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江湖骗术:离开花瓶无法生存的“花瓶姑娘”,它是如何做到的?

2021-09-10

前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江湖气息,在现在已经是难得一见了,现在的人们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现代人了。但是,如果时光往回倒流个十几年,在那时,人们还不太追求衣着光鲜时尚,对于中国的街头文化也是相当的喜爱和熟悉了解。八九十年代的记忆和气息似乎还在巷子里,公园里,舞厅里,在人们的心里。

我还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到一些小公园小广场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大字大图案的海报。像什么隐身遁地飞天,还有奇异的冷血动物的展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种多头姑娘、花瓶姑娘等。江湖骗术“花瓶姑娘”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像这样的街头表演风靡全国。那时的中国人对于这种人,最流行的说法就是街头骗子。当时人们的信息闭塞,顶多就是家里一台电视机,像现在的智能手机四通八达在那时简直想都不敢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走上街头,老老实实买东西做生意,或者卖才艺求打赏。这一到周末,这街上准时热热闹闹,叫卖的叫卖、吆喝的吆喝。那时也是中国马戏杂耍的一个事业巅峰期。

我们今天就来梦回八九十年代,说一说这江湖骗术“花瓶姑娘”。“花瓶姑娘”一般是在一些小公园、广场、闹市这种人多人杂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杂耍老板就支棱起一个花花绿绿的小台子,这个台子是屋子的形状。其中就有一个姑娘的脸蛋在花瓶上面,看起来栩栩如生,好像这姑娘真的从花瓶里长出来的。

小台子前面就挂着几个大字,“唱歌聊天,五元一首”,可爱的“花瓶姑娘”一般五官端正、声音好听,有人路过还会眨巴着眼睛看着你。有些“花瓶姑娘”的经纪人,还会在一旁讲解,介绍“花瓶姑娘”离开花瓶就无法生存,并且还讲述一段人类少女和妖怪的爱情故事,而“花瓶姑娘”就是这绝美爱情的结晶。当时,尽管很多人知道这很假,还是会有人愿意去一睹“花瓶姑娘”的芳容。传统戏法

这江湖骗术,其实我们可以且称它为魔术。其实相比魔术,这跟电视剧里的胸口碎大石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更接近中国古代的戏法。说到传统戏法,虽然不入流,但也是中国传统杂技之一。其实戏法就是用一些科学的手段造成观众视听上的错觉,来达成奇异的效果。

我国的传统戏法历史悠远,在张横《西京赋》的记载里,就提到汉代就存在这些吞刀吐火的街头表演。这些江湖把戏,在古时候的民间存在着重要的地位,在2011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开始的“花瓶姑娘”在山东出现,那时人们宣称姑娘是在花瓶长出的,姑娘从小被放入花瓶中,像浇花那样,只靠牛奶生长,发育不良,只能小声说话。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不过是障眼法,那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花瓶姑娘”的秘密

其实在那个小台子上暗藏玄机,这就是为什么工作人员不让人们伸手触摸,不能让人离得太近的原因。这只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将两块镜子拼成直角,光面朝外,再将花瓶放在镜子的相交处,让“花瓶姑娘”蹲在箱子和镜子后面,身体就被镜子挡住了,再配上暗一点的灯光。这样,“花瓶姑娘”的秘密就没有人知道了。从观众的角度看过去,加上箱子的掩饰,这姑娘的头好像就像是花瓶里长出来的一样。

其实“花瓶姑娘”也算是一种创意,如果说现在有人复刻“花瓶姑娘”,我可能还是会愿意去听她唱一曲。“花瓶姑娘”作为当时的街头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这并不是因为人们相信这离奇的故事。而是当初通讯落后闭目塞听的人们,缺少娱乐形式,对于这样的街头表演,如果能成为不错的体验,那这五元花的也不亏。

结语

不论是戏法杂耍,还是说江湖骗术,这“花瓶姑娘”也是实实在在地存在过我们的生活中,也为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在《南方车站的聚会》这部影片中,就很好的为观众展现了八九十年代的风情和人貌,在热闹的夜市中,那位坚守岗位的“花瓶公主”,充满着浓浓的时代气息。虽然现在这种把戏,对我们来说有一点无趣了,这也是为什么江湖把戏渐渐消失的原因。但是他们时代的味道、生活的气息不会变,他们一直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存在八九十年代的场景中。

图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