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设计,从苏联设计遗产说起

2021-09-20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艺术与设计方面进行过大量探索。其中,有许多成就和经验,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

为社会设计

亚历山大·罗德琴科在海报设计“Books(Please)! In All Branches of Knowledge, 1924”上, 通过排版将摄影、绘画和几何元素组合成具有蒙太奇效果的作品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艺术与设计首先是要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在1920-1930年代,苏联的一批先锋艺术家为追求新共产主义秩序的社会需求和建设新的国家与社会,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探索艺术与设计的融合以适应新政权的需求,进而发起了构成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艺术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构成主义者认为,“所有的艺术家应该进入工厂,在那里才有真实的生命,艺术要为构筑新社会而服务。”关于其风格特点,1922年,在《构成主义》宣言中提出了构成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技术、构成、肌理。此外,构成主义艺术还受到了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的影响,认为结构很重要,在风格上擅长用抽象的几何元素形成抽象的风格,将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后德国包豪斯的教学方向,即从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李西斯基的政治宣传海报《红色楔子打击白军》,1919

这场以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构建主义艺术运动在苏联全面展开,深刻影响了当时苏联的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诸如,在平面设计中,构成主义海报设计经常使用红、黑、黄等极简的色彩,元素上使用几何图形以及对角线,反映了艺术对社会变革的信念。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有李西斯基(EI Lissitzky)的政治宣传海报《红色楔子打击白军》(Beat the Whites with the Red Wedge, EI Lissitzky,1919),作者把绘画上的至上主义法则应用到平面设计上,采用白色及黑色方格代表克伦斯基反动势力,用红色楔形代表布尔什维克党,并写有口号,“用红色打击白色”。这一表现手法得到了苏联人民的欢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李西斯基还为Dlia Golosa诗集做了排版设计,他认为“排版设计应该通过声音和声音的姿态以及光学方式表现,艺术不再是只是一面镜子,它必须充当大众意识的角色。”与此同时,还有亚历山大·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的设计,在海报设计“Books(Please)! In All Branches of Knowledge, 1924”上, 通过排版将摄影、绘画和几何元素组合成具有蒙太奇效果的作品。此外,还有斯坦伯格兄弟(Georgii Stenberg, Vladimir Stenberg)的电影海报设计,兄弟二人共合作了300多幅海报的设计。在他们的设计中,通常以电影剧照为基础,运用扭曲的视角、夸张的比例、运动感和蒙太奇等元素呈现出强烈的设计效果。

构成主义的建筑设计最著名的莫过于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该纪念塔高400米,塔身分为三层玻璃结构,由立方体。角锥体和圆柱体组成,各自环绕自身的轴心以不同速度昼夜不停地旋转,整体呈现螺旋向上,象征着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这座融合了雕塑、建筑和绘画特征的铁塔如同一座纪念碑象征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一座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与此同时,康斯坦丁·梅尔尼科夫(Konstantin Melnikov) 1925年在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设计的苏联馆也是构成主义建筑的优秀代表,该展馆由红白色的木质胶合板和透明玻璃幕墙构成,形式简洁,功能明确,并在当年获得了法国评判委员会授予的最高奖。

1928年由列宁格勒建筑师P.Oransky参与设计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

此外,构成主义建筑设计的典型还有1928年由列宁格勒建筑师P.Oransky参与设计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Uralmash), 该机械厂位于现俄罗斯中部的叶卡捷琳堡,包含了厂房、职工住宅区和镇上的基础设施,是一座工业综合体。这一建筑群能居住十万人,这种统一的规划和极简的形式在设计之初就以构成主义为指导思想,后成为了模范的社会主义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德里旅馆”,这座旅馆原是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的宿舍,后变为接待外国专家的旅馆,是一个锤子和镰刀形的集体住房综合体,共四层,其中第一层包含了商场、药房和食堂,第二层至第四层均为旅馆。建筑外立面有灰色的阳台和红色的立面,在建筑内部前厅有带栏杆的楼梯和花槽装饰,房子有走廊和客厅,房屋内部有雕塑、壁画、壁柱等装饰。

