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罢遗址里再逛遗址博物馆,大饱眼福
游玩景德镇御窑厂,假如仅仅游玩两个遗址,多少有点不值。不是专业工作者,观赏遗址,只能看到表面的沟壑以及曾经的痕迹,看不到存于深处的内核。
景德镇人想到了这些。为了让游客来一次不虚此行,将挖掘出来的宝贝修复整理,放进自己的博物馆里,供人玩赏。博物馆叫“御窑博物馆”,版权自有。这里的展品,没有炫眼的灯光,没有恒温恒湿的讲究,颇有点“一群小猪也是放”的意思,太多了。
御窑遗址水上博物馆
博物馆的外围,其实很好看。那是一个窑景区,造型是一座座大窑口。相比古窑民俗博览区里的各种窑口,这里大多数是同一种形式。窑口不是重点,重点在里面的囊。
走进“大窑”里,绝不会想到里面有那么丰富的馆藏。松松散散的布展,在开始时几乎想放弃。原来这是地上一层地下几层的设计。越往下走,越有一种入宝山的惊喜,像看戏一样,开始摆出是几件,不过是暖场。真正的大牌,都在后面。
记不得是苏富比还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过一个两点八亿的成化鸡缸杯。我看过仿品,真正的官家赋予仿制权的一比一高仿。那个鸡缸杯,不过一盏工夫茶盅大小。浓缩的精华来形容鸡缸杯,再准确不过。
按照专家观点,存世的鸡缸杯应该不算太少,比报道出来的二十二只要多很多。其中以成化早期“昭德宫珍藏”落款的斗彩鸡缸杯为最珍贵。鸡缸杯的出现,有一说法便是成化皇帝为讨万贵妃欢喜而烧制。万贵妃的宫殿叫昭德宫。
对于存世的鸡缸杯,业内有一种说法,羽尾有墨彩的,为清康熙仿品。但是此说并没有被完全认同。那些争争吵吵的分歧,其实是价值的认同度。作为没有钱又喜欢看的人来说,别人的争执,不过一笑。且听且看,自得其乐。
半成品鸡缸杯
在御窑博物馆,展示了一件素胎鸡缸杯。标准的成化年间作品,没有上釉色。因为没有介绍,只能自己猜度,可能是在埋藏遗址中挖掘出的吧。鸡缸杯口沿有修补,品相尚佳。这是一件半成品,市场上绝对看不到的器件。
相对鸡缸杯的独一无二,一些高脚酒具却是层层叠叠得摆放。是出窑没有来得及送走还是什么原因,不太清楚。因为众多器具里,有的品相无暇无缺,非常精美。与高脚酒具成对比的,是陶瓷枕。陶瓷枕有多少?排满整整一面墙。仔细观看寻找,却没找到一只没有缺损的枕头。缺失的瓷片有的找到了,有的就这么空缺着。全是残次品。
冷冰冰硬邦邦的陶瓷枕,印象中宋代最多。这些枕头是属于宋还是明清,没找到说明,不敢妄断。其实,对于游客来说,再多的观察也难以分辨朝代之间的差异。专家都有争论,遑论普通的你我。看看,开开眼界,足矣。
神州大地,有国家、省、市、县等各层级的博物馆。这个御窑博物馆的展品,没有那些博物馆精美,绝大多数从埋藏处挖掘而来。埋藏之前,器具已经被刻意打碎。当年的皇帝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宁愿打碎也不给民间享用的东西,会在几百年后被修复专家们一一拼接修补,重新焕发生命。
同款“高脚杯”,花型有区别
这是一个主题博物馆,含括了瓷器中所有器型。一只巨大的福山寿海青花大香炉,与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大小造型都一样。不同的是,这件有缺陷,由瓷片拼而成。缺陷,是这个博物馆展品的共同点。
在世界烧造史上,景德镇是烧造时间最长的御窑。由于使用者的特殊性,对制成品的有最严苛的制度要求。明代的督陶官,大多数由宦官兼任。其中宣德初年的督陶官张善,因为“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瓷,多以分馈其同列”引发众怒,朝廷为整顿纪纲,平民愤,斩杀了张善。后来的督陶官,便以地方官兼任。
清代则不然。多年担任督陶官的唐英,不仅仅是督陶官身份,更是一位精通陶艺的官员。他从雍正六年奉命任景德镇御窑厂协理官开始,又在乾隆元年起,先后管理淮安关及九江关并兼理窑务,管理景德镇御窑厂前后达二十多年。
在他的管理下,景德镇在雍正和乾隆两朝为皇帝烧制出来瓷器,可谓件件精美。因为此,他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可见唐英的重要性。御窑厂给了唐英一个祭祀祠堂,有感谢之意吧。
御窑厂遗址公园
清代的瓷器,比明代更加繁复多彩。盆、盘、碗、罐、瓶等,各色精美的造型,目不暇接。这与帝王的喜好相关。尤其乾隆,对于色彩的喜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特点,在成品半成品和残次品、碎片中,都有表现。
一个博物馆的所有展品,基本都是残次品瓷器,都是真品。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