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美的力量|良渚:在这里看到教育的未来

2021-09-1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2017年夏天签约后几个月,中国美院良渚校区的总建筑设计师张永和先生第一次向美院方作建筑方案汇报。开场发言致谢,张先生并没有感谢学校选择由他来造房子,而是“感谢给了我一次改变中国设计教育的机会。”

作为建筑师,张先生在设计良渚校区时获得了更大的权限,他对建筑形制的构想,考虑的不仅仅是采光、容积率……还有里头的人;他需要思考的是这里全新的教学场景:学生、老师将来如何在这里生活,他们是怎么交流的?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创新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韩绪至今印象都非常深刻,张先生出的建筑设计效果图里,包括了一个细节:他画出了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们穿梭于校园的交通工具。

什么样子的?

“穿着长袍,脚底下踩的是风火轮。画得跟朱德庸的《醋溜族》似的。”

长袍、风火轮,这组想象的意向,可能也会是公众理解良渚校区对育人,对学校与城市互动规划的一种新角度:既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也有面向未来的探索。

2021年9月12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揭牌启用。

良渚校区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新城,占地483亩,紧邻良渚文化村和地铁2号线良渚站。

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设计,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校区建筑于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之际奠基;在2019年1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创建者蔡元培先生诞辰151周年纪念日开工;一期一标段于2021年6月29日完成竣工验收

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

2021年9月5日,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全体师生入驻良渚校区。

身处校园中,一下就明白了建筑方案讲的一种很诗意的意境“绵延的工坊”,是怎样的。这不仅是描述工坊空间像山脉一样在整个校园延续,它也指每一个工坊的坐标位置,“工坊上面‘长着’宿舍,所谓居学一体。”韩绪说“长”,是很生动的。

2021年9月9日下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跟着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段卫斌教授,在满校园的工坊里头穿行——如果在露天抬头看,它们所在的高楼,底下两层工坊,以上八层宿舍楼,的确是生长在一起的。

张永和先生解读这种设计,是希望“生活即教育”,“比如学生中午困了,能上楼回宿舍打个盹儿;深更半夜有灵感想继续做了,马上能下楼到工坊里来继续干。”

每个工坊空间里的硬件、软件设备都不一样,学生根据自己想捣鼓的事儿,去不同的工坊干活。校园里所有的工坊,由连廊打通,你只管“踩着风火轮上天入地”。

功能各异的工坊空间

工坊也是多义的,它们不全是教室、工作室。比如良渚校区里有一种事物叫做“兴趣社”,在宿舍楼的二楼空间。

韩绪说,兴趣社是一个和常见的学生社团有区别的组织,“学生社团通常是自上而下设立的,但是兴趣社是自下而上的,更加的自由组织。”

自由到什么程度?“今天几个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发现学校里有这么一个合适的空间,我们可以在这里做点什么事,就可以利用这个地方,实现天马行空的方案。全部都是自发形成的。”

在讲兴趣社的设计理念时,张永和回忆起他在麻省理工教书时的见闻,“我看到过好多兴趣俱乐部,其实就是玩儿。

在剑桥(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波士顿大都市区的剑桥市),年轻人骑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自行车,有的站着骑,有的躺着骑。我常常纳闷:他们怎么上去的?(座椅)特别高。

自行车就是兴趣社的产品。他们不但想这些兴趣,还自己做出来。”

“还有比如一群学生做玩具火车,他们的沙盘大极了,有好几个平米那么大。他们在创造性地玩,在玩的过程中,他们有可能做出现代铁路交通。”

重建设计人文,重新发明日常

相比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良渚校区在确定建设时,就已经从教学规划上,布局了学校与周边城市的文化融合。

良渚这个区域拥有神奇的两极:这里既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起点;也是长三角最红火的工业设计产业所在地。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将来会容纳中国美院全部的设计学科。在学科规划上,学校提出了两条口号——“重建设计人文,重新发明日常”;打造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新包豪斯”。

