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容不下少正卯,掌权之后一定要杀了他?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虽然出生在两千多年前,但是现在孔子依然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出名、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美国最高审判机构联邦最高法院的外墙上刻有3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的中国古代先贤孔子。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历史中记载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孔子开设了一个私立学校收了三千多个学生,在各个领域当中成名成才的有七十二个。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宣导儒家思想,希望国君能够任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晚年回到鲁国后,对于出仕已经不包太大希望。于是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少正卯,少正是官职,卯是名。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与孔子处于同一个时期。他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少正卯也开办私学,招收学生。而且少正卯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知识很广博。孔子曾受到老子的影响,见到当时礼乐崩坏,主张恢复周礼,以“仁”治天下;少正卯则不同,少正卯主张的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法家”学说,跟孔子有所区别。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还没有被封建思想所禁锢,思想比较开放。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辩论,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此为背景的时代下,孔子和少正卯在学术上出现分歧在所难免,但是当时的时代还是可以兼容这两种不同的学术的。那为何孔子却容不下少正卯,在当上鲁国大司寇之后一定要杀了他呢?
原来孔子和少正卯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原先是孔子先开设的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后来也开设了私学,而且少正卯这个人业务水平极高,说话又很富有鼓动性,几乎把孔子所有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他的课,只有颜回一个人没去,史称“三盈三虚”。孔子很苦恼,但是又拿他没有办法。
然而矛盾总有爆发的时候,据《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这一整段话,翻译过来大致就是孔子受委托,摄行相事。上朝听政的第七天,就以乱政的名义诛杀了鲁国大夫少正卯。弟子们都不明白孔子为什么杀少正卯,忍不住去质问老师道:“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啊,老师刚开始当政,就先把他杀了,应该没有弄错吧。”
孔子并没有因为弟子兴师问罪而生气,只是指了指位子,说:“你先坐下,我会详细告诉你缘由。人有五种恶劣的品行,它们分别为:一是通今达古却用心险恶;二是行为邪僻却又顽固不化;三是花言巧语且虚伪矫饰;四是见识广博却专记丑恶之事,大肆宣扬,蛊惑人心;五是顺从错误言行,并加以修饰维护。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却兼具这五种罪恶于一身,他居住下来就足以聚集大批门徒,他的言谈足以袒护邪恶而迷惑众人,他强横的性格足以颠倒是非而开宗立派,他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杀。
此后孔子还例举了历史上类似的先例:昔年商汤诛尹谐,周文王诛潘止,周公旦诛管叔,姜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这七个人虽然时代不同,却有同样的邪恶心肠,不得不杀。
姑且不论《荀子》中记载的真假性,很多人在谈到这件事情时总会习惯性的强调孔子和少正卯的个人私怨。认为孔子挟私报复、公报私仇。然而笔者个人却不这么认为,孔子受委托摄行相事,要在国家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个时候所有反对或者威胁到政令施行的力量都要排除,后世中王安石变法时也是把所有反对变法的“守旧派”排挤出朝廷。少正卯在此事中或许是政令施行下的“牺牲品”,然而孔子在鲁国施行的政令效果还是非常理想。政出三月,路不拾遗。
大家对于孔子杀少正卯有何看法,可以相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