位于乌克兰克里米亚黑海边的友谊疗养院

苏联的构成主义艺术后来被社会现实主义所取代,但是构成主义美学打破了传统,创造了革命新时代真实视觉形象,赋予了艺术和设计个更大的民主性而非精英化,至今仍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此后,发展至斯大林领导时期,社会现实主义艺术得到了推广,在建筑上也呈现出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这些建筑设计从新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帝国风格中汲取灵感,赞美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彰显了共产主义的革命汲取与荣耀。诸如最为著名的苏维埃宫的设计,宫殿高达415米,层层堆叠,气势恢宏,主入口前的丰碑是为了纪念圣西门、欧文、傅里叶、布朗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马克思与恩格斯而设立。整座建筑的最高点则是100米高的巨型列宁雕像。由于各种原因,苏维埃宫始终未被付诸建造。此外,斯大林主义建筑还有全苏维埃博览中心、莫斯科大学的主楼、苏联国宾馆、列宁格勒饭店、艺术家公寓、文化人公寓、重工业部大楼、外交部大楼等。这些建筑均气势恢宏、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位于乌克兰克里米亚黑海边的友谊疗养院内部

为人民设计

为人民而设计,是苏联设计一直以来的使命,也是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使命。正如苏联设计师和设计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龙格所述,“苏联设计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在1962年,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苏联政府颁布了一个法令,名为“通过实施设计来提高机械工程和轻工业领域的商品质量。”同年,苏联部长会议下令成立了全苏技术美学科学研究所(VNIITE),该研究所由莫斯科总部和苏联主要城市的十个分支机构组成,旨在通过设计来提高批量生产的工业品的质量。全苏技术美学科学研究所(VNIITE) 在首席设计师尤里·索洛维耶夫的带领下为整个苏联的设计系统开发了理论和实践的新框架,制定了设计及行业的章程,确定了质量标准和评估准则,发行量月刊《技术美学》,汇编了大量的出版物。在设计理念上,全苏技术美学科学研究所(VNIITE)认为西方商业设计原则必须适应苏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计划经济以及独特的地理和政治条件,苏联设计向着民主设计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1960-1990s苏联的民用设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苏联的国家机器人研究院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设计有“Sphinx”超级功能集成通信系统,这一作品由VNIITE诸多设计师合作完成,发表在1987年《技术美学》杂志的第9期。“Sphinx”不仅是一台计算机,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配有球形扬声器、监视器、耳机、带可移动触摸屏的遥控器、软盘储存器和带有三个内存管理单元的处理器等,用于家庭自动化、数字娱乐、通信、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等。这个项目是受苏联政府委托,旨在设计一款颠覆性的“革命性计算机”。“Sphinx”的核心是一个模块化的内存单元,它包含了一个三角形的CPU和另外三个内存扩展模块,这种配置可以让不同的用户在多任务处理中同时使用不同的程序。在外观设计上,“Sphinx”的灵感来源于航空空间的设计,大量采用几何造型,体现了其简约性与轻便性。这一项设计是苏联政府计划到2000年全民普及的,但并未实现。

与此同时,还有由M.费尔基娜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Electronika T 802”儿童式模块化无线电工具包。这是一款针对年轻的无线电爱好者的教育游戏。由工具包由外部带有连接器的方形模块和内部的无线电组件构成,使得用户不必使用焊接设备就可以组装不同的电子器件,这一游戏工具包在20世纪70年代的青少年中流行开来。此外,还有下一代出租车VNIITE-PT(透视角度出租车)的设计。因为1962年,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要求设计制造专用的出租汽车,于是这一项目在1963-1965年由尤里·多尔马托夫斯基、亚历山大·奥尔尚涅茨基和A.切尔尼亚耶夫设计。这款出租车在设计上配备了滑动式乘客门和一个单独的驾驶员车厢,比普通私家车更像一辆小型的公共汽车。此外,这个出租车的设计在细节上还考虑到了婴儿车上车的便捷性。由于当时苏联没有实现这一项目能力,模型车辆仅在莫斯科街头仅试运营了一个月。虽然如此,这款出租车的一些功能设计被运用到此后的小型货车设计之中,比如设计师乔治亚罗(Giorgetto Giugiaro)在1976年提出的纽约出租车以及日产的明日出租车的设计概念中。