它们对应的,正是良渚区块的文明史以及工业设计产业基础。

包豪斯(Bauhaus),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

“包豪斯”一词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格罗佩斯)创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这所学校的建校时间是在1919/4/1—1933/7,它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对世界艺术与设计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贡献,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由于互联网、大数据、智媒体的产生,它们导致真实的生活,人们的日常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要去重新发明日常。”韩绪说,“新包豪斯,我们的工坊,要学的是包豪斯对未来材料的探索。”

在20世纪初那个用石头造房子的年代,包豪斯研究了玻璃和金属这两种材料的可能性,将它们从手工艺的范畴,放到了改变生活的范畴,这种探索导致了世界建筑的颠覆性发展——今天全世界所有的建筑都使用了新形态的玻璃和金属。“这在当时就是重新发明了日常。”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里工坊的探索功能,在设定学科时就确定为是全部放开的,不一定做有形材料的实验,甚至包括做数据实验——这很可能就是塑造未来生活的基本材料。”绵延的工坊,是“对未来材料的实验精神”的致敬。

“很多人一定都去过包豪斯设计博物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比如垃圾分类,模块化生产的餐具、工具,这些后来的汽车社会、移动社会所必需的理念,包豪斯都作出了提前的探索。

今天我们作为全新出发的艺术学院,也要这样去做,要去重新发明日常,重新创建人文,为时代作出探索。”

一所跨界的、无墙的、未来的校园

在良渚校区正式启动时,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教授作了一个比对,他把象山的建造,比作一个夜港,“多少船舶泊在一起,从四面聚望青山。”

“但是良渚的建造,本身就如一片航船,从船体四望,在向西的群山中,在向东的巨城中,我们看到一种永恒的对峙:城市与山水的对峙,更是时代变化与守常的对峙。”

他提到一件神奇的事物,张永和先生在良渚校区的高楼顶层,设计了多个形态各异的瞭望观测器。

“那观测台是人的可视化理想的塑造台,它与(良渚古城遗址)莫角山的土台远眺,与千年万载的人文远眺交织在一起,构成着良渚校区的新生而又命定的文脉。”

这十年以来,杭州和浙江的变化非常大:一场这由数字经济、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前沿社会实验正在这里发生:今天的杭州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科技金融的最前线,城市正在加速成为世界性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中心。

“整个浙江正在探讨一种高度生态化、高度人文化、高度智能化的‘数智社会’的新发展格局,其基础是一种平行现实的孪生构造,一种万物互联时代智慧生活的数字基座。”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说,这种数字孪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这里有很多亟待研究的问题。

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区块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和它所处的余杭区,已经开始进行一场准备充分的探索。

良渚新城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溯源地,也是杭州创新资源的集聚地。

余杭区有两条著名的十字交汇轴:由北向南,纵轴从五千年前良渚古城走来,去往未来科技城;东西向的纵轴,是一条“城西科创大走廊”。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大约处于两条轴的交汇区域。

2017年7月28日,中国美术学院与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以设计智造为中心,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美院良渚校区。

在良渚校区建设的四年间,校区周边的城市空间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余杭区良渚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沈何刚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良渚新城在原有的工业设计小镇的基础上,专门围绕着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布局了全国首个数字文化小镇。

整体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的数字文化小镇,以数字经济赋能文化产业为依托,包括:数字文化社区(14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招商,所引进的100多家数字文化企业,涉足动漫、游戏、影视、直播等四个门类);潮生活空间(休闲、娱乐功能);良渚数字文化中心(“良渚客厅”,是一个集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会议会展中心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以及一个环美院产业空间(涉及设计,国际教育,数字文化研发,数字融合等产业合作方向)。

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和余杭区将协同“踩上风火轮”,足下生风,纵横天下——

良渚校区一期建设预计于2023完全竣工,建成后将容纳中国美院的全部设计学科,师生规模达4000人。而这所全新的艺术设计学院,将成为一个跨界的、无墙的、未来的校园。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