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张家口主城区新增一极具本地特色博物馆即将开馆!
张家口人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口皮博物馆即将正式开馆
长啥样?里面都有什么?
别急
小编为你揭开神秘面纱
一张皮毛贸易的旧票据、
一封旅蒙商人的旧家书、
一双制作于民国的毡靴……
在桥西区口皮博物馆,
一件件藏品载着一段段故事,
仿佛时空穿越,
带领走进馆内的每一位旅客,
回到了那个“口皮”贸易兴盛的年代。
△口皮博物馆建在张家口堡中营署旧址上,博物馆对面是桥西区堡子里书院巷小学古戏楼。桥西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万岭介绍:“中营署是张家口堡修缮的重点工程,这里将打造成为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口皮博物馆,如今布展已经完成,即将正式开馆。”
博物馆虽占地不大,但拥有15个展厅,分皮革史话、塞外皮都、百年传承3部分。
“这是旧石器时期的骨针,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学会了磨制骨针,缝制衣物,创造了原始的皮毛服装……”在皮革史话展厅前,口皮博物馆馆长赵莹从旧石器时代的玉割刀、骨针向记者讲述起皮革的发展过程。
历史上的张家口是北方皮毛集散地,皮毛业兴旺发达,张家口及周边所产的兽皮统称为“口皮”,张家口有北国“皮都”之称。
在塞外皮都展厅前,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引起了记者关注。照片上清晰可见一辆辆马车拉着皮毛货物, 远处是建在山脚的房屋和堆在屋前的杂物……照片旁边 的 说明 牌 上写着 “民国西沟市场老照片”。
孙万岭介绍,从明末清初起, 大境门内外渐渐形成了繁华的皮毛交易市场。欧洲、蒙古高原及西北大量皮毛通过张库大道集中到张家口。皮毛产品大量聚集,张家口以“皮都”享誉海内外。
除老照片, 塞外皮都展厅内还展出了不少旅蒙商人的家书、 皮毛贸易的收据、清单等,它们记录着“皮都”的辉煌。一张民国张家口皮行行情单前,记者从孙万岭口中得知,清代前期,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张家口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皮货节,宣布各等级皮毛参考价格。当时流传着皮毛交易“张家口市场不开价,其他市场不谈价”的说法,可见当时张家口皮货交易的重要。
“我太爷爷的太爷爷创立了大源永皮坊, 老店旧址就在堡子里东关街大源永巷。” 因祖上多代从事皮毛贸易,赵莹对“口皮”文化如数家珍,谈到张家口如今的皮毛业, 赵莹希望能够延续工匠精神, 传承皮毛产业传统手工艺,让“口皮”文化能够以现代的方式传播出去。
如今, 百年传承展厅就以展示皮毛产业的现代工艺传承、 皮毛文艺品为主, 工作人员正在对展品进行着最后整理。不久的将来, 口皮博物馆将免费开放, 向市民展示张家口 “皮都” 历史, 向外界传播 “口皮” 文化。
走出博物馆, 张家口堡修缮工程进行着。不仅仅是“口皮”文化,不远处抡才书院内以展示张家口“拱卫疆陲”“红色足迹”等为主的足迹老照片展也正在紧张布展。堡内正在通过挖掘古堡洋行、票号为主的金融史,逐渐恢复各类金融机构建筑。如今,桥西区政府经过编制规划、院落腾退、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多种措施, 正在让这座“武”“商”文化并存,中原农耕、草原游牧、 西洋商业三种文明交融的古老城池重现往日生机。
口皮博物馆
早日开放
相关链接
曾经名扬中外的“皮都”张家口
历史上,张家口坝上地势开阔,湖泊比比皆是,草美水丰,坝上经济一直以畜牧为主,古人誉之为“天闲刍牧之场”。到清初,张家口的畜牧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不少亲王、宗室大臣纷纷请求在这里“借”地放牧。据《口北三厅志》记载,今独石口北、红城子南,以及张北县北部一带,乾隆时就是王公大臣的“租牧地”。
上世纪初大境门内西侧市场
据史料,早在东汉时期(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张家口一带就出现了毛、皮贸易。到1522年左右(明代成化、嘉靖年间),张家口上、下堡先后筑成,而上堡又是蒙、汉互市之所。每年春季,毛、皮交易十分频繁,便有了“口皮”、“皮都”之称。
成皮庄的招牌
20世纪初,京张铁路、张库公路先后通车,张家口成为当时连接西北、华北及内地、口岸的交通枢纽,张家口至库伦的通商随之日盛一日。当时,在大境门外西沟专门开辟了皮市、马市。清末,张库通商后,最高年贸易额白银达一万五千万两。
皮毛栈外堆积的羊毛羊皮
1925至1929五年间,是张家口皮毛贸易和皮毛加工业的一个鼎盛时期。每年输入张家口市的皮子约八百万张,毛、皮一千多万斤。仅察北年产马2万匹,牛1万头,驼3000只,羊25万只。当时的皮毛行业达到14种,如皮裘、粗皮、白皮、制革、蒙靴、皮件、鞍韂等。据1929年的一个统计称,从业769家、32532人,年输入各种皮子839万张。专门经营蒙汉贸易的旅蒙商行有300多家。那时,在漫长的张库大道上,从春至冬,贩运的牛车有2万多辆,骆驼6000多头,牛、羊、车、马络绎不绝。旅蒙商把换回的各种皮张屯集在大境门外的皮毛栈中,西沟一带皮张、毛皮累积成山,皮毛市一 开,十里长街为之闭塞。据一项当年的调查显示,1925年输入张家口市的皮张839万张,毛皮1100万斤。这一时期的张家口毛皮业得到空前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大境门外西沟市场正在交易的客商
1924年后,张家口的毛皮工业在国内的地位确立,在亚洲、欧洲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每到旺季,各地的商人纷纷来张采购皮张。全国各地的毛皮贸易市场都等张家口的毛皮贸易市场定价后才开始交易。张家口较大的皮毛作坊,如“公记”、“信义德”、“恒兴义”、 “恒兴源”等,分别在广州、上海、南京、天津、北平、武汉、沈阳等大城市开设分号,推销产品。英、美、日、德等国也纷纷在张家口设立洋行或公司,设点收购。
由于张家口的皮张鞣制精细。皮板洁白,毛皮舒展而具有光泽,皮衣丰满柔软,弹性好,质优物美,享有盛誉。国内各大城市对张家口皮货极有好感。
经过发展,张家口的皮毛加工业有了相当的规模。1935年,张家口经营毛皮、牲畜交易业的有496家,营业额总计6224700元(银元)。许多外国商人远涉重洋,来张采购皮毛制品,张家口皮毛业以“皮都”、“口羔”、“口皮”的美誉驰名国际。
大境门外西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