为国家设计

维克多 齐济科夫为1980莫斯科夏季奥运会设计的身强体壮但平易近人的吉祥物小熊米沙(Misha)。

除了为人民和社会的设计之外,苏联还有很多出众的设计是为国家而设计的。随着二战的结束,苏美之间的冷战与竞争的开始,在国家层面上,苏联的形象与实力亦需要通过设计更好地展现出来,各界人民共同向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目标前进!例如,为了迎接1980年的莫斯科夏季奥运会,来自莫斯科艺术家联盟工业制图部的瓦莱里·阿科波夫、米哈伊尔·阿尼克斯特、瓦西里·迪亚克诺夫、安德烈·克留科夫、伊戈尔·蒂霍米洛夫、鲍里斯·特罗菲莫夫和亚历山大·舒姆林等设计师于1979年共同设计了夏季奥运会用于服务的城市视觉标识系统。这是一个由三层绘画文字的系统,旨在为城市游客提供帮助。该系统的设计因其巧妙的视觉语言而受到国际设计界的高度认可,并于198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举行的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上获得金奖。此外,还有苏联著名儿童书籍插画家维克多·齐济科夫为1980莫斯科夏季奥运会设计的身强体壮但平易近人的吉祥物小熊米沙(Misha)。小熊米沙在奥运会期间被用在了毛绒玩具、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种纪念品之上,还被印制在邮票上。

1960年苏联向太空发射的两只狗贝尔卡和斯特雷卡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随后,苏联与美国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太空竞赛。在这一时期,苏联设计也深受太空竞赛的影响,火箭、卫星和航天员等元素都成为了苏联设计师表现其先锋思想的方式。正如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桑科娃所言,“太空是一个推广共产主义和苏联体制的机会。”“在整个苏联时代,苏联公民间接地生活在他们所着迷的图像当中。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唯一的方式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发现无垠太空的兴奋感,并拥抱科学使一个国家从如此多年的斗争中崛起的潜力。”

在当时的苏联,从儿童玩具、家具、纺织品、电子产品到建筑设计等都可以看到太空主题的表达。诸如,由焊接设备厂制造的土星真空吸尘器,首次亮相于1955年,其设计参考了美国胡弗牌星座真空吸尘器,是苏联太空时代设计的典范。与星座真空吸尘器不同的是其外形是球形,机身周围有一个塑料杯,使其看起来更像行星。此外,原来的气动底座环城路轮子,使之移动更为方便。1951年,苏联的太空计划开始把动物(狗和兔子)送到环绕地球的轨道,许多苏联品牌的设计开始反映这些成就。比如20世纪60年代苏联红色十月巧克力厂制造的“太空探险家贝尔卡和斯特雷卡糖果罐头”就是为纪念1960年苏联向太空发射的两只狗贝尔卡和斯特雷卡所搭乘孕周飞船完整绕地球一周并顺利返回地球,进而彰显了为苏联太空探索技术进步的自豪感。

苏美之间的太空竞赛同样也影响了苏联的建筑设计,苏联人对太空的无限遐想以及对未来科技的憧憬影响了当时一批建筑的设计。诸如,位于乌克兰克里米亚黑海边的友谊疗养院(Druzhba Sanatorium),是为了纪念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两国友谊而建的。由建筑师Igor Valikevsky设计,1985年建成。外形像一个巨大的齿轮状置,每个锯齿侧面都是建筑的窗户。在设计时,Igor Valikevsky考虑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自然视为构成的主要元素,将建筑与地面分开,试图在物理上保护自然。此外,还有苏联的国家机器人研究院(Institute of Robotics and Technical Cybernetics) 的设计,这座1968年成立的研究院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研究方向是太空船和军用机器人,其典型特征是位于综合大楼中心的六角边缘结构,因外形奇特,被当地人称为“白色郁金香”。与之类似的建筑设计还有格鲁吉第比利斯的典礼宫殿、俄罗斯的顿巴依村康复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央列宁博物馆等的设计。

苏联设计在精神内核上总是鼓舞人心的,无产阶级为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热情与建设美好新生活新世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让我们感到热血沸腾。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依然需要这种斗志与热情来为建设我们国家、民族而努力拼搏。与此同时,在艺术与设计方面,苏联设计的重新梳理与回顾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前卫、有趣、注重实用与政治化的苏联,更在艺术与设计在人民、社会与国家层面的构建、发展与实践上给予了我们有益的探索与宝贵的经验。

文 Article > 李萌 Molly Li ;

图 Picture > 莫斯科设计博物馆

Moscow Design Museum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