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的两首中秋词,都以“婵娟”结尾,前者成千古名作
作者:平酱。聊一聊中国历史,古典文学。若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哦~~~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人物,而且被后人合称“苏辛”。他们都曾经写过中秋主题的《水调歌头》词作,而且,都是以“婵娟”二字结尾的。
苏轼的《水调歌头》流传广泛,人们耳熟能详;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则在知名度上要弱一些,但是内容依然十分精彩。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和辛弃疾的两首《水调歌头》。
从词序中可以看出,苏轼在一个中秋节喝醉后,写下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即苏辙。
本词开篇“明月几时有”突发奇想,那轮亘古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把酒问青天”,开怀畅饮的苏轼不禁举起手中的酒杯,对着夜空发问。这两句词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正是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接下来的两句中,苏轼继续任凭自己的想象力驰骋,开始好奇天宫是何年月。
“我欲乘风归去”,这样思考着,他不禁想要羽化登天,去天宫一探究竟。只可惜,“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天宫太高太寒冷。
因此,苏轼决定还是留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天受冻,还不如在人间舞蹈玩乐,欣赏自己的影子。
至此可以看出,上片主要是写苏轼对于天上的想象。而到了下片,就主要是写苏轼对于人间的思考了。
下片前三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了月亮的移动,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写出了苏轼失眠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不禁想问月亮,你跟人类无冤无仇,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变圆呢。月亮的圆满,更加衬托出人们不能团圆的遗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千古名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人类的聚散本就无常,就跟月亮的圆缺一样,不是主观上能够控制的。“此事古难全”,人的聚散,月的圆缺,自古以来就如此,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这三句词富含理趣,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既然如此,苏轼唯有送上自己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人们可以长久平安,哪怕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苏轼的这首中秋词,不仅流传后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南宋文学家胡仔曾说,苏轼的这首中秋词一出,余词尽废。
博览群书的辛弃疾,对于前辈苏轼的这首词,自然也是久仰大名。于是,在某一年的中秋节,辛弃疾对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进行了次韵唱和。
从这首词的序中可以看出,辛弃疾因病无法履行与好友赵昌父的中秋约定,只好写下这首词答谢好友。序中说“用东坡韵”,即用苏轼韵,因为苏轼号东坡居士。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我的志向是广阔无垠的宇宙,昨晚我梦见自己登上了天宫。本词的开篇,辛弃疾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词境开阔。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这两句词的想象十分奇特,富有浪漫色彩。飞上天宫后,辛弃疾用手摩挲着素洁的月亮,不知不觉人间已经过了千年。皎洁素净的月亮,象征着辛弃疾澄澈干净的内心。
“有客骖鸾并凤”,这句说的是赵昌父骑着鸾凤,“云遇青山赤壁”,与李白、苏轼在云端相遇,因为李白死后被葬在当涂青山,而苏轼曾经游览赤壁,并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相约上高寒”,赵昌父、李白、苏轼三人相约登上高处不胜寒的天宫。辛弃疾将赵昌父与李白、苏轼相提并论,可见,在辛弃疾心里,好友赵昌父的人格可以比得上这两位先贤了,毕竟人以群分嘛。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用北斗七星形成的勺子喝酒,渺小的我也有幸在你们之间。这里,是辛弃疾的自谦之词。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我不禁小声歌唱,我的身体看起来像是在睡觉,但是我的精神却十分奔放。说明这次天宫之旅让辛弃疾十分惬意愉快,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满足。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我要像鸿鹄一样高飞,一睹天地的方圆。辛弃疾将自己比作鸿鹄,可见他拥有鸿鹄之志,豪情万丈。
可惜,好梦不长久,“欲重歌兮梦觉”,辛弃疾想要继续再次歌唱的时候,却发现梦醒了。“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梦醒后,辛弃疾推开枕头,独自念叨,人事为什么会有亏有全。辛弃疾的这两句词,呼应了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本词的最后两句“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辛弃疾本来想向知己好友倾诉自己的心事,但是,自己跟好友却被隔开了,不能相聚。表达了辛弃疾的遗憾、孤独之情。
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两首《水调歌头》,都是中秋主题的宋词,皆出自宋朝名家之手,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