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梁思成的自拍,你看过么?

2021-09-06

文 | 天水

“缅怀”“震撼”“太好看了”“必须安排”,近期,“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不仅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好评,慕名前来一睹先生风采的观众也是络绎不绝。

梁思成何许人也?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他是著名建筑学家,曾走过中国两百多个县,测绘了两千多座古建;他破译了宋代“天书”《营造法式》,并书写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他是老师,先后创办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不同类型的建筑系,为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他是设计领导者,参与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还赴纽约与国际著名建筑师讨论联合国总部大厦;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走进展厅,我们会发现,后人赋予梁思成的那些称号显然无法涵盖他生活的全貌,甚至不及他生命厚度的十分之一。从1901年诞生,到1972年离世,在他71年的生命长河中,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慢慢感受与述说。

展厅位于清华艺博四楼的一角,不算很大,却展出了包括照片、录像、图纸、模型在内的362件展品,通过求学与归成、书写中国建筑史与破译天书、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设计作品与思想、建筑教育五个部分串联起整个展览的叙事。策展人将展厅布置成一座墓园,一排排展柜如同碑林,镌刻着梁思成一生的成就。在黑与白构成的极简气氛中,生者与逝者跨越时空展开对话。

在“求学与归成”单元,一张偌大的少年梁思成的自拍,格外引人注目。与今日不同,20年代初的少年少女们对自拍还没有过太多的尝试与体会。而在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求学的梁思成,已经开始将一台德国高兹箱式折叠相机对准镜子,记录下那个自我凝视的瞬间。他似乎正在思忖着什么,又仿佛透过“第四堵墙”与观众对视。

也是在这个单元,在一组在清华学校时期拍摄的珍贵相片中,我们得知,梁思成在少年时代兴趣颇为广泛。他曾任校军乐队队长、校刊美术编辑,还在学校运动会上获跳高第一名。

192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分别注册在建筑系和美术系。展柜里不仅摆放了二人当时的成绩单,还展出了多组梁思成在宾大的作业图。一组作业图通常由一张草图和两张定稿组成,再附上一份研究报告。手绘图纸之精确,治学方法之严谨,令人由衷感慨,原来“学霸”是这样炼成的。据介绍,目前电脑绘图已极为普遍,但清华建筑学院在课程中仍然保留了手绘图纸的训练。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考察了中华大地上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发现、测绘、研究,即使战火纷飞,辗转多地,但他们依旧饱含热情、不倦不怠。五台山佛光寺、蓟县独乐寺、应县木塔、正定隆兴寺、太原晋祠、赵州桥等众多古建筑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通过展厅耳机里的音频我们可以知道,在1933年9月测绘应县木塔时,梁思成不顾生命安危,徒手攀援铁链测绘塔刹,而整座塔有67米高;而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原来是一位女汉子,测绘时攀爬上下,毫不含糊。

在整个展厅的中心点上,摆放着展览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营造法式》(陶本,1925年,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从在宾大学习时收到父亲梁启超寄来的《营造法式》开始,一颗关于建筑理想的种子便深深扎根在梁思成心中,他立志研究、破译这本“天书”,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并成果颇丰。

1937年7月初,抗日战争一触即发,测绘和研究工作也变得困难重重。在林徽因致女儿梁再冰的书信手稿中我们得知,当时书信常无法按时送达,一些地方火车也开始中断,路上坐大车、骑骡子,走得很慢。为了让年幼的女儿知道爸爸妈妈的位置,林徽因在信后附上了河北、山西地图,在雁门关处还标注“叫二哥给你讲杨六郎雁门关的故事”。

关于战争,她鼓励女儿说:“我们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读到这里,不少观众的眼睛里泛起了泪花。

关于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梁思成是开拓者,更是守护者。在抗战和内战之际,他开列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名录》(1945)以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1949),为文化遗产保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主持或参与的曲阜孔庙、故宫文渊阁、南昌滕王阁等古迹保护修缮工程,以及提出的“整旧如旧”理念,为此后文保界长期遵循。在一些古建筑的照片上,他在一些损坏变形的位置标注出了“斗拱外倾”“博脊板裂”“脊中弹”等字样,方便日后继续跟进修缮。

此外,梁思成还为北京的规划问题殚精竭虑。关于北京胡同的改造建设,他提出胡同的缺点不在其小,而在于“泥泞和缺乏小型空场与树木”,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意义。

虽然展览由大量文献组成,但是行走其间,并不觉得枯燥。展厅里还有两个黑色的空间装置,进入内部仿佛置身于山西佛光寺和应县木塔现场,可以近距离“触摸”那些艰辛并快乐的测绘岁月。同时,这场横跨百年的相遇也为观众带来反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前辈的感召下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文字:天水

栏目主持人:张永群

责编:张永群

编辑:邢妍妍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