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里藏着哪些中医文化?

2021-09-15

澎湃新闻获悉,9月17日,一场集知识性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展览“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开幕,通过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天回医简、何家村窖藏、敦煌遗书等300余件(套)珍贵展品,向世人展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中医药文化,呈现古人如何直面疾病、并从中生发出的智慧与力量。

一块“龙骨”、一场病

不少传奇重见天日,往往出于偶然。1899年,晚清金石学家王懿荣身体抱恙,通晓医术的他从药店抓回来的中药里,他发现有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上刻画着奇怪的符号。对古文字颇有研究的王懿荣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早期的文字,自此展开了对这类甲骨的大量收购,首次发现了甲骨文,并将这种文字的年代断定为商代。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源自王懿荣的一场病;在他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中,“疾”“病”的偏旁——“疒”(nè)出现在很多地方。甲骨文中的“疒”将字形横过来看,左边是“爿”(pán),一张床板,右边是人的侧面形象,有的还要在旁边加上小点,表示人生病卧床出虚汗——多么的形象。

“疫、心疒”卜辞甲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疫、心疒”卜辞甲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诸如此类的甲骨,在本次展览中也将呈现在我们面前。“疒”、“疒首”、“心疒”等龟甲上的字样,时隔千年依然清晰可辨。它们来自被誉为“中国考古学摇篮”的商都殷墟;出土于此的十多万片龟甲兽骨中,有不少关于“疾病”的刻写,被视作中国最早的医药文字记录。

十四种古医书、一种生命理想

它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它完整地呈现了汉代生活方式、丧葬观念,展现了汉代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就是马王堆汉墓。

通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我们知道了汉代贵族们研习的哲学与文化,梦想中的身后彼岸,了解到他们在此生的生命里如何获取体健与安康。

《五十二病方》帛书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次“发现中医之美”展,也将展出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有关医疗与养生的珍贵帛书。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依靠食疗让自己四肢康健,通过经络诊断病情,采用用方剂、针灸祛除病患,也相信向鬼神祈祷能恢复健康。我们也看到了一种一以贯之的生命理想:通过人体顺应天地自然运行之道,远离痛苦,达臻幸福。

《养生方》帛书 西汉 湖南省博物馆藏

本次展出的珍贵帛书《养生方》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有关养生学的文献之一,全书记载的健身补益方,主要用于滋阴壮阳、增强体力、黑发、益气、美色等,如在《养生方》中有一养颜方说:“细辛四,干姜、菌桂、乌喙各二,并之,三指撮以为后饭,益气,又令人面泽。”据此方记载使用,可补益身体、润养面色。

九百医简、一尊漆人

继马王堆医书之后,在成都出土的天回医简和经穴漆人强势翻开了中国医学史上新的一页。2012年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20枚天回医简中分属九部医书,与记录巫术的木牍截然分开,是中医专门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医学已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天回医简是中国目前一次性出土医学竹简数量最多的考古发现,同时被认为极可能是古代神医扁鹊医派的失传医书。更重要的是,此发现打通了汉代医学传承的一大关键环节,扁鹊经脉医学由齐入蜀,对中国医学作出过重要贡献。

天回医简 成都博物馆藏

与医简同时发现的经穴漆人,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人体经穴模型。这尊仅14厘米高的“小人偶”,一直被珍藏、展示在成都博物馆二层的“花重锦官城”展厅内。若将医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与经穴漆人放在一处,它们将像医学教授的教材和教具那样,更加立体、形象地解决教学和实践问题。作为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天回医简和经穴漆人也将在此次展览中,向大家呈现2200年前秦汉之际的医疗发展水平。

经穴漆人 成都博物馆藏

丹砂药盒、敦煌遗卷

在开放、灿烂的唐代,为后世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在唐都长安,何家村窖藏的主人为后世留下了上千稀世遗宝,其中有多件完整的药具及残留药物。在本次展览上,我们也将看到素面提梁银罐,以及盛装“红光丹砂”的银药盒等珍贵文物,更可以从药盒内的清晰墨书,一窥中国医药与化学的交融。

素面提梁银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而敦煌,这座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作为世界文明之要津,也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医史文献和科学文化遗产。在举世瞩目的敦煌文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张仲景所撰名著《伤寒论》的同书异名本《金匮玉函经》、脉诊著作《玄感脉经》等中医药文献资料,它们在上世纪初流失海外,此次展览将展出十余件珍贵医药文献写本复制件。

《玄感脉经》卷纸(复制品)成都博物馆藏

《金光明经除病品》卷纸(复制品) 成都博物馆藏

西夏文医方抄本 甘肃省博物馆藏

清宫美颜“瘦脸仪”

还记得《如懿传》中如懿拿着一件玉制美容仪在脸上轻柔推拿的画面吗?电视剧里的这个美颜的桥段可不是虚构的。这款美容仪名为“太平车”,堪称清宫“瘦脸仪”,是一件按摩用具,和现代按摩仪外形高度相似,女性经常用其推拿面部和身体,可以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

此次展览中就有一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玉柄水晶五珠太平车,其手柄为玉质,按摩头由五颗花瓣形状的圆珠组成,分别是质地上乘的无色水晶和茶水晶,饱满透亮、色彩雅致,显现华贵富丽。用其按摩相应穴位,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与皮肤接触,更有清凉、降温的作用。

水晶玉柄五株太平车 清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张羽腾)

曾为慈禧近身侍官的裕德龄女士著有《御香缥缈录》,记载了慈禧太后不少美容大法,其中就有每日用玉制的太平车在面部揉搓,以延缓衰老、永葆青春。

沐浴洗漱不含糊

我们都知道,养护皮肤的第一步是做好清洁。其实在古代,人们早已明白保持卫生是预防疾病、养护身体的前提。人们至少在商代就已养成洗手、洗脸、洗澡的习惯。本次展出的周代铜匜和铜盘,是《礼记》“鸡初鸣,咸盥漱”的真实表达。成都市指挥街遗址出土的骨牙刷,证明至少在唐代中国人就已使用牙刷。

骨牙刷 唐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藏 (摄影:张羽腾)

古代人对个人清洁方式有不同的表达,“盥”指的是洗手,“沐浴”指的是清洁头和身体,而古人的沐浴也不仅仅是用水冲洗这么简单。早在西汉,已出现沐浴用的搓石,本次特展的展品中就有多件缀有多个小孔的搓石,从表面装饰精美花纹来看,搓澡的习俗不仅源远流长,还早就成为精致生活的一部分。

搓石 西汉 徐州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藏 (摄影:张羽腾)

此外,本次展出的西汉楚王后赵姬使用的铜鎏金“沐盘”,这件贵重的贵族沐浴器皿,为我们勾勒出“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的场景。

鎏金铜 “赵姬沐盘” 西汉 徐州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除了汇聚众多中医药考古重磅发现,还有更多兼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情趣的文物:

银长流匜 河北博物院藏

包山楚简用十二枚医简,记录了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疾病的强力时的无奈;中山靖王墓中的长流银匜设计巧妙,可以撬开患者紧闭的口唇以灌服汤药;吐鲁番火焰山下,一个人为了重新行走而用杨树做了世界最早的假肢;而在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文医方抄本中,我们将看到国内罕见的西夏文医学材料……

展览展期持续至12月13日。

(本文图文资料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