节来制作出了肉眼都无法查看的差别。这可能只有几毫米的差别,便使得这个见日之光铜镜有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这个对于细节的掌控,是如今现代科技所无法达到的。结语

研究古人留下来的文物,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在技法上的高超之处,所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我们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资料:《唐明堂乐章·登歌》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